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 · 2018-06-07

我現在就讀國立資工研究所碩一,暑假過後就要升碩二了。

邊閱讀paper邊找論文題目,就這樣過了大約半年,還是沒什麼想法。很多paper都很有趣,但是我想不到能怎樣改善它的方法,然後變成自己的論文題目。

因為大學不是讀資工本科系,目前在修課上也感到有點辛苦,尤其是需要做專題的課程,程式基礎真的不如其他同學。

目前有在想休學半學期,準備資訊類公職和國營的考試,半年後再繼續搞論文的東西,可是又蠻擔心考不上就白白浪費半年。

研究所這邊也不太可能放棄,我是大學畢業後,先工作一年、補習一年、然後才考上研究所的,也就是我已經大學畢業三年了,花了這麼多時間,不能再回到原點。

除了讀完和考公職我想不到更好的生涯選擇了。

看到這篇的小天使,希望您能告訴我您的想法或建議,謝謝!


蓋世太保

想先問一下   既然本科不是資工這方面

那為什麼碩班要選擇這個呢?

是家裡因素   還是自身興趣呢?

 

如果是家裡因素的話  那只能說 辛苦你了

要在自己不熟悉   沒興趣的領域發展

底子已經比其他人差   視野跟觀念也不及其他人

那是否可以考慮看看  工作找個跟自己興趣  或是其他專長較有關的工作呢?

 

如果是自己的興趣   那恭喜你  至少你現在在做的事情是你有興趣的

但是在能力上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   而需要更加倍的努力才有辦法在這個領域與其他人競爭

不管是是考公職或國營事業都是一樣

 

我本身也是理科   但我是走學術路線

也是我自己有興趣的科目  未來我也是打算碩畢後繼續念

但因為我跟的老師(中研院)比較大咖  想當他學生的人  都是台大中央的  所以在底子上還是會跟他們有一段落差  這部分就是讀書  沒什麼好說的

但是在做研究方面   為什麼我老師會收我呢   因為我看事情的角度  有時候跟其他人不太一樣

當我們同時在做一件枯燥乏味重複的工作時

我常常能從中找出可以延伸問題的點  或許你所需要的不是在資工方面更多的專業知識或是想法

可以試試看從其他方面  去想資工的問題

我本身是做地震的   當我在看震波時  我有時候不會只想地震,測站,路徑這三點

我會跳脫出專業知識這塊   可能用民生   或是其他專業領域的想法   去提出疑問

你懂這個意思嗎~~~

有時候點子不是在實驗室裡想到的

而是在煮飯  洗澡  睡覺的時候蹦出來

如果你真的很長一陣子沒想法的話

建議換換環境   比較有辦法產生新的碰撞

而在這過程中   你必須放鬆  不要去想這個壓力

否則你只是把實驗室搬到外面而已   沒用的

 

 

給你參考參考囉~~  希望對你有用

 

by 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