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大一的女生
我的室友和我雖然才剛認識不久,卻各方面很合拍,很快就打成一片,其中和我特別好的室友她的家庭狀況很特殊,她的父母離婚,所以她從很小開始就很獨立成熟,之前我說我很羨慕她能這麼獨立,她卻說她更希望自己像我一樣被家人保護的很好,聊過後才知道原來因為父母離婚的關係,從小她就沒有太多開心的回憶,我們兩個常常會呈現我嚷著好想回家,而她卻說著她不想回家的畫面(喔但我們兩個個性很像,有話也都直說,所以我們不會因為這樣的不同而疏遠)
而就在前幾天,我和她一如往常的出門冒險看看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的時候,她突然接到了她爸爸的電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用這麼兇的語氣講話,似乎是她爸爸又要跟她借錢,室友她家並不是很富裕,在學校找到的兼職也賺的沒有很多,所以室友只好把生活費給她爸爸,從那天開始她做很多事感覺都不是很起勁,她有來找我談心過,但我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更何況讓自己煩惱的是家人,感覺就更難解決了,我能做的就只有聽她發洩,然後默默找一些比較便宜的店陪她一起解決三餐,她今天跟我說,要是未來她出社會了,又或是有家庭了,會不會也像現在一樣,想做什麼事時她的爸爸都會來打亂她的計劃,讓她什麼事都開始不敢去想了,我聽了挺心疼的,但又不知道我能為她做什麼,就算是小事也好,希望我有可以幫到她的地方:(
很高興收到妳的來信~
家庭,始終是最複雜、難以處理的關係。
雖然身為朋友的妳能做的不多,但這份陪伴雖然渺小,卻也是十分重要的。
妳所做的,遠比妳想像中的還更有用。
根據目前法律的規定,除非父母沒有辦法維持生活,成年子女才有必要付孝親費。
而所謂「維持生活」所需的最低金額,也會根據居住的縣市不同,有不同的規定。
因此,即使朋友的家庭並不富裕,但只要她爸爸的收入能維持基本生活,那麼,即使妳朋友不給他錢,在法律上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有興趣的話,可以再去查查相關的資料。
要放下與家人間的聯繫,很難如法律條文寫的一樣的容易。
雖然和妳朋友的情況不同,但我稍微能明白那種,對於畢業出社會後,仍會被原生家庭控制的恐懼感。
雖然這麼說對妳很抱歉,可是要擺脫這樣的未來,只能取決於妳朋友的意志了。
獨立的經濟能力,個性成熟,也有自己想追逐的理想。
接下來,她需要的是一些勇氣。
在物理層面上離開原生家庭,其實比想像中還容易。
滿二十歲之後,在民法上就成年了。
可以獨自到銀行開戶、簽約租房子……當然,也可以換掉手機號碼。
雖然現在通訊軟體很發達,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聯繫到別人;但這樣的聯繫,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脆弱。
世界這麼大,總會有個不會被爸爸打擾、又能實現人生計畫的地方。
跨出去的那一步是最困難的。
我想,妳可以陪著她想想看,為了能不被爸爸打擾未來的計畫,有什麼是現在能做到的呢?
利用大學的資源,去學習那些必須的知識。
然後學著放下家人,並與自己和解。
即使沒有妳室友,她爸爸也能夠活下去;就算經濟真的有困難,還有福利機構能提供協助。
慢慢找回自己的人生,這並不是對家人的背叛,而是我們理所當然的權利。
放下的過程是既漫長又困難的。
可能看起來幫助不大,但陪伴就是非常強大的幫助了。
有人陪在身邊,意味著自己不需獨自面對所有的困難;只要伸出手,就有人願意給予幫助。
我覺得,這比任何特效藥都更能治癒人心。
也可以帶她去跑跑步、大叫,讓情緒好好發洩出來;吃美食、看搞笑影片……難得不必和家人一起住的宿舍生活,就先好好享受吧!
幫助她適時地轉換心情,先把快樂的事物填滿大腦,再來想該如何面對爸爸。
除此之外,也推薦她看一些跟家庭、親子關係有關的書籍、文章。
或許這對於現實中的情況幫助不大,但透過閱讀,能夠開始去理解這一切,理解為什麼家人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理解了以後,心情上會稍微輕鬆一些,也能更冷靜去思考這樣的親子關係。
而這或許,也有助於她去釐清,未來自己想與爸爸維持怎麼樣的關係。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