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好:
我人生中一直有一個煩惱-常常被負面的資訊所影響。好比說有一則關於霸凌的新聞,我就會開始幻想如果我被霸凌了怎麼辦、被霸凌的人一定很沮喪、覺得好憤怒又好無助,然後開始聯想到其他社會負面新聞,覺得社會好複雜、人生好難好不想活之類的。
就是一個負面的循環,好像打從孩童時期我就傾向從負面的角度思考,有一次我在客廳寫作業時,想起車禍的新聞,擔心爸媽在外面出事,一直哭到媽媽回來我才停止XD
也會幻想那些根本沒有發生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把自己當成悲劇主角,好難過好沮喪,但其實莫須有.....
這現象會影響到我正常的生活
真的非常困擾,該如何解決呢?
非常感恩
你好,
這邊推薦你幾本書。
1.
第一本書是《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主題是關於高敏感族群(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我節錄一下網路上的介紹內容:
「高敏感族」一詞,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者伊蓮艾融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6年所提出。根據艾融博士的描述,高敏感族很容易因為外在環境刺激而出現不適感,而且幾乎所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會被放大。例如,他們待在太多刺激的環境中就想逃離、對於短時間內要應付很多事感到煩躁、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不喜歡犯錯、容易自責等等。
由於反應出來的行為較為纖細,也因此,常常會被周遭人說「想太多」「瞎操心」「太脆弱了吧」。
在HSP相關的資訊中,可以看到許多關於容易受刺激、想太多之類的特徵,以及像這樣的人如何適應社會之類的主題。
網路上或是書店有不少相關的資訊,應該能起到幫助。
2.
第二本書是《太聰明所以不幸福?》
這本書的主題跟前面不太一樣,是關於「資優人群」。
首先要提到,面對心理領域的名詞,不要太過於標籤化,例如:不要想說憂鬱跟焦慮是兩個不同的名詞,所以它們就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問題。實際的情況是憂鬱常常伴隨著焦慮、焦慮常常伴隨著憂鬱。
它們在根源的地方可能相關的,而憂鬱與焦慮只是不同的表現形式。
那乍看之下,資優人群跟想太多也是兩個不相關的主題。
不過如果我們進一步地研究,就會發現在HSP相關的資訊中,提到很多的天才(比如藝術天分很高的人)有高敏感的傾向;而那些資優人群相關的資訊中,也可以看到許多關於易感(敏感)性、思考的複雜程度與心理脆弱程度的相關性之類的敘述。
這兩個主題或許在本質上是相關聯的。
《太聰明所以不幸福?》這本書,雖然介紹的是資優人群,但並不是一般人所想像,那種非常會考試讀書、IQ非常高,十項全能,學甚麼都很快,都比別人厲害的那種資優人士。
雖然確實有一些像這樣的例子;但這本書中同時也介紹了許多完全相反的例子,比如常常思考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但對於普通人在乎的考試讀書沒甚麼興趣,所以成績很爛。又或是常常在一些普通人覺得很簡單的問題,他卻思考到一些很複雜的地方,大家根本不會思考的點,因此給人感覺反應速度很慢,或學習速度很慢。
這本書的資優人群,指的是一種大腦思考迴路易於常人的人類。我節錄一下書中內容:
資優,是一種聰明的方式,一種非典型的智力運作方式,以及(非典型的)認知資源的啟動(使用方式)。這些人的認知資源的腦基底異於常人,組織方式也表現出一些特質。
資優,並不意味著在數量上更加聰明,而是擁有品質上與眾不同的智商。這絕對是兩回事。
資優將高層次的智力資源、超出標準的智力、強大的理解、分析與記憶力,還有敏感性、易感性、情感接受性、五種感知、廣度及強度占據了思想領域的洞察力連繫在一起。這兩個方面是相互交雜的。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挺有趣的。這本書描述的聰明並不是典型的聰明,而是另外一種類型的聰明。如果一個人常常覺得自己的思考與感性跟世界格格不入;覺得自己既笨又聰明,但常常被其它人誇很聰明(但在某些點又被批評很笨);自己在乎(以及追求)的跟其它人在乎的東西不太一樣(比如錢、社會地位、談戀愛……);能夠輕鬆做到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情,常常因此被羨慕,但卻不覺得自己有因此比較幸福快樂;一般人能夠輕鬆做到的事,反而自己做不到……
像這樣的人,即使不是一般人眼中的資優人群,或許還是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
寫到這邊,我又想到了一個相關的資源。
清大的彭明輝教授,在他的個人部落格裡面,有寫到一些關於OE(Over-excitability)的文章,也是與資優教育相關的主題。
以下節錄部分內容:
Dąbrowski 認為 Over-excitability(OE)是一種根植於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生理特質,而不只是(或者不是)教養的結果。具有 OE 特質的人,在相同的刺激下表現出遠比一般人更強烈的神經活動或感受。
(1)psychomotor OE:表現在肢體方面的(神經系統的)過度活躍,譬如咬指甲、講話速度超快、坐不住、停不下來的過動(還有不容易入睡、容易失眠、憂心、焦慮);
(2)sensual OE:感官感受的過度活躍(強烈愛憎、超乎常人的延續度),包括對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經驗的強烈愛憎——譬如無法忍受衣服上面的標示牌或透氣性稍差的衣料(跟是否名牌無關,純屬觸覺上的感受),或者在音樂、風景中獲得超乎常人的滿足;
(3)intellectual OE:智性活動的過度活躍,超乎常人地喜歡抽象思考與分析問題,持久而專注的思考習慣,喜歡追根究底,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給的答案,常會問出比一般人更深層的問題——譬如從小就會持續地思所跟生死有關的抽象問題,或者「假如我生在另一個家庭,我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但是不等同於高 IQ,高 IQ 的人通常會表現出對認知性知識 cognitive knowledge 的超強學習能力,但是不一定都會愛好抽象思考,不見得會對哲學性問題或道德性問題有強烈的思考傾向);
(4)imaginational OE:想像活動的過度活躍,譬如喜歡做白日夢、幻想,談話時常用隱喻、比喻、換喻等,喜歡跟古人神交,可以在想像活動中獲得高度的滿足;
(5)emotional OE:情感或情緒的過度活躍(強烈愛憎),常常是害羞或狂熱地熱衷於某些事物,譬如對於情感經驗有超乎常人的細膩記憶,對於焦慮、憂鬱、哀傷、孤單(孤獨)、恐懼等感受遠比一般人更強烈或(且)持久,容易為他人的經歷感到痛苦或喜悅,對於不正義的事件有強烈的情感或情緒反應等。
連結:
Overexcitability 與人格發展潛能
https://mhperng.blogspot.com/2017/05/overexcitability.html
關於 OE 與發展潛能的一些個人意見
https://mhperng.blogspot.com/2017/05/oe.html
給不安的靈魂,和不該被社會化的孩子
https://mhperng.blogspot.com/2017/03/blog-post_10.html
給不安的靈魂(2):示意圖與補充說明
http://mhperng2.blogspot.com/2017/03/2.html
這些資料都可以當成參考。
3.
第三本書是《失控的同理心》。
這本書在講同理心過度的缺點,以及同理心、同情心有什麼差別之類的主題。
我先節錄部分內容,接著再用我自己的方式說明他在講甚麼。
節錄:
蘇格蘭啟蒙運動哲學家詳究此定義下的同理心,不過當時他們稱之為「同情心」(sympathy)。正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言,我們有能力思考另一個人的狀態,並且「將自己代入他的處境……。稍微讓自己成為那個人,理解對方的感受,體會對方的感覺,儘管感受或較輕微,但並非全然不同。」
這是我想到同理心時腦海浮現的定義。要注意的是,有另一種情況是猜測別人腦袋裡發生的一切卻不沾染對方的感受。你痛苦所以我痛苦,我能感受你的感受,這才是我這裡所要討論的同理心。假如我知道你痛苦,但我自己沒有因此痛苦,則停留在心理學家所謂的社會認知、社會智能、讀心、心智理論、心靈內化等等。某些脈絡底下這些能力被統稱為同理心,但「認知同理」(cognitive empathy)和「情緒同理」(emotional empathy)仍有區別,後者才是此處焦點。
同理心哪裡不對?先給個懶人包:同理心像聚光燈照亮此時此地和特定對象,吸引更多的關注,但大眾因此看不到聚光燈之外還有甚麼,……,同理心是偏頗的,將人類推向本位主義和種族主義。同理心目光短淺,鼓勵短期良好但可能釀成未來災禍的行為;同理心不合邏輯,往往為了少數放棄多數。同理心還會催生惡意,我們同理親近者,朝無法同理的對象發動戰爭、施以暴行。
那關於這本書的部分我要多說明一些,因為它的用語容易使人誤會。
首先要談的是「同理心」跟「同情心」是兩個不一樣的詞彙,而這兩個詞彙在很多情境中,被混用或誤用。
一些人口中的同情心可能指的是同理心,另一些人口中的同理心可能指的是同情心。但如果在討論前,沒有明確地指出「同理心」以及「同情心」到底指涉些什麼,溝通中就會存在著誤會。
先來談我是如何使用同情與同理這兩個詞。
同情,簡單來說就是感同身受。看到對方痛苦我也覺得痛苦。看到別人踢到腳趾頭痛苦的表情,即使我沒有實際上踢到腳趾頭,我也彷彿感覺到自己有踢到腳趾頭。
同情,可以說是一種情緒上、感官上的複製貼上。很多相關的討論會提到鏡像(mirror)神經元,我們可以理解成同情是一種情緒上的複製與備份(mirror)。
同情的運作重點是「情緒」,也就是說同情主要由情緒主導。
同理呢,簡單來說則是換位思考,或者說「我知道你很痛苦」。
當看到一個人痛苦的樣子,同理並不是本能地複製對方的痛苦到自己身上,而是透過自己的理性與認知,透過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與經驗,去描繪與建構出對方內在可能的精神狀態。
我「知道」對方很痛苦,但我並沒有實際地「體驗」對方當下的痛苦。
同理的重點是「認知」,同理更多地由理性與認知主導。
那在這本書中,作者使用的詞彙是「認知同理」(cognitive empathy)和「情緒同理」(emotional empathy),認知同理對應我上面解釋的同理心,情緒同理則對應我上面解釋的同情心。
作者嘗試敘述「情緒同理」(同情)可能造成的問題,以及現代社會過度地神聖化同理心,而沒有注意到情緒同理可能造成的危害。書中希望大家可以減少使用情緒同理,更多的使用抱著正向情緒的認知同理。
那為什麼同情心可能會造成問題呢?舉個例子。以前看過新聞,提到有人可能覺得某些動物被人豢養很可憐,於是買動物至野外放生,結果那些動物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造成其它生物死亡,或是因為那些動物本來就不應該野放,所以放生了之後反而無法存活。
(我之前看動物相關的電視頻道,裡面有提到,如果一個動物從小由人類撫養長大,在野放前其實需要做很多的訓練;甚至有些動物,如果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同種類年長動物的參與,是沒有辦法靠自己學會謀生技巧的,所以必須一輩子活在人類餵養的環境中。)
當一個人過多地由情緒主導自己,就會容易做出一些偏頗、不經思考的舉動,做出讓自己感覺很好,但實際上在傷害對方,或是傷害環境的行為。
同情心第二個可能造成的問題是耗竭(burnout),我在網路上查詢耗竭的第一個連結,剛好就是這本書的節錄,所以我也把內容放在下面。
一樣,請注意他的用詞跟我的不太一樣,他的同理心指的是「情緒同理」(我的同情),他文中提到的慈悲,或是憫懷,則更貼近於一種抱著正向情緒的「認知同理」。
節錄:
或許很多人以前沒有聽說過絕對共存這個名詞,不過感受太多別人的痛苦應當不是陌生概念。一九七〇年代歐美社會以「耗竭」(burnout)稱之,而且不是歷史首次,相關資料其實很多,其中令我訝異的是佛學也解釋過這種心理現象。
……
查爾斯.古德曼(Charles Goodman)的著作鑽研佛教道德觀,他提到佛經中的憐憫(即「慈悲」)有兩種:「愛見悲」(亦稱「愛見大悲」)(sentimental compassion)的定義符合我們所謂同理心,而「大悲」(great compassion)則是一般概念中的悲天憫人之心。
經典明確指出我們應放下前者,因為愛見悲導致菩薩生出「疲厭」,大悲則保持距離、不受動搖,而能恆久綿長。
區隔同理心和憐憫正是我反覆在本書想要陳述的觀念,也得到了神經科學證據的支持。塔妮婭.辛格與奧嘉.克里梅基(Olga Klimecki)在一篇文獻回顧中描述她們發現的區別:「憐憫與同理心不同之處在於當事人不一定共享了對方的痛苦,而是對對方充滿溫暖、關懷、照顧的感受,且具有改善其狀態的強烈動機。憐憫是對目標抱持情感,而不是與目標共享情感。」
……
長期經驗到同理苦楚非常可能不利於健康。此外,憐憫反應奠基於正向、為他人著想的情感,增進利社會動機和行為。考慮到同理苦楚的潛在壞處,找到具有可塑性與適應性的社會情緒令人振奮,尤其憐憫訓練不只強化利社會行為,也提高了情緒面的積極與堅韌,益於對應高壓情境。這個發現為發展具有適應性的社會情緒與社會動機開啟許多可能,特別有利助人專業或高壓環境工作者。
這段話與大衛.迪斯農研究團隊得出的結論一樣。他們透過實驗發現修習過正念冥想的人(與接受其他認知技巧訓練的人相比)變得對人更和善、更願意助人。
迪斯農等人認為修習正念「可以影響腦神經,感受他人苦楚的網絡活性下降了,社會關聯的情感網絡卻強度提升」。他認同並引用佛教學者圖登金巴(Thupten Jinpa)的說法:「冥想訓練使人快速跳脫感同身受而來的苦,以慈悲心採取行動將其化解。」
也就是少點同理,多些慈悲。
《失控的同理心》:少點同理多些慈悲,不去感受對方痛苦並非泯滅人性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9706
其實關於這種同理心(同情心)耗竭的討論,也可以在一些社工或是諮商師相關的場域見到,我印象中有在一些社工的粉絲專頁看過相關的資訊。
如果你有需要也可以去查查看。
總之就是這樣吧,這幾本書,有興趣可以參考。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