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明年要考學測的準學測生 最近5選4的制度剛出來 我原本有興趣的學系是建築 但最近聽到一些人說 有不少人 剛開始也選擇建築但後來進去才發現並不是說想的那樣 或是太累 真的受不了 所以就放棄了 我也不是有特別去學畫畫的人我只是抱著一顆想要學建築的心 或許我比一些有畫畫基礎的人來說 真的不佔有優勢 所以對建築這個目標 開始有點迷茫 五選四的制度對建築一般來說都是國英數自 少數也會採計到社會 第一志願當然是成大 但現在我對建築有點困惑 我是三類組 但英文是強項 準確來說是偏一類但身在三類組 所以我也在找其他的學類當退路 像營養職能治療 或是外文 在這個制度還沒出來前我就打算是考五科 不選擇考四科畢竟我要選的科系也跨類組不一定都會在三類 但我怕的是準備5顆我並不能全顧好 畢竟 如果知道自己有優勢的人 當然五選四就能準備的很頂尖 但是我準備5顆 說不定也就不能專攻我的強項 只能把5顆都顧在水平以內但不能都很突出 想當初我國中會考也是這樣 對學測及教育制度感到迷茫及無奈的女子
辛苦你看完了它
妳好
想先說的是,關於準備考試,其實很看每個人的個性和讀書方式,所以原本我是不打算直接回答,而是想帶妳一起聊聊的。但是由於妳目前糾結的,正好是社會科,又這個制度才開始實施不久,而我稍稍的查閱了一下,現在還是有不少科系要求看總級分的樣子。因此,我仍然希望妳不要放棄任何一科。
一來,妳只需要先意識到,社會科只是做為妳的「退路」。妳在準備它的心思和時間上,並不需要和其他四科相等。但是妳也不能一直想著它是退路,不能一直告訴自己有個退路,這樣會讓妳懈怠。退路不能沒有,但是它應該是在妳的主要路線無法時,才回去「注意」的。也就是說,妳依然準備,只是把它的時間分配得少一些,或者乾脆就是刷題目、檢討來進行記憶。而妳有不能一直想著有它作為退路,請妳現在開始,目標只有成大建築,而這個退路,只是放著而已,請遺忘它;現在開始,妳只能上成大建築,其他的可能,都不可能。
二來,既然妳自己都覺得,考五科擔心無法兼顧。那就對了,考試前的讀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是一個枯燥乏味過程,妳能做得就是逼自己讀,而這個時候,壓力就很重要了。我不希望妳會因為少了一科,而減少了緊張感和壓力,所以除非妳很肯定自己考五科和四科,會能夠保持著一樣的心態來衝刺,否則我更傾向妳將考五科作為一個壓力。
最後,想花一點小時間,來聊聊我其實最在乎的地方,即妳的「迷惘」,對我來說,當妳對自己的目標感到迷惘時,那即使妳只考一科,我都不認為妳能夠準備得全心全意。關於對建築的疑惑,我想說的是,確實,建築系很累、很操、頁可能與妳所想像的建築有偏差。但是,我想說的是,難道妳會認為大學讀得東西,應該是輕鬆的嗎?難道妳會希望學校沒有任何磨練,來協助妳擁有未來工作的能力嗎?
建築就是如此,建築在藍圖上的任何一點小偏差,都可能在實際建築中導致建築物的崩毀。我想妳可以試著想像一下,當妳今天聽到負責畫妳家設計的圖的建築師,在工作前根本沒有好好的磨練過繪圖、比例的尺度也是差不多就好,這樣的建築物,妳敢住嗎?
任何一個系,妳可能喜歡它出社會後的工作,但是妳在求學時所學的,不可能全部都是妳喜歡的東西。所以,與其說問還在學習讀大學生,不如去問問建築系畢業做得了哪些工作吧。這才是妳要拿來思考科系的參考,而不是聽別人說跟他想的不一樣、很累,那是他覺得,而妳覺得如何,不如自己去看看吧。
By 玫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