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

人生經歷 · 2021-11-11

我好討厭台灣的教育
好想逃跑 卻又無能為力
總有一種無力感縈繞在我的身邊
使我悲傷

今天又不小心傷害了關心我的人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只是情緒太差
謝謝我的朋友一整天都陪著我
但我什麼都不能回饋給他
只能一直哭一直哭
為我的無能為力感到抱歉

我有一顆自由的心
有想要做的事
在這個社會中卻綁手綁腳的

我知道我有選擇 也有能力選擇
可是我就是無法鼓起勇氣改變
我不知道沒有成績包裝後的我 還會是我嗎

我討厭這裡
我想要去追我的夢
可我不敢

我愛台灣 可我就是無法喜歡他為僵化的思想 無比糟糕的教育
只教育出了一堆考試機器
上學 汲取知識並不會讓人感到快樂

這樣是否是教育的初衷呢?

我已經對台灣放棄了
這一切爛透了


蓋世太保

很重要~要說三次

ll絕不受理指名信

ll絕不受理指名信

ll絕不受理指名信


拆成兩部份

這邊基本回應,也可以說是懶人包

後面算是我的童年到高中時的概略經歷

還有,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並好好負責


認同到爆

ll也是很討厭鬼島教育甚至是整個社會體制跟風氣

ll甚至敢公然這樣說

如果能回到國中的話,我絕對不會再惡補英文

但是ll也必須說

人生有時候就像是自己的荷包君,即使最開始是負的,但如果不去還款跟努力累積財富的話,會一直都是負的了

即使這一切真TM爛爆了,但這仍不能成為自己擺爛的藉口

畢竟不論是完全接受現況,或是僅是咒罵,還是努力去累積機會,都是自己選擇的

而當下的選擇,往往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開始影響自己的生人

而這些都是過去的自己累積下來的不論是好是壞

現在做不到就不去嘗試的話,就永遠沒有可能做到了


到高中畢業前,ll的人生有好幾次次比較重大的轉淚,考慮到篇幅,僅舉三個比較有關的

不論當時的情境跟理由為何,那些都是我自己做出的選擇

第一次是我出入了大人們覺得不當的場所,即使當時我的童年再怎樣不堪,我確實是做出了違反多數人觀感的事情

 

第二次是基於比較跟好奇心種種的,但結果來看那時的選擇確實開始讓我的生命變的有更多選擇

也讓能在年齡更大時不必多走冤枉路

像是為何權力會使人腐化

還有開始摸索到社會制度的框架等等的

 

第三次則因為世事炎涼,卻讓我好好的深刻的認識自己

自己也是個人,有所謂個人的極限,如何應用自己的優勢

也更明白了,除了理解社會制度跟框架外,如何應用這些東西來確保自己

如何從正當性,合理性,必要性

甚至更多角度去考量事情

 

畢竟人,只要活著,就是不停對自己的過去負責

而過去對自己是否回饋現,要看過去留了些啥給現在的自己了



第二部分

ll打算用自傳的方式呈現


我原生家庭的父母是5字輩的,是個因為美援撐著怎樣都能發大財的年代

說實話,我出生這事本生就是一個鬧劇

因為兩個成年屁孩啥都比不過自己的兄弟姊妹,就想說至少先拼個長孫,讓好增加點自己的地位(就沒想過也可能生個女的?)

 

在這前提下出生我,體驗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家長一昧的把過高的期望灌到我身上

而我無法回應時,只會受到冷嘲熱諷跟冷暴力

小鄉村嘛

週邊鄰居都知道我的事情,雖然多數都是選擇沉默跟保持距離

但有些大人直接帶頭霸凌,要我不要接近他們的孩子,甚至出言羞辱

在家待不住,家長又採放養制周邊鄰居也都處不來

小學的時候我就開始四處跑

畢竟要自己走路上學

家長沒那個時間載我這個他們口中不成器的東西去學校,他們只覺得生我很丟臉

某一次路邊閒晃的時候經過遊藝場所,就被吸引進去了

在那邊,我至少能都默默的待著,大人們的不會無端就對我吼叫謾罵或叫我滾,自然而然的,我沒事就開始往那邊跑了

從事後來看,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淚點

(同時也讓我長大後明白了,選擇很重要)

雖然當時的我不懂,但我確實選擇去了那個其他大人曾告知過我絕對不能去的場所

曾經那些沉默的鄰居也加入的謾罵跟排擠

而原本就謾罵跟排擠的更是變本加厲

好像他們老早就知道我覺得我不可能是啥好東西

“家“的情況,還是跳過吧

真的太黑了點


就這樣到了中高年級

當時因為再分班,有幾個同學(包含我)在班上也是被單方面的排擠跟歧視,更甚的是教職也多少參入其中

當時一個也是被欺凌的同學因為補習而讓成績有了起色

老師的態度髮夾彎了,同學也開始比較不敢找麻煩了

這是我人生第二個轉淚點,同時也是我第一次改變自己

(也再更之後明白了,社會的制度跟規則,人際跟標籤之類的)

我想說,如果我的成績也很好的話,我是不是也能被認可

結果來看,是

偏鄉小村,唸書幾乎都是靠天賦的

我直接成了學年前排

家長態度轉變,鄰居的巴結奉承

我也因此膨漲了,反過來對那些鄰居惡言

好幾次,鄰居帶著孩子來問怎樣唸書時

“阿不是說不要跟我這種人在一起嗎“我這麼回他們

帶著這樣報復他們的心態還有優越感等等的,升上了國中


國中我有個短版-英文

補英文真的花費心力,再二年級時也勉強撐到總成績前段

也恢復了過去那

天才學子,魚肉鄉民的生活(咦?


到了高中就不同了,一中那種國中前段精英聚集的地方,我多數科目也都只是中等程度,英文根本每次都炸

那個是我再怎樣努力,甚至犧牲睡眠都無法補救的情況

世事炎涼冷死人

天才學霸的泡泡破掉啦,那些老阿姨們像是翻舊帳似的說我以前態度囂張,結果根本沒多少本事啥的

家裡更是一副

這樣丟人現眼不如直接休學算了


人生到了第三次轉職啦(無誤

我開始去認識自己,我的優勢強項等等的

我需要跟想要的是啥

兩年的自我放蕩後,三年級時我的成績很神奇的起死回生,有趣的是,唸書方式沒啥改變,但改變的是我自己都心境,我開始為了自己而唸書

 

兩年的放蕩期,我偏向專攻我喜歡的科系

像是歷史化學人文這類

歷史讓我知道了人類總是相似的,但相似的事情中,為何有人可以玩出good end,某些人只能BE

更讓我明白了 人之所以學習,不是要被知識框架,而是要懂得主動的去組合跟使用

 

舉個ll高中時跟大人吵架的例子

那時候某個老屁孩說我態度怎樣阿,不敬長輩啥的一堆,扯了一堆後說啥是為我好,我再這樣會下地獄啥的

我反問

既然提到地獄,表示您認同輪迴吧?

對方表示同意,當時長輩那一臉得意的表情w

我繼續:

您又說了應該尊重長輩,那麼我想反問您,您要如何證明我不是那個輪迴回來,應該被您敬重的長輩?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