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你好
我是一個講話會口吃的人,也因為口吃我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而且也變得很不喜歡講話、開始害怕社交、跟別人相處、也漸漸的覺得跟朋友越來越尷尬(因為我常常找不到話題)
而且從小我就非常的不會社交、表達、講話(所以很邊緣)
但我真的很想改變我自己,變成一個有自信、擅長社交、很會開啟話題聊天的人,讓講話社交不在是我最困擾的事情
請求使者的幫助????
Hi~謝謝你寫信給我!
我完全能體會你的感覺誒!!我跟朋友們說話時,我是很在意對方反應的類型,
所以導致我會很刻意的想要講的有趣好笑,但是我越是在意就表現的越不自然,所以我在說話這方面可以體會你的困擾!
真的真的辛苦你了!接下來我們一起努力的想看看該怎麼做吧~我會陪你一起的,加油!
一開始,當我跟你一樣有意識自己的這個問題後,我有跟朋友勇敢地談白自己說話的不自信的困擾,意外的發現其實其他人並沒有那麼在意我不太會說話的事情。雖然說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但是我相信你的朋友一定也不會非常在意,其實有時候我們會無限放大自己的缺陷,也許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可以建議你跟朋友說看看自己的煩惱,或許他們會有跟你不一樣的看法喔!
每一個人都有在人際互動中的一個角色,一段對話中一定會有聆聽者跟談話者,也一定會有比較主動跟接受的兩者;若是過程中雙方都想要主導說話的權利,那勢必這一個對話不會很快樂。而或許聆聽者是我們比較適合的角色,所以不用免強自己一定要成為說話的那方。
同時回應他人不一定只能透過說的,點頭、眼神、微笑、微表情、肢體語言都是很好的社交方式,只要能讓他人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不過這些的基礎都是要發自內心的自信,因為若是不自在對方也是能透過表情或是很細微的動作而感覺得到的。
其實我是屬於話不多,不會主動開話題的人。所以我一直覺得別人跟我聊天會很無聊,直到我朋友說每一次跟我聊天都很開心,因為他可以很安心地說他想說的話,我給的回應也都很溫暖。那時我才意識到說話不是社交最重要的是而是認真的回應。
所以若是要我給予建議,我覺得或許能從對方說話時,用同理的眼神回應,或是贊同的表情給予對方鼓勵,慢慢以這樣的方式做努力是個不錯的選擇,之後能自然運用後再慢慢學習如何用話語回應對方。不急慢慢來,我們一起加油!
另外,我還有另一個很好的建議!!我發現學校作業關係讓我接觸有很多不同領域的閱讀與寫作,這方面的涉略使我有更多不同的話題,在寫作時也更能釐清自己的思緒,說話會變得慢慢有條理喔!
我其實在網路上有看到很多說話的技巧,或是意識到自己說話時的方法,但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會使我們更緊張,所以就沒有提供很多的建議。但是若是有興趣可以上網看一看~
希望我們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溝通,讓社交不再是不舒服的一件事情~
Pu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