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之道 · 2018-12-30

我現在是大一新生,因為不擅長表達,很怕團康活動,但是想要試著接觸人群,可是還是很害怕和人們來往,以前從沒想過要去認識人,上了大學搬到宿舍和大家住有很多事都改變了,包括自己,有多不擅長和人交流也是上了大學才知道,為了改變自己那麼悶騷的個性我試著去參與社團,不過還是沒熬到最後,總是有團康遊戲而我一直都不適應,每次就是尷尬的笑,不然就是說不出話,到要和人們表達的時候我會口吃,會怕的手冒冷汗,發抖,甚至想要哭,明明我知道大家人都很好,但是很怕充滿人群的場合,如果只是小小的團體3 4人我還蠻放的開的,和已經熟的人們也可以玩的很開心,我想那是自己打造的舒適圈,我想要離開舒適圈去認識新朋友,但是又很害怕充滿陌生人的場合,只要在充滿各種不認識的人的場合裡就覺得自己融不進去,尤其是大家已經有小團體的時候,感覺很不自在,很不舒服,不知道該怎麼去向人搭話,我有個夢想是想要四處流浪,想要四處亂晃的話我覺得和陌生人搭話是很需要的能力,之前聽了一個講座說過,能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一樣自在是流浪旅行最棒的事,我希望我也能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但我到新的地方會覺得不自在,何況認識一群陌生人,我很怕發表的場合,很怕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明明也有好多的想法想要說但總是哽在喉頭說不出去,我好煩惱,每次報名需要互動的活動都要很大的勇氣,常常報名了又想取消,但是想讓自己成長改變所以還是會硬著頭皮過去,有時候是開心的,有時候還是不自在到不敢再去或是不想再報名相關的活動,因為很害怕啊,要怎麼學著去接觸人群呢,又要怎麼去融入那些已經成了一個團體的人群呢,對於人際關係我是第一次覺得那麼的渴望用好,也是第一次覺得那麼無助 覺得好慌,希望您能給我些建議,我希望自己能在大學成長,試著去認識別人,去聽別人的故事,所以我想學會和人互動 交流,這些話我不敢和別人說,覺得很裸露但我想我真的需要幫助,麻煩您了…


Taken

孩子~

每個人其實都同時具備許多面相或特質,簡單來說也可以用三個「我」來區分:內在的自我,社會的自我,理想的自我。

許多的自我衝突就是來自於這些不同層面的自我,各自有各自想要滿足的需求,各自有各自喜歡存在的環境,因彼此之間有差異性存在,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如果自己沒有好好取得平衡,就很容易出現你面對的狀況:想要融入週遭的朋友圈,想要成為一個善於表達言詞的人,然而卻又想要有一些獨立的自我空間,可以讓自己處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所以才會有一些自我衝突的狀況。

這些其實都是很正常現象,畢竟你現在要做的事情,是過去的你很少嘗試、不善於表現的一面,然則這不是代表你不行,只是一個轉變的適應和調整而已。

或許你可以先讓自己的內在沈澱下來,好好的跟自己對話,思考一下到底自己想要成為的是怎樣的人?出於怎樣的動機或正向意圖?這些思考需要你一層一層去解析,不要只看到表現的部分。

比如你認為把世界當自己的家是很棒的事情,我很好奇這件事對你來說,到底是出於怎樣的原因讓你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想法可以滿足你的什麼需求?這個需求滿足可以讓你有怎樣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可能是出於哪樣的正向意圖或渴望?

當這部分釐清了,而且想要達成的想法越來越渴望的時候,自然才會回過頭來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來協助你達成。

其實人與人的相處,回歸一個最簡單的原點就是,讓自己保持簡單的良善,不帶目的性地去與人相處,當然溝通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這部分市面上有許多書籍可以參考。

改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擁抱改變的同時,記得保持原來的自我,慢慢去探索兩者的共通性,自然就會找到方法。

by Taken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