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阿龍。
如標題所示,這周二早上我收到了我爺爺去世的噩耗,讓我慎重、思考“死亡”這個課題。
在國小轉學後就跟爺爺一起住,直到高一才分開,在跟爺爺一起住的那段時間裡,很痛苦但不是我人生(到目前)最低谷的時光。是因為爺爺有點精神狀況,看到家人都會貶低我們是侮辱性言語、言語暴力,而且是長時間累積下來,ex.讀那麼多書沒有用、教育失敗、女孩子就應該要怎樣,不然沒有人要、投資妳們讀書花這麼多電費都沒有用等等。我的個性是覺得事情不合理就會反抗,於是常常跟爺爺起爭執,最後吵到不行(嚴重到鄰居報警),高一才脫離了爺爺言語暴力我的環境。
但儘管如此,看到爺爺的遺體我還是哭了,我思考了很久,才知道自己是因為過去面對死亡的負面經驗,可能我很善良,面對一個生命的逝去,總是會有情緒,也或許我是一個人所以還保持著人該有的悲傷,所以哭泣,不是因為我愛我的爺爺或是我原諒他曾經給我的傷害。
也因為爺爺離開了,我想了很多“死亡的課題”,ex.死前要珍惜家人,一切美好事物、如果可以就當最後一天過,努力過每天、見一次少一面,珍惜相處的人等等。
於是我今天就抽空(因為我吃完飯要跟同學開會,隔天又要處理活動,非常忙碌),回家找我媽媽要一起吃頓飯,我媽媽說可以一起吃飯,結果我打幾通電話都沒接,等看到了人她又在跟別人聊天、切西瓜給別人吃,不斷拖延一起吃飯的時間,我催促她快點我還有事情要做,她反而兇我:“妳沒看到我在工作嗎!妳是怎樣”,就她這句話成了導火線,吵完之後我烙狠話:“我之後去哪裡死,我也不會回這個家死”(就是無論如何,不會再回到我媽媽身邊了,目前我跟爸爸一起住)
而現在寫這封信的同時,我意識到一點,“我珍惜的對方,並不一定也想珍惜我”,對的,很殘酷的事實。
其實我心裡理性上清楚,我媽媽總是如此,工作狂(可能為了逃避家庭 家人)&精神狀況不好(在家裡囤積回收,覺得可以賺錢,以及囤積狗10幾隻以上,有被詐騙過)&被害妄想(覺得大家都對不起她,小孩丈夫也是辜負她)&巨嬰心態(總是要別人照顧關心她飲食健康,跟鄰居吵出事情要小孩們去擦屁股,還有不能成熟的照顧好自己整天怪別人)。
但我可能真的太感性了吧,也可能太靠直覺在與人相處,儘管在媽媽那裡我總是受傷,我總是卑微的希望她能多關心我,多跟我好好相處,多陪伴我,甚至以為媽媽過了8年或許有點改變,會好好跟我吃一頓飯,珍惜我們的相處時間,我錯了所以我突然被現實一巴掌打醒。
回歸我爺爺去世這件事情,真的是影響了很多人的情緒,不安、恐懼、焦慮等等,一個人就是一個漣漪,可以影響周遭很多的人,我也不知道如果有天是我突然死了,會是如何,也會像漣漪一樣影響別人嗎?會不會死後再沒人記得我呢?還是我以存在某個人的記憶中的形式被留存著?
好不確定到底會如何,但我可以控制的只有當下現在的自己,因此我決定真的不再去找我媽媽了,我覺得每次都是令我受傷的經驗,決定放棄珍惜她了,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大家口中的“不孝”,但該給她的養老費我有能力就會給,只是在每一個向死而生的日子中,我只想留住那些我珍惜且珍惜我的人在我身邊,製造美好的回憶,然後不要後悔的離開這個世間。
謝謝你花了這麼多時間閱讀我這封冗長的信????,祝你平安健康。
阿龍敬上
阿龍, 你好
先表達我的遺憾,即使這位逝者我從未曾認識,但就如阿龍所提到的,「在面對一個生命的逝去,總是會有情緒」,這同時也引發了你內心深處對死亡的諸多想法.生前一起生活過的痕跡,不管它是屬於或不屬於愛或是原諒,它都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不可抹滅的記憶.從國小到高一,成長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是與爺爺一起渡過的,在言語暴力下,不是無助的認同顯得無能為力,就是奮力抗爭自己的主權,往保護自己的強者方向前進,這或許是我們從中習得的慣性而不自覺, 或許無關乎愛或原諒或隱藏,可即使我們想忽略,有些元素確確實實造就了某部份現在的我們,我們骨子裏,內心中,早種下了影響因子.隨著時間長大,我們愈來愈有能力去看清礎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
我想「死亡課題」對所有人都是一生的重要課題,人類自出生以來,最毋庸自疑且生而平等的事,就是同樣都會面對死亡的來臨,而人類很聰明的用各種外在的活動或忙碌去忽略死亡的影響,直到某個契機出現,讓我們有直視它的勇氣,或許它勾引出我們內心深處那份患有患無的自我存在感的憂傷--如果我死了,有誰記得我嗎?如果我重要而且存在,媽媽怎麼視我如隱形般不重要?我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存在,安穩自己嗎?無論如何,每個人對死亡的體驗都因自我生活經驗的不同而不同,爺爺的死亡,我們體悟到:生命結束前,想好好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機會,不光是家人,身邊一切美好事物,都想好好把握,珍惜……等等,將生命原有的憤怒,委屈,悲傷透過死亡的訊息轉化為「珍惜」的動能;同樣強而有力的動能,之前與之後,愛與恨,進與退,這同樣強而有力的動能,在天平兩端不一樣的方向,都能發展出它的極緻,只是身為生命主宰的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什麼主軸方向上?
個性不合理就會去抗爭,所以爭來了可以脫離言語暴力的環境,阿龍有很大的生命能量,不管它背後訴說的是愛還是生存,它就是你生生不息的能量.同樣的,現在在向母親抗爭的議題是什麼呢? 理性上,我知道要【孝順長輩】,但情感上, 我們感到悲傷,我們的委屈與憤怒讓孝親變成帶有埋怨的表面工作;理性上,我們很容易趨向問題的解決,(我們的文化及社會,大部份傳達的是效率..是結果..)而忽略了情感的連結(讓我們與人的距離,愈來愈疏遠).【約好的事情,就要守信】,這個道理放諸四海誰不知道,但是瞭解了道理,心就平順了嗎?背後隱藏的是我們這顆渴望被看見,被關愛,被擁抱,被珍惜的這份歸屬與連結的情感沒有被滿足到;【認真工作】也是普世的態度,大家都會稱讚,怎麼變成不愛或不重視的代言了!或許我們認真工作只是在討愛,要個肯定的秀秀而己,老媽子我也是需要討愛的,;也有可能是為了得到一個一直期待不到的肯定(所以我超超超過應有的認真)!也可能是源自於年幼時生活困苦的恐懼與害怕,而想獲得一份安全感!也或許透過工作時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滿足在家庭中一直未被滿足到的情感需要!誰知道呢?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需要奮力抗爭著.阿龍是,母親也是,我們都是.
無論阿龍有多麼卑微的希望,那都是內心最誠實的吶喊,在憂心受傷的狀態下,為對方與自己築了一道無形的牆.看見自己的需要是智慧,看見別人的需要是慈悲.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暫時先遠離戰場,平撫自己的傷口,培養自己的能量,時機成熟了,心態也將會更加的開放,或許在不一樣的動能下,用不同於過往的視角去看待目前的難題,能為自己和家人創造出更多的無限可能.
阿龍,謝謝你細心的書寫這封你所謂冗長的信,更謝謝你願意表露你的內心感受,我們雖不相識,但卻因為你的開放態度而有機會在人生的路途上互相陪伴,在這封信中,我願意真誠的走入你的心靈,在此刻現在,我真真實實的體悟你的憂傷,你的渴望,你的存在,我把握住跟你的一言一字的交流,我很珍惜這份機緣,這份「珍惜」讓我體會我在乎的是與你的關係而不是結果,真誠而不求回饋,這是我創造與你的美好時刻,雖然我不知道這連漪會向哪裏發散,但我珍惜此刻的這份與你同在,也或許我們不會踫面也或許遺忘來的很快,但,此刻,對我就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喔.謝謝阿龍的來信,歡迎你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很樂意和你聊聊喔!祝福你找到心裏的平靜與幸福!你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