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相處之道 · 2022-04-26

您好,想請問該如何在與人相處、交朋友過程中,知道自己的努力的方向是對的,進而培養一份能雙向往來的關係呢?
我是高中生,高一時我雖然個性很害羞,也不是到多擅於交際,但我還是很努力主動出擊,雖然朋友回應也挺友善的,可是我發現在關係我永遠都是主動的一方,而他們則是被動的,但是那些朋友對其他同學就會主動。
我有想過幾個可能的原因:
1. 常常只講自己的事情(網路上影片也說這是聊天不適當的行為,但身邊不少人都滿常這樣的?)
2. 不會聊天、聊的東西對方沒興趣
即便現在高三了,有遇到值得珍惜的朋友了,可是每次想到過去那種讓人心累的關係還是會很難過,一直問為什麼也得不到答案,而且跟現在的朋友還是會擔心,這樣講話行不行?他不講話了得趕快想話題才行...可是聊這個可以嗎?會不會讓他覺得都只講自己的事?諸如此類的想法時常出現,加上我也對大學的人際關係感到焦慮,因此想請教您這方面的建議
非常謝謝您!


米靡爾

嗨,晚上好呀。

我也遇過這個問題,所以大概懂你的苦衷。
我算是比較會交際的人,平常不會刻意排斥與別人互動,以前有過想要和某些人走近一點,所以一如往常積極去社交,一些人是走進了,但一些卻沒有,原因可能是對方不想,或者我太積極了。
常常講自己的事情我覺得其實沒有不好,講自己事情時,有點像是把自己的生活介紹給對方,換句話說就是希望對方更了解自己,或者能感同身受,不過對方喜不喜歡聽,只能用觀察他的方式發覺,或者對方主動告知,但這兩者都有一定難度,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適可而止。你可以跟別人講自己的事,但不能太多,反過來也要聽對方講他的事情,只要兩個人都有在分享就沒關係,對方如果不說可以主動問,有的人只是沒想到要說,一被問到就會講不停了,不過實際情況還是因人而異,畢竟也有人不喜歡被問,所以這需要點經驗去判斷……
聊天的學問說高不高,但說低也不低。
最簡單就是從對方的興趣下手,或者你們兩人此時正在做的事情,再來就是話題的延伸,我覺得一個會聊天的人不是可以開一堆的話題,而是可以聊到彼此都想交流的話題。
比如兩個人在吃午餐,可以先從彼此吃什麼開始聊起,再來是根據這個話題去延伸,比如上次也吃這個嗎?怎麼會選這個?再繼續聊下去,可以問常吃是因為你喜歡這個菜?不買別的是因為那個不好吃?等等等,只有這個話題沒東西聊了,或者有人不喜歡才要換,不然一直聊下去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的。
沒話題了也不代表要趕快想一個出來,不然每次都是你開話題,那話語權就一直在你這裡,畢竟主體是你控制的,話題沒了空氣會寧靜,那就讓它寧靜看看,也許對方會說出某個他一直想聊的話題,只是剛沒有機會,那此時的寧靜正是他出擊的訊號;就這樣斷在這其實也可以,讓彼此有一個喘息的時間,過長又激烈的對話,其實很耗體力的。

不過話說回來,能不能聊在一起,是很看重頻道的,只有對到的兩人才能有機會聊下去,如果沒有共同話題,那就只能靠兩人的互相了解跟隨機應變了,而且磨合很重要,即便不合的人經過磨合去改變,也是有機會當上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要相處一段時間才能知道彼此能不能聊在一起,即便說上話,也要稍稍去改變一下說話方式,兩人才能真正進行輕鬆的互動,不過除非對方你很珍惜,不然適當改變就好,太強硬去調整反而會有反效果,迷失自己也讓對方有壓力。
就像是沙子一樣,不是每種沙子一掌都能抓上一堆,顆粒大與小是其中一個因素,而抓太小力沙會漏,太大力反而漏更快,掌握力道也是需要經驗跟學問的。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你要用最舒適的方式去交友,不用太刻意改變,但也要顧及的別人,你一定有一個嚮往的方式,那就去試著做到,然後再慢慢調整就好了,不用有太多壓力。
而且頻道對的人,幾句話就能成為摯友,頻道不對的人,說再多也是對牛彈琴,大學更是如此。

最後祝福你有一個美好的夜晚。

加油!

米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