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又開始嚴重了,我們家和我大伯、姑姑、爺爺奶奶自從2020年疫情爆發開始後,就很少再聚在一起吃飯了,這幾天我姑丈、表弟接連確診,我姑姑還在觀察。
我一直跟我爸說我們家中一定要有預留快篩,以備不時之需,我覺得我爸快被我念到瘋了,我最近對疫情真的恐慌了,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我很擔心自己以及爸爸會確診,因為確診以後的那幾天隔離,生活會變得不方便,親戚朋友也不一定有空送東西給我們,我們是外食族,爸爸又是省錢的那一種,萬一確診,不一定能接受叫外送(foodpada或Ubereat之類的),我總是擔心這樣的狀況發生。
我知道要與病毒共存,但是對疫情的恐慌已經讓我無法冷靜了,我好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喔!
親愛的你好,謝謝你的來信。
我是梅杜莎。
這次疫情的到來跟長時間的抗戰,的確是讓很多人感到恐慌,據說這2.3年防疫期間,也有許多人產生心理情緒的問題,畢竟疫情不僅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安全。但疫情的出口在哪?完全的結束在哪?我想這無論是醫學界的誰或世界衛生組織的頭頭都沒辦法斷定的。
關於這次你的擔憂,我想我跟你分享我對疫情的感覺與看法。疫情爆發初期,也就是最一開始的病毒出現時,我也跟大部分人一樣,感到害怕,擔心確診,更擔心家人尤其長輩的健康狀況,當時路上也空蕩蕩的,到處都可以感受到緊繃的情緒。後來經過幾次的病毒變種,以及我們台灣國內疫情爆發穩定爆發穩定爆發的重複,再看看國外,其實漸漸發現與疫情共存似乎變成唯一的出口。
其實我也曾在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期心理層面有受到影響,但當時回頭想想,總是每過幾年就會爆發一次新的傳染疾病,像過去也是嚴重到需要隔離的SARS或H1N1等等,爆發時也是人人帶口罩天天量體溫,然後最後大多數病毒都是以疫苗或研發解藥面對,病毒本身並沒有完完全全的消失,更何況像這次這種全球性大爆發的疫情,要有一個終結的尾巴真的太困難了。但過去的傳染病爆發,大家後來也都是默默摘下口罩,體溫計被移除,然後回到一般的生活。所以我認為現在不僅有疫苗,也有口服藥可以開始使用,這也算是一種出口了。
這病毒演化到現在雖然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過度的擔心反而會傷了自己與他人的心理或精神面上的穩定性,因此我都保持做好自己該做的防疫就好,不過度擔憂,也不過度搶任何防疫相關產品,適度關心家人健康狀況。經常說“防疫不要恐慌”,不是沒有道理隨便喊話的,因為心理壓力反而會影響我們的免疫力。也許可以換個角度重新審視與病毒共存這件事,希望你能找到一個讓你平靜面對疫情的方法。
By 梅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