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是一個對什麼事情都很樂觀的人,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像從前一樣,等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我崩潰的那段時間。
最近因為畢業了開始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與專業有關的工作,結果在一開始的教育訓練就又開始了,只要一跟不上進度就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做不到無法專心,整個惡性循環,甚至焦慮的習慣讓我把自己用傷,最後我還是辭職了,在辭職之後我看著104卻不知道我能幹什麼,離開專業就一無是處,每天都行屍走肉的過著真的好累好累....
想離開但知道這樣會傷害關心的人,但我跟本沒辦法與他們訴說....
你好,
如何掌握自己的樂觀悲觀程度,以及焦慮程度,確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首先呢,我希望你能理解,所謂的樂觀悲觀,焦慮或不焦慮,其實並非一體兩面的東西,並不是樂觀就是好悲觀就是不好,也不是焦慮就是不好不焦慮就是好。
舉例來說,極度的樂觀就可能發展出「我從三十樓跳下去不會死掉」或是「我犯罪一定會成功不會被人發現」之類的想法,適度的悲觀則可以讓人在事情先預想錯誤會如何的發生,進而在事前修正錯誤;適度的壓力與刺激,會讓人覺得興奮有挑戰,進而增加自己的表現,過度的壓力與焦慮,則會讓人崩潰,工作效率低落,覺得做事一定會失敗而不想開始。
這些東西都像是光譜一樣的具有連續性,我們能做的,不是讓自己永遠樂觀或是永遠不焦慮,而是讓自己的樂觀悲觀程度,以及焦慮程度,停留在一個適當的位置。
那麼,我們要如何調整樂觀悲觀,以及焦慮的程度到適當的位置呢?
這靠的是:了解「理想的自己」以及「實際的自己」,並且能夠看見兩者之間的落差。
理想中的自己,指的是自己覺得自己「應該」要是甚麼樣子。我應該要考試考九十分、我應該要完成老闆交代的所有任務、我應該要賺很多錢、我應該要長得漂亮身材很好......。
而實際的自己,指的是自己當下在現實中是甚麼樣子。
當理想的自己與實際中的自己有落差,就會產生悲觀、樂觀,以及焦慮。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應該要考八十分,但實際的自己只有能力考七十分,他就會對考試結果感到悲觀。若是他有能力輕鬆考九十分,則他會對自己的考試結果感到樂觀。相對的,如果一個人的考試能力是九十分,但他對自己的標準值是一定要一百分的話,那就算他有能力考九十分他也會對結果感到悲觀。
而焦慮反應的就是,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之間,落差究竟有多大。差距越大焦慮也就越大。
所以要能夠處理自己的焦慮,靠的就是了解自己認為自己「應該」要是甚麼樣子,以及自己「實際」上是甚麼樣子,並且努力的讓兩者一致。
當發現「應該」與「實際」不一致的時候,可以選擇修正自己的「實際」。例如,覺得自己應該要考九十分但實際上達不到,可以選擇修正現實中自己的讀書時間以及讀書方式;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選擇修正自己的「應該」標準。例如發現自己不管在怎麼努力練球,都打不上NBA,所以選擇修正自己的理想標準,把標準改成打上系隊先發就好了。
修正自己的「應該」的時候,不代表自己就永遠做不到理想中的自己,而是學會接受自己「當下」還不是理想中的自己。例如,我覺得理想中的自己要賺很多錢,我應該要能夠現在就賺大錢。但我發現實際的自己現在還沒辦法賺大錢,於是覺得很焦慮。
這時候就要學會「接受」。暫時接受現在的自己還沒辦法賺大錢,自己現在「實際上」賺不了大錢。同時,我還是能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能夠透過調整我現實中的賺錢方式,讓自己變成理想中的自己,那個「應該」能賺大錢的自己。
不管是修正「應該」還是「現實」,重點在於讓自己處在光譜中一個適當的位置,不會過度的悲觀或樂觀,不會過度的焦慮,但也不會完全沒有壓力覺得生活很無聊。
說到底活著就是學習「接受」,學習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也接受自己對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並學會處理兩者之間的落差,在生活中修行,隨著時間漸漸地讓兩者達成一致。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