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發現,很多時候說了事情不是為了討論和省思
而是心情真的很差,所以才想找人聊,有個人能聽聽
事情的經過還是省思,都早就知道了,根本不是需要建議
要不就是都知道事情之後,還是被推責到自己身上吧,這樣二次遭受言語暴力
心情不好了,連身心都累到睡不好
這種事就很常發生在家人面前,所以很多事才什麼都不說的……
說了反而更糟,說了反而被審視
不說了,就前來關心
然後說了又是更糟,自己還會因為受不了出了脾氣,都在造成許多困擾,都不好受
然後挺奇怪的
因為自己是被責罵的那個,自身的不對就是不對,造成人家的困擾
怎麼還有臉皮去說是誰也不對
然後又責我說自己不懂保護自己,不懂改變環境,就是被環境改變
結果誰都沒有說錯,是我一直有問題不面對,只會一直身心不適而逃避
叫我不要想太多,又叫我多去思考別人要互相付出,甚至變成了別人眼中很可惡的印象
我只能默默微笑看著自己的感受不再重要,然後改變自己的行為
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不知道這樣說有多矛盾……
日復一日,覺得心也累了,爬起來的力氣也沒了
我對自己感到很抱歉,還是撐不住而躺下,可以原諒我這樣做嗎?
你好,
尋求安慰的時候得不到支持,反而總是被批評,確實會讓人很無助呢。
不過很可惜的呢,世界上本來就充滿著不完美。
我是不完美的,他們也是不完美的,大家都有著不完美的地方。
所以我們可以練習包容。
包容自己身上的脆弱,包容自己的不好表現,包容必須向他人傾訴的自己。
同時也學習包容他人,包容他人可能沒有辦法分辨你究竟是在尋求意見還是尋求安慰,包容他人沒有能力安慰支持自己,包容他人可能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只能從自己的角度考慮事情。
以下給你一些建議。
1. 尋找適當的人/方式抒發
確實身邊的人們不懂的如何安慰傾聽,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
不過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我們會有能力不夠的時候,會有傷心難過的時候,會有必須把自己的負面情緒丟給他人消化的時候。
那反過來說,他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一樣會有狀態不好或是犯錯的時候。
他人一樣會有接不住自己情緒,沒辦法支撐他人的時候。
所以我的個人意見是,不要把他人有傾聽安慰的能力當成是常態。
真的遇到一個有傾聽安慰他人能力的人,反而應該當成是買樂透中獎的感覺。
我們會有缺點,所以我們需要向他人尋求安慰與支持;他人也會有缺點,所以他人不一定能接的住你的負面情緒。
但我們不需要因此過度的反應。
我們不需要因為某個人接不住自己的負面情緒,又或是某個人不懂的安慰自己,就認為自己尋求安慰的行為是錯誤的。
我們也不需要認為他人有能力安慰自己是理所當然的。
大家都是不完美的。
我們有缺點,所以我們需向他人傾訴。
他人也有缺點,所以他人可能沒辦法安慰自己。
當下一次自己尋求安慰卻沒有被接住的時候,我們可以了解到,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尋求安慰的人又或是沒能力安慰他人的人,大家都是不夠完美,不夠有能力的人。
但這很正常。
所以我們就去尋找下一個有能力接住自己,安慰自己的人傾訴就好了。
不用認為尋求安慰的自己是錯誤的,也不用期待你身邊的某個特定的人,有安慰自己的能力。
反而是真的遇到一個有能力傾聽的人,才是特殊事件。
那在那之前,就是試著去尋找真正有能力傾聽的人,以及讓自己有安慰支持他人的能力,甚至是安慰支持自己的能力。
學習分辨哪一些人是可以傾訴的對象,分辨哪一些人有能力支持他人、安慰他人。並且試著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我們也可以學習安慰自己的能力,不論是寫日記、運動、繪畫、找動物玩......,尋找自己喜歡的消化情緒方式,試著讓自己陪伴傾聽自己。
大家都是不夠完美的,所以我們會需要尋求安慰,所以我們可能沒有能力安慰他人,但這不代表尋求安慰傾聽是錯的。得不到安慰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試著去找有能力傾聽他人的人,或是去尋找適當的方式,消化自己的情緒。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