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使者我是未
這是我寄出上一封信的隔天
昨天因為我把媽媽惹生氣了
今天晚餐
我只是因為唸書念到想睡
睡著了
小睡一下起來後
家人們都吃飽了
也就很平常的吧剩菜剩飯收起來
所以其實我晚餐根本沒吃到
連個殘骸都沒有看到
我有點小難過與錯愕
錯愕的原因是,我住的有點偏僻
如果要自己去買晚餐
至少要走15~20分鐘以上才有店家或是超商可以讓我買晚餐
再來,家人也不太允許我自己一個人出門(我大部分出門都是他們載)
所以我好難過,家裡也沒有甚麼東西讓我吃
所以我就只好隨便吃個水果跟喝牛奶這樣而已
即使我跟媽媽道歉,他也沒有氣消
而且我也實在搞不懂他生氣的點到底是什麼
現在想想我真的對我自己的出生感到非常無力
不只是媽媽,連爸爸都會在奇怪的點上生氣,常常他們生氣的點我都無法理解
自然的我也沒有辦法去改變我到底哪裡做不好
我從小一直有個想法
我好想要離家出走
去一個遠遠的地方
大家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大家的地方
這樣子遇到認識的人也不會尷尬
即使蓬頭垢面也無所謂,大不了就跟以街友一樣的方式生存,雖然很苦,要擔心下一餐,要擔心晚上睡哪裡,但大概會比現在還快樂吧…
至少,我可以為自己負責
是生是死這是我自己的事
未,你好,這裡是LIN,讓你久等了。
跟家人發生衝突,隔天又發生這種狀況一定很讓你手足無措。(抱抱你
因為不清楚未的家庭模式,但我這邊有幾個建議,未可以自己斟酌。
1.如果未的家庭有固定晚餐時間,例如:七點開飯,八點收餐,那麼在小睡前訂一個鬧鐘,時間到就起來吃飯。
家人也很忙的時候,很難注意到還有誰沒吃飯或者還沒洗澡,像我最近在改變習慣,我家人也一直以為我洗好澡之類的,所以自己更要注意時間安排。
2.準備一些泡麵或者簡單煮就能吃的食品,就算餐收走也能自己煮來吃。
3.不確定你家中吃飽後,碗盤是誰洗的,如果是有固定的人在洗,那麼拖超過時間還沒去吃飯,這點的確會造成洗碗的人的困擾。
如果想要晚吃,可以提前拿碗把要吃的飯菜裝好,這樣洗碗的人就可以直接收拾,自己的碗再自己洗好。
因為我就是我家的碗妹,除了過年、外食跟我太忙,不然家中的碗都是我洗的,很多時候我早早就吃完了,可是家人吃太慢,我可能就得多花半小時、一小時去等,'然後拖到我的時間。
*
要走15~20分鐘路程,至少是3、4公里的距離,再加上是錯過晚餐的時間,應該也有個7、8點了。
統整起來,晚上7、8點在偏僻的地方走個3、4公里,不說你的家人,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反對你一個人出門,雖然現在治安沒那麼差,可是如果遇到有人尾隨或者有人對你下手,在偏僻的地方真的很難有人可以幫你。
在吃的這部分可以參考我上面的建議,未依照自己的狀況去試試看,也希望我上述的統整,能稍稍讓未了解為什麼家人不太允許你自己出門。
*
以下是我看了來信後,自己理解的:
未對於爸媽生氣的點無法理解
=你不懂為什麼他們要生氣
=你的道歉只是為了讓他們消氣
這樣的行為,只是一直在循環(家人生氣→你道歉→家人生氣→你道歉→家人生氣→你道歉),什麼也沒有改變,所以在一方無法忍受時就會徹底爆發,只能再回去找為什麼會有爭執,各自檢討才有辦法解決。。
避免我說的太抽象,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讓未也代入同樣立場,也許會比較容易懂。
今天你因為媽媽收餐沒等你,感到難過、委屈再帶一點憤怒,然後媽媽沒有理解你為什麼感到不舒服,只是跟你說句抱歉,今天這件事就過了,然後過陣子又不斷的再發生同樣的事情,到那個時候你還會輕易接受媽媽的道歉嗎?
不會,因為媽媽沒有改變她的行為,她的道歉就只是道歉,然後依然沒有等你,你只會更生氣,所以套到你跟媽媽的實際狀況,你應該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媽媽沒有氣消。
如果未自己沒辦法理解跟家人爭執的點是什麼,可以找朋友或者再寄信來解憂給我、其他使者,我們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會比較容易看清盲點,而且我相信所有使者都很樂意幫助你。
*
我在國、高中時期也對家人的限制感到不滿,也有過脾氣上來就整天不講話、不理人,莫名很疲憊、想翹課逃學、不想回家,想離開我當時的生活,那種感覺可能有個幾成跟未像吧。
可是那麼多年過後,我現在回去思考我當時是因為我沒辦法跟人溝通相處,有人際關係、課業壓力也有家庭因素。
所以,想請未再思考一下下,思考為什麼要離開現在的生活,而且街友也不是我們想的這樣,認識的阿婆的小弟就是遊民。
聽阿婆描述,她小弟以天為被、以地為枕,翻垃圾桶找食物,我們吃東西在乎食物有沒有發霉、有沒有壞,可是對他來說能吃就好,想吸菸就撿地上別人扔的,前陣子疫情嚴重人人自危時,因為沒有戴口罩,被開了罰單寄回老家。
阿婆曾經因為擔心,拿了一張千鈔放在他的東西那,他拿起來看一看後就丟掉,他什麼都不在乎,過得瀟瀟灑灑,什麼都跟他沒關係,也沒在擔心餓不餓、冷不冷。
再引用俗女養成記EP5裡流浪漢對離家出走的小嘉玲說過的話:「不能隨便就離家出走,有時候離開以後就真的沒有家可以回了,你也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還有人關心你。」
*
在這我想說點重話,你覺得你可以為自己負責,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負責任的去跟家人溝通,去理解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單方面的離開不是負責任的方式,只是一種逃避。
他們不允許你做什麼事,也許是有原因,試著去了解原因,然後用自己可以的方式去化解,假如只是為了限制而限制,那我們再另外討論。
而且你今年16歲,連刑法成年都還沒有,假如你發生任何事都是你的監護人要出面,甚至有連帶責任。
*
辛苦未看到這,也謝謝你願意看到這。
我將我所有想到的可能性都講出來,所以洋洋灑灑的一大篇,有些用詞比較重是希望你去思考為什麼。
如果願意,歡迎你再寄信來給我,跟我聊聊更細節的情況。
天氣變冷,多注意保暖。
祝好。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