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要這個家嗎,我時常這麼想
從小父母只在乎成績,我的高中志願卡是父母填的,我厭惡英文,但父母的選擇讓我高中到大學念了七年的英文科/系,因為英文並非我的興趣,成績狀況一直不算理想,好不容易勉強的考上國立的尾巴,父母卻時常叫我跟唸國立碩士的哥哥看齊
大學畢業前,我跟父母說我想在外縣市找工作(因為我不想回家)父母開始每天照三餐打電話求我回家,他們說有什麼事情回家再溝通、他們會聽我說,後來我回家了,卻被父母告知他們已經幫我走後門安排好工作了
過了一年多,我沒得到他們的同意就自己辭職了,後來空窗了半年的時間一直沒找到工作,每天開始照三餐洗腦我去學別人家的小孩一樣考碩士、考公職(其實打從我上大學開始他們就時常叫我畢業就去公家機關工作,當初畢業不想回家時,也每天說不要在外縣市找工作那麼辛苦,他們自己在那很開心的說會出錢讓我去補習班考公家)
後來我自己找到一份在學校的工作,假日的時間只要有感興趣的名人演講、手工藝課程、烘焙課程、電腦課程,我都會自費去參與,我每次外出都會被問要去哪裡、做什麼、跟哪個朋友(其實我爸媽一直覺得我的朋友都是壞人,每次說想跟朋友出去玩、在外過夜,就會說朋友說不定會下藥),每次只要一聽到我又去聽演講或又要去學烘焙、手作課,就會被罵說只會浪費時間做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到底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每次講到後來只會繞回同樣的話題:你為什麼不拿這些時間去考公家機關
就在剛剛,我跟父母說明天中餐不用煮我的份,我要去上政府補助課程,他們又開始了:到底上這些課能幹嘛,你為什麼不能學隔壁的小孩去考公家機關、去唸碩士
在這個家我一直不開心,父母從來不會聽小孩的心裡話,開口了只會得到駁回,我永遠只能做安靜接受、不能反抗的角色,不管小孩自己決定做什麼事,總是會被講得一文不值,父母又很喜歡把小孩的事情講給親朋好友一起評論,有時候我會聽到父母的朋友誇獎我說”有興趣就去學,這樣很好啊,學專精一點以後說不定有其他出路” 但我的父母永遠看不到這些、只想著小孩為什麼不願照著他們所安排的路走
常常在想,我為了什麼而在這個家
我無法選擇我出生的家庭
如果可以,我很希望不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表面看似完整,但關係卻支離破碎
謝謝你的來信
你的遭遇跟我一模一樣,我的家庭也是這樣,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吧!
到現在我還是沒辦法好好處理家庭這一塊,因為關係太近所以很難溝通,你會想逃離是因為這個家庭沒有歸屬感、不受尊重甚至在這個家不應該有自己的聲音對吧! 我並不希望你跟父母撕破臉,唯一的辦法就是跟父母拉開距離,經濟獨立之後就立馬搬出去,不要再被父母親情緒勒索了,你一輩子都不會快樂來只會一直活在父母的控制中,予取予求。
去做你認為是對的事情,去上你認為對你有幫助的課程,去充實自己,讓自己不斷進步就好。
我推薦你去看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這本書,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眼淚與憤怒,往往就是一種情緒勒索!有時間去翻翻看這本書,對你一定有啟發,行動吧!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冏星人(YOUTUBER),她有一部影片主題是讓沉重的愛得到喘息 《好想殺死父母》 ,裡面主題再說現代人新名詞——「疲於父母症候群」 起於父母的過度干涉、控制、威權壓迫或長照壓力,冏星人會給你幾個建議去面對父母情緒勒索你可以做什麼行動,有空去看看吧!
原諒滿身瘡痍的自己吧,你沒有錯你父母也沒有錯,你父母也一樣愛你但是她們用錯了方法,這都是需要時間去化解。
希望未來我們都可以更好,好好的就好。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再度來信,我們都在
祝好
BY 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