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讀到心情抒發標籤裡的文章:「自卑與比較心態」。覺得使者寫得很好,讀完後比較的心態沒那麼強烈了。
不過有一段我仍然感到疑惑:
「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方式,想一想自己的外在成就pr大概多少,然後想一想自己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大概pr多少,然後你就知道你真正該修正的是哪一邊。
如果一個人外在成就競爭贏過90%的人,但是評估自己對生活的滿意度大概只贏過10%的人,那麼與其在想著怎麼在競爭中贏過更多的人,不如好好的修正一下自己的生活,好好的學習怎麼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舒適更滿意一些。」
仔細想了一下,我覺得我大概也算是外在成就遠大於生活滿意度的人。但我對於生活的不滿意,來自於覺得自己的外在成就不夠好。
要我自己評估的話,外在成就大概贏過80%的人--跟所有同齡人比較的話。但跟身邊的人比較,大概只贏過60%的人。
打這段的時候有件有趣的事。我原本潛意識覺得自己外在成就只贏20%的人。想想覺得不對又改成40%。再仔細思考又覺得其實有高過一半的人,才又改成60%。很神奇,原本低估很多呢。
至於生活滿意度,因為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假設0是最低100是最高,那我應該只有20。
不滿意的原因大概有幾個:
-我覺得自己太笨,很多東西都沒學好。非課業上的東西也常常撥不出時間精進。
-專精的科目也不見得比其他人優秀。常常覺得自己的表現不夠好。
-人際關係一塌糊塗。不擅社交,怕跟不熟的人說話。
總之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覺得成就不夠。
這樣的話,我提升生活滿意度的方式,是不是就是付出更多努力在學習(外在成就)上呢????
你好,我是紫夜
我覺得你很棒,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真的很好,但我覺得提升生活滿意度,並不是提升外在成就,而是自我肯定自身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對生活滿意度,實源於我們內心,內心如果富足,不管是否有外在成就都會使你感到滿足
而且我在你的文章發現你是一個知足或自我肯定很好的人,對自身滿足度逐漸變高,那是很多人都比不上,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如果沒有達成甚麼成就,就不滿意自身生活,你真的很好
希望你越來越能接納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By
紫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