徬徨

問:

課業相關
蓋世太保
2021-05-09 00:06

之前考學測時沒有盡力
導致沒考好
想說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拼拼看指考
可是到現在下來
我都在混....


明明知道真的不行再這樣了
也一直在對自己說
你這樣前途一片黯淡
但還是沒用
還是照常繼續鬼魂
可是內心卻非常憂慮,焦躁


我知道這樣很矛盾
明明去讀書就好了
還在那邊混
又在那邊擔心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有時候晚上都會偷哭
(我自己覺得很好笑,根本沒資格)
剩下50幾天
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
當初100多天時
還信誓旦旦的說要考台大


怎麼辦....
還可以達成夢想嗎
好煩

你可以罵我、笑我沒關係
畢竟我自己都覺得很可笑
癡人說夢

只是抒發情緒
不好意思造成你的困擾


答:

嗨嗨~我是嵐茵

我不會困擾的,因為會來這裡當使者的志願者,或多或少都已經做好了一些覺悟,所以不用太擔心這個,想討論什麼都能講出來沒關係。

關於你的問題阿,我有些建議你可以聽聽看,至於要不要做(或者實際上怎麼執行)就看你了

1. 放棄國文:

沒錯,就是放棄國文,但這裡的意思不是要你不去考國文,而是平常不要花太多時間準備國文。

原因是考國文的不確定性太高,雖然這點因為指考沒有考作文而改善了非常非常多,但選擇題還是很常出現一些很莫名其妙的題目,能不能答對有時候運氣成分蠻重的,而這通常不是你多準備國文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這導致就算你多讀國文也很難和其他人拉開差距,所以準備的時候可以多斟酌一下時間分配。

2.多寫英文試題

相對於國文,英文的考題答案就明確許多,除去閱讀測驗需要瞭解整篇文章才比較好回答外,其他題目基本上就是你會就會、不會就不會的類型,如果英文底子不錯的話一定要多掌握一些常考的單字片語、熟悉文法,並且多多練習題目,不要輕易放棄英文這一科,因為有背就是有機會答對。

3.絕對不准放棄數學

數學是非常好衝分數的科目,因為要算數學需要的先備知識其實不多,只要你知道最基本的一些定義就可以去算數學了,算是一門非常簡單粗暴的科目,當你理解透徹之後,要在短時間內進步很多其實並不成問題,剩下的就只是熟練度和細心程度的差距了。

因為當你面對一個題目時,通常只要這一題你會算,而且沒有計算錯誤,你就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需要在多個選項之間猶疑。

大多數的人怕數學應該不是不懂定義,而是怕它的操作。這個問題我想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談

(一)上課時沒聽懂

數學作為一門解題的工具,老師在上課時總是會稍微練習幾個題目,讓你知道這些觀念實際上要怎麼操作,這比較難靠書上的敘述或是盲目抄筆記來學習。因為解題和開車、玩遊戲一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老師解題的時候,你就是需要盯著老師解題的一舉一動和順序,並試圖去理解題目在問(暗示)什麼,還有這些算式(符號化的步驟)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這樣當你面對題目不同的變化,你才知道要怎麼做。不然你之後看筆記可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看不懂。

那如果認真看完老師算還不懂怎麼辦?那就問老師吧,問到你懂為止。

(二)缺乏練習

當你知道一道題目“大概”要怎麼算之後(真的只要“大概”就好),接下來就輪到你自己操作了,因為考試時你不可能把老師帶到考場教你怎麼算,所以當你學會一些基礎後,你就需要靠自己去熟練它,甚至去習慣題目的一些變化。

計算過程可以不用太過計較,可以視情況簡化、用畫圖來輔助思考、甚至看題即解,只要方法正確而且計算沒有出錯,就算用不一樣的方法也可以求出一樣的正確答案。

(三)精神不好

精神差雖然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你的答題速度,但是考英文時你不會因為精神不好而把cat當作dog,考國文時你通常也不會因為精神不好而去選到和你原先想法不一樣的答案,頂多有些關鍵的知識你會比較晚才能回想起來。

但是在數學的操作上,精神不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你的解題速度和失誤率,就像是疲勞駕駛容易出車禍一樣,運氣好頂多需要重算,運氣不好你算錯都不知道,所以在算數學時一定要保持好精神。

至於其他科目,因為我不知道你要考哪些就先不提了,結論就是希望你先把握好數學和英文,在慢慢去面對國文,希望你能考上台大。

By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