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不滿的底層因素

心情抒發 · 2022-09-25

家人長年的負面情緒是主要的壓力來源,以下4點是主要糾結點,家人會暴怒、拒絕溝通。

請問他是想要我們怎麼對待呢?有改善的方向嗎? 謝謝


1. 不能和他抱持不同意見:他會指責這是看不起他、說他沒學歷。

2. 不能提到他對原生家庭和我們家的差別待遇:在家要我們拜託多次才臭臉幫忙,回老家卻積極主動,甚至家事包辦,在家他會說這不是他的事。

3. 不能指出他的不當行為:他會說是他倒霉才遇到這家,家人是神經病才每天吵他,再這樣下去他要殺人。

4. 遇到事情說很簡單但其實是丟給家人處理,若我們沒優先幫他也會生氣。


蓋世太保

哈囉~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辛苦你要長時間忍受家人的情緒攻擊,我想當遇到不講理的人,通常我們首要能做的就是與他保持距離。不知道你現在所處的生活條件,能不能讓你遠離負面情緒來源呢?如果可行的話,鼓勵你可以試著將自己與家人拉開距離,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

另外除了實際拉開空間距離,也可以試著拉開心理距離。在家人暴怒或不講理時,試著練習與他拉開心理距離,告訴自己家人現在開始不講理了,他現在說的話都是沒有意義,當作耳邊風就好,首要任務是穩住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狀態,並等待家人的情緒風暴後再試著與其溝通。

再來是該如何向家人溝通?
我想關於你提到的那四點,總歸而言家人不喜歡被指責、有些自我中心,我想這些心理因素的背後,應該是自卑心作祟。當有人與其意見相異或指正他時,會激起他的自卑心,認為對方是看不起他,而為了掩飾自己的脆弱,就已亂發脾氣來壯膽。了解其發脾氣的原因後,比較能對症下藥。我想雖然我們很難改變家人長年的習慣,但我們可以試著去改變與他相處對話的模式。

1.持相反意見
既然知道是自卑心作祟,那當與家人持相反意見時,如果先試著同理家人的想法,再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許比較不會戳到痛處。
例如:[括號內可自行更換]
我知道你的(觀點、想法、觀念)是因為(關心我們、擔心危險、覺得這比較安全),不過我想(自己的想法),(所以覺得怎樣怎樣)。
以出國留學被阻舉例:
我知道你不希望我去出國留學,是因為擔心在國外人身地不熟容易發生危險,不過二伯在當地工作,我可以隨時求助他,我也會確實每天與家裡報平安,讓你放心,所以我希望你可以支持我的想法。

2.指出不當行為/請他做事
我想這就要回到最原始的方式:讚美,人都喜歡被讚美,討厭指責或命令,最自然能想到的是當他做出正確的行為時讚美他,另外也可以試著用讚美引導出正確的行為。
例如:
我看到你會(一些好習慣),你(很棒),不過可不可以請你(期望的行為),(讓我更方便作業、環境更乾淨)
以回家襪子亂丟為例:
我看到你回家都會把鞋子擺放進鞋櫃,家裡變得很整齊,你很棒,不過可不可以請你順手把襪子丟進洗衣籃,這樣方便我拿去洗。

以上一些淺見供你參考,希望能幫助到你。

祝福你~能開心地過生活~

二十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