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皮夫回覆

相處之道 · 2022-01-18

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某種程度的社交障礙。我是比較內向且不善言辭,但還算可以與人正常互動。
但是不知道為何,只要是父母在的場合,我就沒有辦法與長輩(父母的朋友)正常對話。只要父母在,那些長輩對我說話,我都會非常卡,甚至完全說不出話來,我會覺得非常非常彆扭。
原因或許是:我和父母之間有溝通障礙,從小養成的習慣,導致我和他們對話不暢通。有外人在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心理障礙,怕父母會覺得我「為什麼在父母面前無法好好說話,在外人面前就可以?」因此就會下意識的對外人也有社交障礙,這樣可能父母就不會覺得不平衡。
這種心態是不是很奇怪?我好像沒有聽說有人和我一樣的症頭...QQ
不曉得皮夫會有解嗎?謝謝回答!


口袋怪獸

你好,

我想你的觀察是正確的喔。

人在不同的人的面前,確實會表現出不同的形象。

就像有的女生認識一個她有興趣的男生,她可能會擔心自己吃東西吃太多沒形象,所以前幾次約會少吃一點,或是她講話的時候可能會收一點,想讓對方覺得自己很單純,是良家婦女。

可能她平常跟一堆女生朋友在一起可以很沒形象,但如果男生也同時在場的話,她就會收起平常沒形象的樣子,演一個比較乖巧的角色。

一個女生,在她同公司的男同事面前,跟在她的男朋友面前,表現出來的樣子肯定也不一樣。

這是很正常的。

對於你的問題呢,我覺得重點是放在你想怎麼處理。

或者說,你到底希望的是甚麼?

說真的,沒辦法跟你父母的朋友順暢對話,會怎麼樣嗎?反正他們在你的人生中,也不一定扮演著甚麼重要的角色。

以下提供幾個選項跟後續想法,你好好的釐清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吧。

1. 你希望改進跟父母的關係,可以跟他們好好溝通

第一點的話,其實就是處理根本的問題。

這需要學習知識以及大量練習。

可能需要學習溝通相關的知識、心理學相關的知識,甚至是教育相關的知識。

你才可能對你自己的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知道如何處理。

不想只靠自己,也可以找專業的諮商資源,像是一些家族治療之類的團體。

然後也需要大量的練習。

我的建議是不要求快,要懂得循序漸進。

練習的時候不要一開始就找父母,而是先從朋友開始練習社交能力。

一開始就去挑戰最困難的問題,反而讓你創傷更嚴重,沒辦法正確的學習與進步。

然後你也要接受,當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會發現其實你的父母可能也有很大的問題。

有些時候,就是要學會接受父母沒辦法溝通。

但這都是不一定的,總之就是學習與修練,哪天等你修練到相對應的程度後,自然就知道了。

2. 你不希望改進跟父母的溝通,但你希望你可以改進跟父母朋友的溝通

如果是這一點的話,我建議你好好的思考一下為甚麼你希望你可以跟父母的朋友順暢溝通。

你父母的朋友,在你的人生之中,重要嘛?

如果你父母的朋友在你的人生中其實沒甚麼重要,大家就過節的時候見一見,那為什麼你要在乎跟他們溝通不順暢呢?

反正你也跟父母溝通不順暢了,那比父母關係還要遠的父母的朋友,多一些溝通不順暢的人,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問題吧。

那如果你父母的朋友在你的人生中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你覺得你父母的朋友比你的父母更重要,或你跟他們更親近。

那為甚麼你要因為你的父母的看法,而故意疏遠你父母的朋友呢?

如果你父母的朋友比你父母更重要更親近,那你不是應該捨棄你在父母中的社交障礙形象,選擇去跟真正重要的人建立關係嗎?

3. 你不希望被認為是不會溝通的

如果是這一點的話,我建議你換一個想法。

因為人是不可能不被認為不會溝通的。

我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表達。

我打籃球。

對於一些完全沒在打籃球的人,或是程度跟我差不多的人,他們會認為我「會」打籃球。

但對於一些真正專業的人來說,比如說校隊,或是職業選手、籃球教練,在他們的眼中,我所謂的會打籃球,其實根本就不能算會打籃球,應該要叫作不會打籃球才對。

在這個世界上,我一定找的到認為我不會打籃球的人。

相反的,我也找的到,那些認為我會打籃球,那些程度跟我差不多的人。

那我要打球的時候就找那些程度差不多的人一起打球就好了。

我沒必要去執著「被所有的人認同我會打籃球」,我沒有必要去執著,讓NBA最頂尖的球員也認同我會打籃球,而且這對我來說根本不可能做的到。

那同樣的,我們不可能「被所有的人認同我會溝通」。

在這個世界上,我一定找的到對我溝通方式有意見的人,我也一定找的到,覺得我這個人可以溝通的人。

被認為「不會溝通」也不會怎麼樣,只要有人覺得我可以溝通,願意跟我溝通,這樣就夠了。

當然如果全世界都覺得你不會溝通,或是你覺得你可以溝通的人數太少,你希望人數多一點,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你可以回到第一點),不過看你自己的敘述,並不是如此,你覺得你還是可以跟人正常的交流。

那我們就多跟那些可以正常交流的人多交流,嘗試讓彼此在彼此的生命中更重要,這樣就足夠了。

我們不可能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愛我,我只要確定,有人願意愛我,願意跟我保持良好的關係,願意當我重要的人,這樣就夠了。

那同樣的,在你生命中已經很重要、或是曾經很重要的人(例如父母、男友女友),這也不代表他們在你未來的生活中,在你所有的面向中,他都可以如你期望的認同你。

比如說有的情侶可能年輕的時候相處的很好,可以一起玩樂,但隨著年齡變大了,有的人可能開始轉變成想要穩定的生活,但另外一半嚮往創業或是充滿挑戰的生活。

那這也是正常的,這種時候就是學會接受,彼此的生命方向可能不一樣,所以彼此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沒辦法繼續當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接受彼此的關係會自然的淡開。

我們沒辦法避免「不被認同」,比起在乎那些不被認同,我們更應該找到「自己認同」的以及「認同自己」的。

然後讓彼此成為彼此下一段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他人。

4. 你希望父母在場的時候,你還是可以有正常的溝通能力

那這一點,其實你自己也知道問題卡在哪裡。

就是你要學會放棄你在父母中的形象。

這更多的是一個心理上的問題吧,所以你要處理的話就往心理方面的知識去研究。

比如說你害怕讓父母失望,你害怕跟父母衝突,比如說你害怕承認自己的父母其實不好,比如說你扛起了父母不好形象的責任(他們不用承認自己沒辦法跟小孩溝通,而你要承認自己有溝通障礙),比如說你害怕處理你們之間的溝通問題......

這種東西要談下去,都是很多很雜的可能性很多的,所以建議你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吧,然後慢慢修行吧。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