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時機

相處之道 · 2022-05-16

想加入正在講話中的兩人(我都認識),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時機,所以一直在旁邊等到他們講完了才去搭話。
還有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我舉手舉太慢,講者話講到一半發現我在舉手,然後我要問的問題已經是關於前面幾頁的投影片了。

常常就會在還是算了吧跟我覺得現在不講之後更麻煩之間擺盪。


口袋怪獸

親愛的你好

謝謝你的來信

 

當我在和其他人說話時,剛開始可能會不知道對方的說話頻率和說話的習慣,但認識久了自然而然就可以開始掌握對方聊天的方式或是節奏,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加入對方的話題間。如果在談話間感覺接不上話,或是找不到加入話題的好時機,那麼我也不會硬要加入話題,畢竟就算是再熟的人,對話中的觀言察色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會選擇專心聽進行中的對話,然後等話題告一個段落,才會再表達自己的意見,避免對話被奇怪地中斷。

 

而換做當我是台下聽眾時,除非演講者有專門設一個問答時間並告知大家所有問題請大家統一在問答時間內發文,否則我通常會立即舉手等待演講者讓我發言 ,這除了能立即解決自己的問題,同時也能增加台上與台下的互動,演講者也會認為他的演講時認真有被在聽的。那當然演講者若其實想要把一個章節先說完時,他可能會說我們等等再來討論問題之類的,這也至少讓我知道了等等會有討論或發文的時間,那我就可以先專心聽,並做好筆記。

 

以上是我的做法和想法和你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By 梅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