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有一樣功課,明天有考試。
放學時候下午回來一直玩手機,玩到晚上10點才開始做,沒時間溫習。
檢討原因後,發現我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出來。感覺像別人又迫著你做你沒有能力能做到的事,壓力很大,我很討厭。
但六題之中除了一題不會外,其他的都能解出來。也不用花五六小時,一小時就夠了。
盡管如此,我感覺自己下次還是會這樣。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選讀物理,我現在想起物理第一個感覺是痛苦,但我不想這麼快放棄,但每次都溫不下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這方面的潛能。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潛能這件事情,有天分的教授或是知名的物理學者都沒有遇過痛苦的時期嗎?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要研讀學問甚至是發明偉大的學術研究必須經年累月的努力與克服學習的困難。所以遇到困難是你重要的轉折點,能夠克服的人才能夠破繭而出。
所以遇到學習的困難並不是你沒有潛能,反而是你的潛能讓你體驗突破舒適圈的時機。
在學習中會遇到許多挫折,太多外務念不下去、難題解不出來、無法專心,這些考驗不只發生在你身上也發生在所有學生身上,如何應對考驗就成為成績高下的差別所在。
如果給自己一個稍高一點的目標,那比較能夠耐得住性子堅持下去。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