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最近遇到一些事,心情有點煩悶想找人聊聊。剛好在等待載入的畫面中看到了你的短語:「不要為了生存而死掉」,想問問是什麼意思呢?
對我來說,生存跟死亡都是自然而然也無法決定的事情,無法決定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姿態被生下來、也無法決定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姿態死亡(自殺算例外就先不討論了),所以並不存在「為了某某事情而生/死」的問題。
想聽聽看提拉自己對於那句話的解讀,謝謝~
你好,我是提拉。很高興看到你的來信,是第一次有給我的指定信呢~
不知道你有聽過這句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嗎?“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意思是有些人活到75歲,但其實25歲就死了。
看到你的信之後,提拉重新思考了一遍這句子:「不要為了生存而死掉。」這裏所指的「生存」,是我們在社會的競爭中存活過來,不被淘汰。我們日復一日讀書、考試、上班,不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好好養活自己。而「死掉」的意思是,我們失去了原本的自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要在社會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帶給我們龐大的壓力,迫使我們做許多妥協。比如當員工的要在企業中佔有一席之位,保住工作,有時候也迫於無奈要做少許違背原則的事。遇到不公義的事,礙於自保,礙於身份,未必可以發聲。社會是個大染缸,會讓人慢慢變得勢利和虛偽。要是沒有明確的底線,我們很容易一次又一次的退讓,到最後成為一個沒有原則的人。
更別說重重覆覆、營營役役的生活可以很磨人。像是我們不斷温習,活成一部讀書機器,只為了考試取得高分升上好的大學,這樣會慢慢地會磨滅我們的創意、個人興趣,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心。到出社會後,每天爭開眼就要上班,下班後又沒太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只能夠說服自己,有薪金可以花錢就足夠了,以錢來麻醉自己。我們生而為人獨一無二的特質、童年的夢想、對未來的憧憬、單純的心境,無聲無息地從我們身邊流走。到我們回過神來,就發現已經回不去了。
過着沒有自我、沒有憧憬、沒有原則,就如當一部機器或動物一般的生活,於我來說,就算活到120歲,也跟死掉了無異。
「見指指月,見指忘月。」當初不是為了自己內心愛着的人事物才努力活着,才沒有選擇離開世界,才這麼努力想要讀好書找份好工作嗎?怎麼到頭來,在努力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感受的能力......活着是活着,但只剩下沒有靈魂的軀殼,有意思嗎?
提拉想要活着,不只是肉體上的生存,也是精神上的活着。至少要有感知世界萬物的能力,至少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氣質,至少要有寧死不屈的底線。
社會很殘酷,比起想去成為甚麼人,能不丟失自己就很成功了。
不過有時候,太過糾纏於要怎麼活着這件事也很累。太常回顧自己的生活,想着要成為甚麼人也會讓自己壓力很大。也許像你所說,自然而生,自然而死,其實也很不錯呢。用甚麼方式生活,就由我們自己決定了。
歡迎跟你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我是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