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莫名覺得跟家人相處很煩躁
想講出心裡話卻老是怕吵架
是不是年紀越大會越喜歡孤獨一人
不跟人群互動也不會有摩擦
也因為這樣
我有一點進入社交倦怠期
不想跟同學有太多互動 只想待在家
但是我也沒有因為多出空檔時間而更努力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要怎麼樣才能擺脫現在的狀況呢
您好~~~
感謝你的來信!夏雨想告訴你人生我們會遇到很多階段,每個階段我們都在認識自己也認識別人,很開心能夠參與你人生的某個階段,讓我認識了你也盡自己所能解答,就算無法解答我能做的還是聆聽。
我們都會在心情煩悶的時候想要獨處,獨處這個狀態是想讓自己冷靜思考去解決眼前的問題,更多時候我們其實不是想接受別人的意見,而是想自己找出答案,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獲得快樂,卻也怕有互相傷害的時候。
夏雨最近看了一本書尚未看完,裡面提到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是家人不瞭解自己,但為什麼“家人”一定要理解自己呢?理解是互相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對方,怎麼又強迫對方了結自己呢?我們無法選擇誰成為家人,但我們可以選擇誰成為朋友,而朋友總是來來去去,而家人是一輩子的羈絆,我們能夠互相接受與包容的能力有限,如果對方怎麼樣都無法瞭解自己,我們就想像有個瞭解自己的家人,對他抱怨或是想像他給予的關懷或意見來讓自己好過些。
有時候一個人靜下來會思考很多,自己的未來與目標,我們不期望有個人能完全瞭解自己,但我們一定要自己先認識自己,才能告訴那些人“我”是怎麼樣的人。
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你很難拒絕互動與交集,就像上班族無法選擇誰成為自己的同事,更多的時候還要遇到同事給的爛攤子,也許我們能夠獨自處理某件事而且完成的不差,但分組或是座位的安排完全是運氣,雖然很無奈又令人錯愕,但生活這些事總是層出不窮。
世事無法盡如人意,就有些事情而言我們只能期待結果不要太差,我們必須面對人際關係與共處,更多時候為了友好的關係或達成目的,我們必須妥協某些事。
夏雨有個很喜歡的作者,他為了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書,不想公開只想屬於自己,他在深夜裡不願意多休息,只為了在一個人的時間裡完成屬於自己的書,長大的夏雨才明白面對工作或是其他事情心力交瘁的時候,很累很想睡覺,但這時候不是故意不睡覺,而是想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或是躺在床上跟自己對話。
或許你可以找找屬於自己的小時間,好好的在這個小時間裡完成你的事情,很多時間得來不易,所以更多時候只剩下剝奪“休息”的時間了。
By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