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喪事

人生經歷 · 2022-01-04

通常說到沉迷,我們會說一個人沉迷線上遊戲、沉迷毒品、沉迷性行為,但為什麼沒有一種說法是沉迷喪事。
我算是個基督徒,這件事我家人和親戚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然後我阿嬤最近過世,而我爸就依照佛教的儀式做了很多事,包括在我阿嬤剛去世的遺體旁邊唸8小時的經,那時快半夜所以唸完之後快早上8點,還要接著繼續跪著唸經、執交之類的,看起來是要請靈魂的樣子,然後就要捧著牌位開車到火化場,然後再開到一個聽名字像是旅館的地方放牌位,接著繼續拖著整晚沒睡的腦袋討論喪事怎麼辦,告別式哪天之類的。
我不是很在乎那些儀式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在幹嘛,也沒辦法講的很精確,但我很明顯的發現我爸在喪禮上花了太多錢了,他為了選一個好日子而延後告別式的日子,遺體要拖將近一個月才火化,還花一堆錢和時間辦一堆法事,平常不僅要我吃素,請假去那個旅館拜拜、唸經,還要選在一個禮拜天晚上9點多和一堆親戚唸經唸到半夜12點,好像是叫做頭七法會的樣子,就這樣一直拜、一直跪了又起、起了又跪、還要一直唸經,完全不顧我明天還要上課。
至於經文的內容是什麼?裡面沒有和阿嬤告別的內容,沒有追思,沒有回憶,沒有聊天,裡面只有一大堆什麼什麼亂七八糟佛怎樣怎樣,求一大堆佛要原諒我阿嬤阿,帶她到遙遠的西方阿什麼的,浪費我整整兩個多小時的經文就長這樣,請問那些佛怎樣這很重要嗎?對了還有執交,成功率二分之一的東西我爸硬是執了六次才成功,我都懷疑他是故意的,每一次執不成功還要繼續唸經。
最不能接受的是這些唸經下跪在告別式還要再做一次,而且是當著其他人的面,當中還會有一個環節是要掀開棺木看我阿嬤的臉,這點真我真的沒辦法忍耐。
說難聽一點的話,如果我哪天死掉我也不希望有人掀開棺木特地去看我屍體的臉長怎樣,而我也不想看別人死掉後的臉長怎樣,因為這他媽真的一點都不重要阿!讓逝者在思念的人的回憶裡活的好好的不好嗎!為什麼永遠會有一些好事者要搞那堆亂七八糟儀式去折磨在世的人,剝奪他們可以追思逝者的時間、破壞他們對死者的回憶,把整個告別的過程操弄成一場再荒謬不過的鬧劇,演給其他根本沒那麼在乎的陌生人看,一旦提出一點意見還要把質疑的人通通打成不孝子,這跟某政黨把所有反對派都打成中共同路人有什麼不同?而且說到底孝不孝順跟喪禮盛不盛大到底有什麼關系?
為什麼不弄個簡單的儀式就好,每個親人都認識阿嬤,都和阿嬤有各自不同的回憶、各種不同的感情,為什麼不能靜靜緬懷,好好的離別就好,我覺得一群親人聚在一起看少年pi學會怎麼告別都比這噁心儀式有用100倍。
總之我覺得我爸沉迷喪事沉迷的太過頭了,無論是時間金錢精力都消耗的太多,卻都沒有做到追思的重點上。


希姆

您好,

我認同你說的簡化儀式感,不過辦喪禮的儀式、念經等等那些複雜化的制度,在我的觀點來看,也許不是追思的作用,是一種補償的行為,因為像我外婆離世時,過程花了很久時間才辦好,搞得我爸無法正常工作(年前是我家最忙的時候),我媽要回老家幫忙。一個父親得處理工作及家務,照顧兩個孩子,真的好辛苦,所以他後來情緒大爆炸,那年我們的年夜飯吃的很痛苦。

國中對紙紮和捻香的記憶很深刻。現場擺很多跑車、大房子、冰箱和各種看似昂貴物品的紙模型,家人說那是要燒給外婆的,讓她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很富裕,因為今世的她活得很辛苦。而認識外婆的人從遠道而來,很多我不認識或沒看過的親戚在這時出現,大家會聚在一起聊天,一起哭泣,但更多的是想趁這時候了解周圍人的現況。對那些平時很少接觸的親戚而言,出錢出力在這時,他們沒事不會來找外婆,會來此處不是婚慶,就是喪禮。

追思比較像個人緬懷親人的行為。真正會追思的人可能不多,幸好有你想到「每個人跟阿嬤有不同的回憶」。至今,我也嘗試用文字能跟外婆有多一些連結,透過文字跟她好好說一聲「再見」,因為再也不會有人偷偷攢著足球巧克力,默默在我們來訪時,塞給我和妹妹,或是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牽著我們的手延街散步。

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緬懷逝者。儘管一些喪禮文化真的過頭,我們都想用盡最後的力量跟他們好好道別。


希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