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喜歡自己
雖然老師和同學都說我做的不錯
但就是每次都會否定自己
不覺得我真的有他們說的好
然後有時候就會有點小壓力
因為別人覺得我是10分
可是我覺得我只有5分
做不到預期的時候也會傷心
有時候會想說我真的有那麼好
但表現就是不好
沒辦法喜歡自己阿
你好~~~
感謝你的來信!夏雨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否定自己是因為懷疑自我價值,但其實自我價值很難去定義分數,與其打分數,放過自己才能看得更多更廣。
夏雨認為討厭自己是因為別人無法喜歡不完美的自己,因為害怕被討厭所以討厭自己,總是回想自己的行為以及言論,於是覺得每步都做錯,無法放過自己,更難接受萬一被看到不完美的自己是否因為不如他人所想,自己變得一無是處。
夏雨認為有些人即使不完美,仍然受人喜愛,是因為只要是人都不完美,夏雨記得以前念書學過Johari Window的四個自我,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找看看資訊,以下引自維基百科。
周哈里窗(英語:Johari Window)展示了關於自我認知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由此分割為四個範疇,一是自己和他人都了解自己,二是他人了解自己但自己不了解自己,三是自我有意識的在他人面前有所保留,即他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了解自己,四是他人及自己均不了解自己,也稱為潛意識。
自我給予:Joseph Luft的目的是通過坦誠相待,向對方講述自我保留的東西,消除人與人之間因為認知的差異帶來的誤解,減少不必要的精力和時間的消耗。
他人反饋: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贏得了更好了解自我的可能性,從而使「他人了解自己但自己不了解自己」轉向「自己和他人都了解自己」。
和他人積極互動,盡可能地坦誠相待,增加自我認知,使「自己和大家都了解自己」可以幫助自我與他人形成更好的交流環境。
夏雨認為你認為自己一定是最瞭解自己的人,但卻經常忽略由他人視角所看到的自己,但很多事情不論是你所看到或知道,由他人所看到的角度與你可能截然不同,就如同你未必真正瞭解你身邊的每個人,然而我們在與他人接觸的時候除了認識別人,更多時候在認識自己。
夏雨能告訴你的是學著喜歡自己也是人生的課題之一,當我們懂得愛自己才有辦法愛人,因為盲目的付出,給予對方自己認為他所需要或想要,卻未必給予他真正是他需要或想要的東西,學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也才會學會聆聽他人說話背後真正的心意,瞭解自己的好與不好不是跟別人比較,也不是苛責自己做到完美,而是做一件自己認為不會後悔也不會遺憾的事。
By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