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sunny.com.tw/mailbox_test/note_detail.php?post_id=61649
妳是怎麼開始有社交恐懼症的,回想還沒有得到這個疾病的妳,那個時候的妳健康有活力,什麼都不怕,能與人盡情的交往。是什麼時候開始讓妳害怕人群,害怕與人交流?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呢?
????說不定打從小就有的症狀,只是,那個時候可能還小,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
因為,從小就被患有躁鬱症的已故親人虐待。
時隔8年後,又因為妹妹的出生,老是因為妹妹的事情,被生我的親人虐待。
然後,去學校讀書的時候,又被同學霸凌。
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早就足夠讓我有人群(社交)恐懼症了。
之所以,還沒去自殺,可能是會怕死吧~
抑或者是,放不下男友吧~
那麼妳在援交時,難道沒有社交恐懼的問題嗎?那妳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先不論援交這個工作的利弊,但援交也是一種需要與人交流的工作。妳是如何辦到的呢?
????因為,我是對一群陌生人或一群熟人有恐懼症與壓迫感。
所以,我在逼不得已的時候,才經由網友的介紹下,入外約(援交)圈子的。
但在要入這個圈子時,我有找能在家賺錢的工作來做的。
例如:賣原味商品、色情直播主、語音聊天。。。
但這些職業的收入不怎麼理想,之後是透過某個已收起來的匿名發文平台,藉由網友的推薦下,才踏入這條不歸路的。
妳當初與男友交往時,妳有社交恐懼症嗎?還是,這個疾病是在妳們交往後才有的呢?
????很早以前就有這個症狀了。
第一次明顯出現的時候,是在國小5年級。
因為,沒有很嚴重影響到生活方面,就沒有去看精神科。
第二次出現的時候,是在高職2年級吧?
因為,一開始有被同校車的學長、姐與同屆的同學欺負,又加上課業壓力大。
最終,熬不過心理層面的壓力。
在已故親人的陪同之下,才去看精神科的。
妳還是一個正在學走路的孩子時,妳有因為走了一步,站不穩跌倒後,而放棄學習走路嗎?
????但是,這方面不會像被人傷害一樣,一直因人而受到傷害,不是嗎?
親愛的妳好:
再次收到妳的信,真的覺得妳很不容易,長久以來受到精神方面的壓力,還能努力堅持下去,並願意和我們敞開心胸,告訴我妳成長過程中發生的點滴和無奈,造就了現在不喜歡人群的性格,也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孤獨和擔憂。
妳回想從小就因為受到患有躁鬱的親人虐待,並在妹妹出生之後,因為差距8歲,更可以感受到家中原有的關注被轉移到了新生兒的身上,很多的事也因為妳較為年長而被賦予更多的責任和責難,確實可能讓你產生童年的陰影。
有人常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有些我們內心存在的困擾,或許可以從對往事的釋懷而得到紓解。所以,或許妳可以再想想,妳現在與家人互動如何?姊妹間感情是否有受家人的影響呢?在患有躁鬱症的親人離開後,家人間的關係是否較為正常了呢?如果可以改變現在的家庭關係,是不是能對妳不穩的情緒有一些的幫助。
高中職階段,正是處在17歲孤獨、多愁善感的時期,有些同學喜歡拉幫結派,聯合其他人欺負看起來文靜內向的人,也因此對於不善社交的人,往往就是拉開社交距離,養成孤獨、憂鬱性格的時候。尤其在要面對一群人時,可能會更讓人覺得手足措,不希望變成討論的焦點,不想聽到負面的評價和批評,感覺會把自己的世界都裸露出來,很沒有安全感。
我想,要改變這樣社交恐懼是很不容易的,或許必須從單一的現況進行突破,才有機會慢慢改變內心的恐懼和擔憂,但也不是說要強迫自己去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人群,反而適時地做好自己的角色,不畏別人的眼光,才能讓自己能更坦然無憂,才是對自己好的方法。
不知道妳和男友交往多久了?在和男友交往這段期間或是在更早之前,是否有讓妳可以比較卸下心防,可以放心互動的朋友呢?是不是也可以請妳分享一下與他們之間互動的情形呢?有沒有可能從這單純的一、二位好友中,找到慢慢放鬆自己對社交恐懼的壓力呢?
妳說,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經由網友介紹進入了外約的圈子,可以感受到妳為了降低男友的經濟負擔,在現實壓力和生活取捨中,掙扎的做出了也讓自己擔憂和不安的選擇。不過,知道妳也希望自己不要越陷越深,努力嘗試做過一些改變,進行貼圖作品的設計,雖然文創設計很不容易,但文創的領域很大,可以再逐步嘗試一些新的東西、領域,雖然短期仍會過的浮浮沉沉的,但相信持續下去,總是會有翻轉的時候。
現在妳一定是不好受的,雖然妳對心理醫師多有負面的觀感和評價,或許妳也可以嘗試透過心理諮商的方式,讓自己不安的情緒能有舒放的管道,再評估是否需要透過藥物上減輕身理和心理的負擔,相信在我們一起努力下,一定會有所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