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文章很長,麻煩使者們了
查了一下:「矜名不若逃名趣,練事何如省事閒」網頁說老莊思想這句話很對,儒家思想這句話大不對
我偶爾被自己的上進心搞得七葷八素、糊里糊塗,我懷念小時候發呆、渾然忘我的自己,那時候我大部分時間毫無意識
想問使者,我可以以當平凡閒人愚昧人為目標為主修,偶有心血來潮才業餘上進嗎?
成語「國家興亡 匹夫(人人)有責」,我真的須要為了國家興盛而努力嗎?還是我可以享受愚昧、閒閒無事(至少我有工作)的人生?
因為我太貪心,資訊爆炸,我什麼都想得到,反而不知從何下手,或者是腦筋忙不過來,不知挑哪一個來用功,就會感覺自己好像什麼也沒花時間吸收到,有的話也很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我太注重app、研究下載app「器」具了,app各有優缺點,免費版還有數量限制,還要花錢買專業版,於是我買了少數幾個app,我太愛下載app了,反而很少閱讀
閱讀太多會讓我腦袋快要爆漿(誇飾,就是讀不下去了),我閱讀一兩句就感覺滿足了,「需要的」欲望感覺滿足,「想要的」欲望永遠不滿足,因為資訊爆炸,不涉獵感覺好像自己的損失
我可以紙上談兵、光說不練地繼續以下載
app、研究app為樂嗎?
光是我自己的領悟的記事,我自己都看不了很多,無法常常複習了
我該怎麼辦?當低階人可否?
「機會成本」,我都不知道要選擇什麼來花時間閱讀,假使知道,我仍然會眷顧那些不重要的資訊,畢竟貪心拿取就拿取了,不看也白拿
即使我做了規劃,第一天要讀什麼,第二天要讀什麼,想要什麼都兼顧,但我還是會機機歪歪,當下不想讀我所計畫的
我該要以什麼時間為單位來「更換」學習項目,是5分鐘?半小時?一週?兩週?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等等時間單位不勝枚舉
聽說「不成佛,便成魔」,我若不努力當個最優秀的人,我就會成為最糟糕的人嗎?
而且我學習還想要紀錄:日期/學幾分幾秒/學習名稱,步驟麻煩,光是要開始學就覺得麻煩、累了,還會煩惱紀錄地不夠精密正確,不紀錄又覺得沒有成就感
還猶豫不決地不知道要以3分鐘?1分鐘?5分鐘?10分鐘?……等等為單位,來「記錄」我學了幾個單位
學習的時候,又可能接電話,喝個水,吃水果,打掃,洗碗……等等,很難準確紀錄我學了多久,還常常忘記把計時器按暫停或按開始
我猜測不知是否因為我被別人的做法影響,什麼看書要做行程計畫,例如一小時學國語,休息10分鐘,一小時學英文…等等的,何況現在網路影片各個時間都不同,更難做精準的計畫了
還有假設我設10分鐘的計時器用功以便紀錄用功時間,我這段時間就要求自己要全神貫注,不可休息,否則就不算是10分鐘了,但我明明腦力不足,無法持續全神貫注
還有我放假時若幸運早起,想要一整天都用功時,就會被自己的興奮感沖昏頭,而想睡覺就去睡覺了
或者我放假時通常憂鬱爬不起來,睡回籠覺好久,沒什麼用功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我認為,即使只做個平凡人,是完全沒問題的。
照顧好自己、不去傷害他人,這樣的生活方式,我不認為有什麼不可以。
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腳步太過匆忙,也太推崇這樣的匆忙。
休息彷彿是種錯誤;只要停下腳步了,似乎就是不夠努力,似乎就是無所事事。
適度的上進心會促使自己成長。可一旦「上進」成為了一種義務,它就不再值得誇讚;甚至,它會成為心靈上的負擔,讓自己即使達成了某項成就,也無法坦然地感到快樂。
開開心心地做一件事,應該比較有效率吧!
所以,心血來潮時再上進,或許還會學得比較好呢!
可以給自己訂一個期限,要求自己在期限內學完預定的目標;讓自己有多一點彈性,心情上也會比較平穩。
我們該不該為了國家興盛而努力呢?
我認為,那只是我們要如何去斷定自己所做的事而已。
今天我好好把工作完成,下班後買份晚餐,也許再買些零食飲料當作消夜;填飽肚子後,可能看個電視、打個遊戲……等。
這是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日常,也似乎和幫助國家興盛毫無關聯。
但是,實際上我們所做的,是讓公司能順利運作賺取利潤、讓賣吃的的店家得以持續營業;於是,國家的GDP提升了。
看電視、打遊戲也是如此。
有生產和消費,國家的經濟便能順利運作下去;這難道對國家的興盛是毫無貢獻的嗎?
再來,你沒有犯罪;如果所有人都與你相同,那麼國家的治安就會良好。
治安良好這件事,對於國家興旺也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可以把這樣的生活定義為自己的閒散人生,也可以說是為了國家而努力;端看於自己想怎麼解釋了。
關於安排學習計畫,我的建議是:不要再參考別人的作法了。
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參考別人的作法確實是有必要的;但參考太多,有時反而會讓自己不知從何下手,畢竟選擇真的太多了。
這時候,就試著問問自己的腦力,看它能接受你花多少時間學習,而中間又需要多少時間休息。
別人分享的方法,說穿了,不一定會適合自己。
每個人能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一樣,學習的效率和專注度不一樣,身體狀況也不一樣;因此,只有自己才能安排出最適合自己的計劃。
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中,觀察自己的學習情況並隨時做出修正。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就會慢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調了。
至於計時,其實我也曾經做過,不過很快就放棄了,理由跟你差不多,真的太麻煩了。
所以我後來換了個方式:記錄自己學習了多少內容。
這個方式簡單了許多,而且還可以檢視自己的學習是否有效率;推薦你試試看。
我不清楚你現階段的學習,是出於個人興趣還是必要。
如果是個人興趣的話,試著讓學習時間彈性一點也未嘗不可。
我認為,持續維持那份興趣比強迫自己學習更重要。
而如果是必要的話,那麼網路上安排計畫表的作法,會比較適合你。
我想,這世界上並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
今天被認定為事實的事物,也許明天就會被推翻。
社會認定的「理所當然」隨時都在變化;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中,都不一樣。
什麼是廢物?什麼是愚昧?什麼是優秀?什麼是糟糕?而什麼,是低階人呢?
這些問題,通通沒有標準答案;同樣的行為,會隨著時空背景的不同,而被賦予不同的解釋。
如果問我的話,我的想法很簡單,活的開心就好。
就算是個廢物也沒關係,坦坦蕩蕩、腳踏實地過著生活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人生不是是非題,沒有辦法非黑即白。
優秀和糟糕之間的分界線,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模糊。
白天的星星雖然看不見,但它們一直都在那裡。
就如同我們身上的優點一樣,它們一直都存在。
祝福你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