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一二三

人生經歷 · 2022-04-01

謝謝您的回信,有人聽我訴苦的感覺真棒,謝謝你那麼認真的看完並回覆。
—————————————

後來我有發訊息和老師道歉,老師說他其實沒有生氣,只是擔心找不到人而已,因為每年繁星都有人填的不如意情緒失控。

我本來想說傳訊息道歉感覺不是很有禮貌,但如果什麼都沒講心裡又過不去,就沒想那麼多了????(仔細想想,我是不是很有心機啊,之前想要道歉的主要目的好像只是為了求心安)
—————————————

然後,我最後填了「北大東吳輔仁東華淡江中原」,之前是彰師和東華在猶豫,不過上個禮拜被老師的幾句話嚇到,她說其實如果最後六間只有過兩間的話就要做好可能要分科的準備,所以想說保底和夢幻各一半,比較保險。

一二三~你有提到你有面試過東華,那東華面試有很難嗎,如果以上的學校你也有經驗的話,可以和我分享分享嗎????
—————————————
說到東華,我爸爸剛剛還說他已經在找東華附近的飯店民宿了,我媽媽之前還說我面試的那一陣子可以到處玩,去很多飯店,他們看起來很興奮,但我一點都沒有開心的感覺,我覺得他們總是想得很輕鬆,我想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大學面試,無法體會我的煎熬,總是說我怕東怕西,可是也對,又不是他們要考大學,難怪都覺得很容易、想得很簡單。

之前爸爸還說,如果考不上的話大不了給我一筆錢去重考,其實如果是學測剛考完的時候聽到這句話我會很開心,因為我以前也有想過要是自己想重考的話要怎麼開這個口,可是現在這個階段聽到這句話的當下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種想哭的感覺。

本來最初我是有填彰師沒有填東華,可是上個禮拜我用了好幾個落點分析再加上想到班導說的話,我就開始害怕一階沒學校,於是我抱著電腦走出房間去和爸媽討論,雖然這段時間一直在講學校讓我心情很差也不想講這個,但也沒辦法。可是爸爸又表現出那種我幹嘛那麼緊張的表情和語氣,我是真心想和他們討論,可是他們的態度讓我覺得好挫折,我真的很慌沒錯,我很怕這個時候做的決定會讓未來後悔,然後我就回房間偷偷哭了一陣子。

我很久沒哭了,學會忍耐很久了,但這次情緒就突然湧上來我也沒辦法。但哭完以後再討論同一個話題時,我就變勇敢了,不管爸媽講了什麼我都覺得沒什麼。
—————————————

我一直不是很會表達,發呆放空的時候我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我總是比別人多一份膽怯少一分令人心服口服的表達能力。

從小被媽媽罵的時候,總是會被問一句,「我讓你很委屈嗎?委屈就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我每次都覺得很好笑,可是當我說了,不但會被堵回來還會被罵更慘更久,那我為什麼要說呢,我不是沒試過,是試過幾次後遇到類似情況都可以猜出他下一句會講什麼了。

雖然把責任都歸咎在別人身上感覺就不太對,可是我覺得是因為從小我就習慣把心事鎖在心裡,因為覺得抵抗也沒有用就乾脆什麼都不要說,少了練習表達的機會(等等,這個觀點會很奇怪嗎?????)

謝謝您看到這裡,期待您的回信!o(≧v≦)o


24比利

抱歉讓你久等了!很高興收到你的回信~

向他人道歉時,會不會只是為了讓自己安心呢?

確實,這是有可能的;但我認為,如果只是為了讓自己安心的話,是沒必要將歉意說出口的。

只要在腦中不斷自我催眠、讓自己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就好了。

畢竟,我們也不知道自己道歉後,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既然如此,又何必冒著被拒絕的風險,將自己的心情傳達出去呢?

即使道歉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也沒關係;正因為認真看待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才會在意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是不是會傷害到對方。

我認為,有這份心意,就非常足夠了。

 

關於東華的面試,我記得我那時分成兩關,第一關是英文自我介紹和念、翻譯一段英文文章,第二關則問了一些會計相關的問題,還有為什麼想選他們這個校系。

其他學校我不清楚,可能就沒辦法給你建議了;不過,我記得有一個叫「凡鳥手札」的網站上,可以找到各校系的面試考古題,好像還有備審資料的範例可以參考。

除此之外,有一些跟學習相關的IG帳號,似乎也有人會分享面試經驗;有空時可以找找看,應該會蠻有幫助的。

 

當初我在填志願時,也有過跟你相似的想法。

想找家人談志願,但對方的反應總讓人很失望;討論該怎麼做備審、準備面試時,也總是忍不住想生氣。

對彷彿事不關己的家人生氣,也對無能為力的自己生氣。

直到確定錄取理想校系時,才真正鬆了口氣。

雖然現在的你很焦慮,但我想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你身邊的同學,和未來即將成為同學的人們……大家都是一樣的。

我的高三班導曾說過:在考大學的路上,你身邊的同學們,全部都是一同奮戰的夥伴。

彼此為彼此打氣;如果想申請的學群相同,也可以一起準備面試。

參考對方的優點,並互相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讓彼此都能離理想中的目標更進一步。

的確,我們的父母沒有經歷過大學面試;不過,大學教授的年齡和我們的父母相近,再加上,你的家人也有會計背景。

那麼,不如就請他以專業的角度,來給你面試上的建議吧。

雖然他們展現出來的態度令人不舒服,但我想他們仍然是很關心你的;只是就像許多父母一樣,造成反效果了。

當然,如果過程中不太愉快的話,要記得稍微暫停一下。

重新整理好心情後,再繼續努力就好了。

不過真的談不了的話,放棄也是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有時候,即使我們做足了準備,得到的結果,仍有可能不如預期。

但就算如此,還是得忍著心中的不安,拚命向前。

有人順利進入理想校系後,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但也有人去了不是第一志願的地方,卻過得比誰都要快樂。

沒有絕不後悔的道路,只有能給自己最多幸福感的選擇。

盡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給命運來決定吧!

 

我想,我能理解你母親說那些話的用意。

她沒有惡意,只是純粹希望你能好好表達自己而已。

雖然沒有惡意,但這樣的用詞,和回應對方的方式,卻只會讓對方更不願意表達想法而已。

這也是我後來才明白的。

如果說出口只會遭到反駁,話語似乎就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矛盾的是,這個世界卻希望人們要善於表達。

但我認為,向他人傳遞自己的心情,除了自身的意願外,對方是否願意好好傾聽也很重要。

之所以說不出真實的想法,不會只是單方面的問題。

而一旦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若想做出改變,除了決心以外,還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

不過若只是單純想增進表達能力的話,上台報告會是不錯的練習方式。

一份報告中,通常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事實」上的。

只要事前準備夠充足,也能展現出流暢的表達能力。

缺少的東西慢慢補上就好;現在做不好的事情,不代表會永遠做不好。

體認到自己的不足並想辦法改善,那樣就夠了。

 

祝福你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