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你好:
我是一名高一生,進了一間和會考分數差不多的高中,中上,不算太爛,但最近要段考了,我知道自己的數學可能不會太好,就瘋狂補救,可是,每當我坐在書桌前,拿起講義開始算時,我不知道為什麼,都有一種想哭的衝動,上次出現這種症狀是準備會考的期間,我還會心情很差,對人很不耐煩,就像是心中有兩個人在拉扯,一個是不耐煩的青少年,對我說我們逃跑吧,再也不要唸書了,可另外一個人,又會說你還沒讀完的書一堆,還不趕快去讀。
是我真的太草莓,無法接受現實的洪流嗎?(有時我真的覺得我快倒向憂鬱了
嗨~我是嵐茵
關於現實我想談的是,不知道你以後想要的出路是什麼?如果是當醫生、工程師、程式設計師、研究員、從商之類的路,那麼基本上數學就是會一直跟著你,他可能出現在計算風險的機率、各式各樣的統計或檢定、微積分這類的領域,你不會基本上就只能想辦法去理解、去克服,把它變成你的東西。
如果你以後走的是和數學比較無關的人生,數學對你可能不是那麼重要,那你想要用一些比較取巧的方式度過眼前難關也是ok的,我可能就會叫你想開一點~安慰你人生不是只有數學~之類的
我不知道你的情況是哪種,但從信中的掙扎來看我猜是前者,以防萬一還是嚴肅一點好了,那我接下來會稍微談談要怎麼克服一些問題。
我自己通常會在吃完飯、洗完澡後選在圖書館或補習班,找一個燈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算數學,不選在家裡是因為在那裡比較不會被人打擾,也能夠專心投入眼前的題目。因為算數學需要可以專心的環境,如果你父母認為算數學就像家庭代工一樣可以分心處理其他事情,那麼你在家裡可以選擇背英文單字、背歷史、處理物理、化學、生物當中比較零碎的知識,總之就是選一些「被打斷的期間還可以默背東西」的項目在家裡讀,但就是不要算數學。
這樣我猜你大部分的問題就解決了,因為一般人不會去在意「算數學的時候會對“人”不耐煩」這點,你會在意可能就代表你算數學的時候常常被某“人”干擾,如果能好好處理這點相信你的成績會有所進步。
有了好的環境後接下來就要開始算數學了,準備數學的一些細節之前在其他信中有稍微提過,簡單來說通常我會建議你先從老師教過的題目開始算,再去從簡單的題目開始慢慢去練習,目標是只要大部分題目你都會算,最後也能答對大概就沒問題了,但如果你連老師講過的問題都沒辦法再答對一次,那你就需要纏著老師問問題,把你算數學時不懂的地方都問出來,大概是這樣。
一直動腦思考其實是很累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同樣的問題一直卡住的時候,但當你克服以後那個突破和感動也是巨大的,而且數學當你會算了以後你就真的會了,不需要常常複習也可以一直很厲害,不像英文或歷史一樣容易背了又忘,希望你也能早日體會到這種感覺。
By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