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之道 · 2018-04-20

我真的不太懂怎麼跟父母交流。
小時候不懂事會覺得他們只喜歡姐姐,現在不會了,但還是會因為各種事情而感到差別對待而難過。
今天又爆發了一次衝突。
我是高三生,當確定有學校之後,就會有一大段的空閒時間,便開始考慮與家住在附近的朋友一起去學開車。
在我爸送我媽我姐還有我上學上班的路上,我媽問起了這件事。
我「我朋友說可以,但是星期二不行,她要跟她媽媽一起去學日文。」
媽「那你要不要也一起去?」
(全家人都知道我比較喜歡韓文,但是我媽還是想要我去學日文,這樣他去日本比較方便。)
我「蛤?這樣我還要背五十音耶,很累。」
話還沒講完,我爸就開始借題發揮了。
爸「不要對她那麼好啦,她做什麼都很累,學日文很累,學韓文很累,我們掏錢也很累。」
媽「對呀,我們掏錢掏的很累,那幹嘛讓他讀書,反正他讀書也很累,我們掏錢也掏的很累。」
爸「最後一句過份了喔!後面那個會生氣。」
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想怎麼樣,一下子酸我,一下子又在緩頰,每次都這樣,但其實事情都是他挑起的。
在等紅燈時,他還趁機回頭看我,他看到我在生氣,還很得意的擺鬼臉給我。
我腦袋一發熱,對他比了中指。
這也是我第一次對他比,我知道這樣不太好,但我不後悔。
我大概是最近親戚拜訪,一整個人都很暴躁。
還有許多性質相似的事情,多到我的無法數清。
就算爆發了,哭著對他們吼,卻還是一樣,只會變成他們取笑我的事情。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在學測前,我媽把我叫進房間,告訴我其實她很不滿意我姐的學測成績,因為有我姐這個前車之鑑,我應該要考的更好,如果沒有國立的話,就不要讀了。
我的個性很認真,我真的把他們說的話當真了,結果我努力達到他們說的事,結果卻發現這就是一個玩笑。
那我怎麼辦呢?我的努力都只是架構在一個玩笑之下,我很難過卻也沒有辦法。
他們還喜歡把對姐姐的期望壓在我身上,姐姐達不到的事為什麼我一定做得到呢?不是我自卑比不上姐姐,而是我們本來就是兩個人為什麼我一定要跟他一樣?
以前他們總說他們對我們兩個的愛是一樣的,直到最近我的爆發之後,才改口說他們覺得他們盡量對我們平等。
原本我是比較親近爸爸的,比較常跟媽媽吵架,但是卻發現因為比較親近,傷我最深的也是爸爸。
我一直都在哭,好累。


貞子

其實呀,在你的來信中,我看到了你爸媽對你的愛,我有點羨慕你,因為小時候我爸媽對我的教育方式都是權威式,整天兇巴巴。

你應該有聽說過一句話:不管孩子多大,在爸媽眼中,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小孩。

正因為你爸媽很疼你,所以才會動不動開玩笑,喜歡捉弄妳,但是他們總是忘記了,你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已經不能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跟你相處了,有時候這種方式對你來說,簡直是只有尷尬而已。

所以,你可以找一天,全家人出遊,大家心情都很好的日子,有意無意的跟他們提到這個問題,你希望他們能用大人的方式對待你,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你知道嗎,大學以後,慢慢的你和爸媽的相處時間只會越來越少,出社會後會更少,甚至以後結婚不住在家裡了,想找爸媽撒嬌的機會就更難了。

下次當你想對爸媽生氣的時候,不妨冷靜一下,他們真的不是故意的,就原諒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