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撐不下去了

心情抒發 · 2021-10-05

我是一位重考生,剛考入大學,目前還在實體上課,認識的人還不多,入住在學校,今年是患有憂鬱症的第七年,這次發病大約有兩年的時間憂鬱症狀發揮到了極致,原本以為考上了大學就會好轉(考高中的時候發生了一樣的事情,但考上高中後,情緒有穩定下來,但症狀還是有。)但只是情緒平穩,心理就像是一顆未爆彈一樣,隨時都會爆炸。
以下說明加重病情的原因:(1-10分)
1.(不確定)我跟室友並沒有相處的很好,我也覺得我們之間隔著的一道牆越來越明顯。
2.(6分)課業還沒習慣。
3.(5分)不是自己喜歡的科系,但慢慢可以接受。
4.(9分)人際關係:以前的朋友不太理自己,以前她們很喜歡我,但畢竟她們的人生早了我一個階段,有的是因為忙,所以沒辦法常常回我訊息(大概一天回一兩次,或是隔天回,也有直接不回的。),但其實我真正的感覺是「她們沒那麼喜歡我了」。
我反思過,似乎是我變得很沒有安全感,沒有依靠的感覺,重考的那年,我其實已經習慣就只有自己一個人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憂鬱症狀發揮到了極致,導致我開始變得沒安全感,所以四處去尋找熟人來讓自己安下心。
但我意識到了其實人們都有自己的狀況,沒辦法也不喜歡接受負面情緒,這是我目前遇到的人,不過也有兩個朋友屬於熱心型的,還會回覆我,但我很害怕麻煩到她們。
5.(9分)離開家人: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家裡的氣氛不是很好,但在最近變得非常好,所以我捨不得離開他們,因為他們對我不離不棄,讓我很有安全感,而且我唯一的陪伴著就是媽媽,跟妹妹感情也變得十分要好,但她到了離家很遠的大學讀書,雖然我的大學在家和她的學校中間,假日能夠去找她,但回家團聚的時間就不多了,我非常喜歡我的家人,到了離不開的程度,而且這世界上,大概只有她們會陪伴我,不拋棄我一輩子。
6(6分)壓力肥了20公斤左右,目前因為身體不好,所以還沒正式開始減肥,感到很自卑,但有在慢慢接受中。
以上是我目前想到加重病情的原因。
我也求助了學校的輔導室,但輔導老師似乎不能一直去尋求幫助,加上課程又滿,也很難擠出時間去找教官求助。
想過要不要休學,但待在家只會讓我跟外界變得更加有隔閡,可能會更難回歸社會生活。
後來想過轉學,同科系轉校,轉到家裡附近方便回家或是直接住家裡的學校,這樣陪伴者在身邊,也能夠繼續就醫治療,但前提是要轉得過去。
我的規劃是直接放棄不必要的人際關係,專注於讀書,這對我來說應該是可行的,因為學習是我的專長。
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議,還有幫助我撐下去或是適應跟接受現實的方法和意見。
謝謝你看完這麼長篇的文章


桃園市生命線

你好:

 

看了來信,感受到你苦於憂鬱症、轉換環境面臨學業興趣、同儕相處困惑、家人相處時間有限等多重困擾中,辛苦了! 今天你能來信,也代表著有意識到不應自己再默默獨自承受這些情緒,而正視問題,也是踏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我們感受到更棒的是,你也有自己分析過,這些困擾事件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改變出路。而且你也是位貼心的人,才會害怕影響到周遭的朋友、帶給朋友困擾,真是讓人感到窩心,卻又心疼!

 

關於「壓力肥」的事,讓你因身材而略感到自卑,但也有自覺自己身體狀況而沒有強制自己減肥,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知是否有在平衡身體健康狀況下進行適度運動呢?關於與朋友的互動,由於因為通訊軟體的發達、加上資訊爆炸,有時在自己的通軟體上確實有太多資訊,也導致我們有時反而沒能及時的回覆,當然,每個人遭周朋友的重心也確實是會隨生活圈的演變而有些影響,但這並不代表情感的完全疏離,或是喜愛程度的改變。另外,有提到想「直接放棄不必要的人際關係,專注於讀書」,雖然這樣的生活隔離,短時間確實可以讓我們的情緒獲得隔離效果,但人畢竟是群居者,若長久如此也可能鈍化了我們對周遭的感受,因此,不要過度冀求於團隊氛圍及與人際關係的圓滿,這確實是可以讓我們的心感到自由,但也不能完全切割喔!學習著讓我們的心自然的面對周遭的夥伴。人的性格千萬種,每個人所交往的朋友也是,不限於善於交際的交誼型夥伴,與你分享一本書「善待他人,也不要委屈自己」一書,書中提到:溫暖、可靠、誠實,會讓人想要幫助你、做你的朋友,並且為了你多付出一點努力--只因為到最後他們純粹的只喜歡你。與人互動時,可以保持誠實又圓融,傾聽但不苟同,展現尊重且能暢所欲言。冷靜、有禮、善良,會讓人產生好感,而好感度正是黏合劑,並且把熟人變成真正的朋友。或許交誼型的人會讓我們很快的熟悉起來,但真正的友誼卻是能默默的真心陪伴我們的,一位體貼、溫馨、守候在朋友身邊的貼心夥伴。

 

再者,來信中提到有尋求學校的輔導室幫助,但又擔心過度頻繁的求助;想告訴你的是相信老師是很願意看到學生自覺且主動尋求協助的,不要因為怕頻繁求助而阻止了自己的腳步。另外,看到來信「轉到家裡附近方便回家…也能夠繼續就醫治療,」,似乎也因為就學,而暫時停止了回診原有醫生,這也讓我們有些擔心,不知是否有評估過先在學校附近也尋找適合自己的醫生呢?以適時的給予自己身心狀態的確認或幫助。另外,信中提到評估轉校到離家近的學校,可以有你愛、愛你的家人陪伴,也有自己喜歡/適應的環境,誠如你評估中提到的這也是需要努力的,所以,若認為這是個可行的方案,不防評估認真列入計畫中,朝計畫努力。

 

以上的觀點分享予你,希望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最後提醒心樂覺得困惑與心情低落,歡迎再度寫信來討論,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再來信桃園市生命線。

 

祝福你

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