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聽pockets劉軒心理學在介紹周慕姿的《羞辱創傷》這本書,我不知道我的故事是不是屬於羞辱創傷。以下是我的故事,大概在三年前吧,某天中午回教室的時候,我朋友先比我早進教室,我從前門進入教室的時候,發現他在跟我喜歡的人說我喜歡他,於是我當時氣不過就直接在門口比了一個中指(擺在褲子的縫線旁邊),我實在想不透我當時到底哪來的膽子直接站在那裡比中指,還不怕被發現,於是我就被老師叫過去罵了,我們老師罵人都是用很刻薄的語氣、用詞,就是要讓你在全班面前丟臉,我被罵的內容如下:要不要我拍照給你爸媽看?你沒救了(這句話最讓我印象深刻,我是殺了人還是放了火,被你說是沒救?)成績好有什麼用,你的品性我就直接打零分啊、如果是我家孩子就直接趕出家門了、你不配做我的學生、我等一下就問你爸媽誰在家裡會罵髒話比中指,讓你爸媽丟臉(他真的有去問,而且還說我很高調)、最後就直接在全班面前喊話「誰再給我罵髒話比中指試試看」⋯⋯⋯等等充滿著性別角色的話,被罵完那天,我幾乎都沒再說話,呈現一個呆滯的情況,我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和那個老師相處,況且在被罵之前我是一個蠻被他重視的學生,我在大家面前是乖乖女的那種,但如果是我的朋友就知道我是另一種形象的(幽默、很有義氣),而且那天就有同學跟我說:「你竟然會罵髒話」。以上是這件事情的大概,是我犯的錯不可饒恕,還是她罵的太超過了?還是我的自尊心太高了?如今過去三年,我已經離開那個老師2年了,在還沒離開他的那1年中,我每天都心驚膽顫的活著,深怕又被罵(甚至是碎碎唸),每天都在回想被罵那天的畫面,籠罩在過去之中,而畢業後,可能一個禮拜想到一次、無聊的時候就會想到,而現在(暑假)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內心都充滿著有關那件事、那個老師,我好想不再去想,可是我沒有辦法(泣),我也不想去面對以前那些同學,不想面對以前的那些事,這段期間我也一直在想罵髒話比中指這些事,難道情緒很不爽的時候不能出現嗎,如果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真的會被別人欺負欸,不過我自己是討厭那種每一句話裡面都帶有髒話的人。打到這裡我自己覺得這已經是羞辱創傷了⋯⋯,我想請問我要如何對這件事情釋懷?
首先想對你這個問題分享一下看法→是我犯的錯不可饒恕,還是她罵的太超過了?還是我的自尊心太高了?
你犯的錯當然不是不可饒恕,我也認為老師罵得太超過;但你自尊心是不是太高?我覺得也有這個可能。因為事情已經過了三年,你仍然耿耿於懷,代表你非常在意這樣的羞辱。
如果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真的會被別人欺負欸→這句話本身不算錯,但怎麼樣才是適當的應對?這就需要思考一下了。罵髒話和比中指的確是相當令人不舒服的表達方式,對於解決事情可能也沒有幫助。你也提到你本身不喜歡說話帶髒話的人,不是嗎?
我會建議你把你對這件事的情緒書寫下來,整理自己的思緒。你會這麼在意的原因是甚麼?因為當眾被羞辱而感到無地自容?因為重視你的老師突然對你疾言厲色?還是因為你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戰?
有個實驗顯示,將創傷經驗寫下來的學生心情會比較正向、也較少病痛。這也是幫助你釐清情緒來源和找到出口的一個方式。
另外也可以思考一下:人本來一生中就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情緒管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友善的對待你。這些人對你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其實他們也不過是你人生中的過客而已。多想想那些讚賞你、支持你的人和言語,就會發現其實對你抱持鼓勵態度的人還是多數的,真的不需要太過在意對你惡言相向的人。
講出這麼傷人的話,是對方的錯,不要拿別人的錯來持續對自己造成傷害。
稍微統整一下,這件事我認為有兩個層面:一是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問題;二是想辦法釋懷別人對自己遭受的傷害。兩者需要各自抽出來看。
如果自己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那就告訴自己,下次要盡可能改用更好的處理方式。不用覺得自己犯錯是很羞恥的事,每個人在做人處事上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們也都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路修正和成長。犯了錯雖然需要受到指正,但絕對不應該是像這位老師的這種教育方式。
至於別人對你造成的羞辱,則要另外找管道幫助自己度過。除了寫作,你也可以多建立與人的連結。除了可以與他人分享心事,在人際關係中你也會得到治癒和成長,幫助你轉移注意力,不再總是想著對你很壞的人。
相信你可以順利走出來!
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