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狀態很糟糕請幫助我

心情抒發 · 2022-07-14

你好,我是名大學生,簡單的說明一下我的情況,我在半年前大概是新年那個時候情緒炸裂,我發現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回學校之後我鼓起勇氣(?)找了輔導室之後開始心理諮商。我也有去找了身心科的醫生,然後被診斷出我有中度憂鬱症,我有請醫生幫忙開藥控制我不太能控制的生理部分
就這樣一邊諮商一邊服藥過了半年,這半年是我覺得我過得最輕鬆的半年,因為我好像找回了自己我知道一切都會變好,也相信自己能找回快樂能對抗憂鬱症了

然後今天我回家過暑假時,我一到機場我發現我回到了半年前的狀態,眼淚不受控制的掉,沒有盡頭的哭泣,嘗試讓自己冷靜卻發現辦不到

我感覺我這半年所建立的心理防線在一回到老家就潰散了,這讓我感到很惶恐,我感覺到我自己好像孤立無援,很害怕

可能這才是我真正的心魔,我遲早要對付他,還在學校時我以為我可以對付了,可是一回家就發現我好像沒法面對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就是沒理由的感覺到壓力、焦慮、恐慌、憂鬱。
我心裡有兩個聲音他們對我說:喊痛是病人的權利,而你在嘗試收回這項權利

你試圖在掩飾自己的疼痛,可我覺得不只有這些,可能還有很深層的不認同自己和很深很深的自卑感,這些貌似是沖倒我心理防線的元兇,我剛剛哭過了,心情有平復很多,但需要刻意的轉移注意力來壓制這些情緒,我可能需要一些幫助來讓我面對這些困擾,不然我害怕自己又會回到以前那個被憂鬱症纏身的自己


桃園市生命線

親愛的朋友,你好:

讀完來信,對於信中所提,在半年前發現自己情緒炸裂不受控制時,能不逃避而勇敢的面對,並積極地尋求方法,試圖讓自己能掌握它而控制它,年紀輕輕就能有這樣的自我覺察真的不簡單,也展現出你是個有責任感的人,對於自己身心健康相當的重視。

面對疾病當下,有些人會自怨自艾的抱怨,甚至持懷疑態度不肯接受或面對,也因此錯過了黃金治療期。能敏銳的自我覺察情緒失控,並積極到學校的輔導室尋求協助,甚至勇敢的跨進身心科就診,請求醫生的專業治療,真的很勇敢,也很棒。雖經醫生判定為中度憂鬱症,想必是”希望自己能好起來,回到從前快樂的自己”的信念,支持著你有著”永不放棄的堅持,遵從醫囑,定時就醫服藥以及諮商”,讓你漸漸的找回那個快樂的自己。過程想必是相當的艱辛,但看到你的成功,衷心的為你鼓掌和喝采~~親愛的朋友你真的很棒,幫你按個讚。

話說回家過暑假,在機場時,突然發現自己的眼淚不自主的掉,在當下是否想到曾經讓自己難過的事物,而讓你特別的感傷?Ex.像我看到救護車在馬路上鳴笛,偶而也會想起已故的母親,因病不省人事被送上救護車的那一幕,而難過的在自己的車上哭了。相同的疾病在不同人的身上,會呈現不同的症狀。Ex.有人得了COVID-19症狀輕如感冒或無症狀,有的人卻中重症需要住院治療。當初被醫生判定中度憂鬱症在接受治療時,當下的你,是否也曾經有眼淚不自主的掉、無來由的恐懼等等,而輔導室的老師或醫生是如何帶你走出來的呢?

大部分的情緒都會有原由的,只是有時我們疏於覺察,像下雨天,如果當天已排定出遊計劃,卻因此需要取消或延期,年輕時的我太過執著,就會有”很煩”的情緒產生;現在年紀稍長的我,就轉移去做一些不受天氣影響的室內活動,比如在家裡畫畫、看看電影,而此時的情緒就會轉到”開心”。快樂時可以大笑,難過時就大哭一場,適時合宜的宣洩,才不會因為積壓過久或過多,而壓垮自己崩潰了。有時我們都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不自覺的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或是過度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長期下來讓自己承受過度的壓力而不自覺。如果你想覺察情緒變化的影響因子,不仿可以來個簡單的練習~”每天起床或睡前時,對著鏡子問,今天的你,好嗎?並簡單的看著鏡中的自己回答Ex.我很開心(難過/生氣/氣餒…),因為…。”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因為這樣,所以每個人的存在,造就不同價值,人們常常看到自己所沒有的,因此老是覺得不如人而自卑。桌上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哎呀!怎麼只剩半杯水,因為他看到消失的(沒有的/負面思考)”;可是樂觀的人則會說~”真幸運,還有半杯水,因為他看到存在的(有的/正向思考),一樣的事實,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讓我們一起用正向思考,練習看看自己有哪些優點,並把它寫下來,這樣慢慢的你就會覺得自己也很棒、而有自信喔!親愛的朋友,在來信中,我看到了~~你的人格特質具備了”負責、勇敢”的優點喔!換你了,請自己想想,並記下來喔!

面對疾病或許會帶來一些苦難,但當你經歷過後,就會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健健康康的,不想跟疾病糾纏,但有時疾病總是在我們不經意時或是最脆弱時,又出來亂一下,這樣的訊息只是在提醒著我們該注意囉!在學校期間,能在半年內,找回快樂和自信的自己,想必是善用諮商時所學到的方法,才能有這麼好的進展。環境轉換時,確實也會有一種無來由的壓力,而感到焦慮。如果你還記得當初諮商所學到的方法,不仿拿出來自我複習和練習一下,看看是否能克服你的現況。但若症狀持續無法改善,可以再尋求身心科醫生的專業協助。親愛的朋友,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悲傷、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