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規劃的煩惱

心情抒發 · 2022-11-23

現在有個一直很困擾的問題
就是大學畢業後的生涯規劃
我在4月的時候報名心輔所的補習班要考研究所,因為不是本科系的關係知道讀起來會比別人辛苦
報名前也猶豫了很久,因為我知道自己很容易對作出的選擇後悔
也和父母討論了很久,找了很多資料,爸媽也決定花這筆錢讓我報名
從4-6月中這段期間每天都很努力的學習補習班的線上課程,直到7月底開始有面授課程
不過很遺憾的是,6月中過後開始感到不像之前那麼有興趣,學得越多就開始覺得跟想像中的不一樣,為了不相讓這種情緒一直持續下去我告訴自己每天至少要翻一下書
到了實體課程開課之後,越來越覺得不妙,明明以前線上學習的時候都能理解書中的內容,怎麼開始實體課程的時候都一問三不知,進度也跑得很快變的越來越追不上
8月開始那時報考的熱情漸漸消退,每次去上課感覺自己都是”我今天有去上課了不會良心不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學到什麼
我自己本身是個內向的人,不喜歡和不熟的人接觸互動,也不太會提出問題,有一天群組有人提出要開讀書會,確實也有在進行
當我看到這樣的訊息的時候真的不知所措,自己既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尤其一起討論學業,也對學習的事物感到無趣,雖然和同學不熟,但感覺已經沒有臉見他們了
我逃掉那次的讀書會和課程了(因為讀書會結束之後是補習班的面授課程)
而且那節課的老師比較活潑會和同學互動,會和讀書會的同學討論課業,更加深對逃課的渴望
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個局外人,明明是自己選擇走這條路卻又退縮不敢面對
結果一再的逃課,真的很對不起辛苦賺錢的父母

其實在決定考研究所之前有一個更想做的事,就是當日語家教或使用日語的工作
其實我也不是日文系畢業的,只是因為一個契機開始學了日文5年,這份熱情很神奇的沒有消失過,所以開始想運用自己擅長的事情做未來的規劃
誰知道當兵期間在諮商中心服務,感受到那個空間的美好,退伍之後想當心理師的感受越來越強烈
現在發現我很容易被當下的情境影響,說不定如果不走心理師這條路,現在可能在開心的教日文,過著充實的生活,但一切都感到太遲了
雖然朋友都建議我可以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至少不會感到白費功夫,但其實我內心已經很排斥考心輔所這件事情了,只想要出來工作賺錢,有一筆積蓄之後想到日本發展

最近媽媽的身體狀況很不好,下禮拜要去醫院做檢查,前幾天她知道這樣的狀況很不妙,接受手術治療的機率很大,跟我說了如果她去當天使了,要交代我的一些話
雖然她叫我不要擔心,事情發生了就該面對,但聽到這樣真的沒辦法止住淚腺,明明是一個從小帶我長大,為小孩付出的好媽媽,怎麼會遇到這種命運,想到這裡真的感到鼻酸????
但這樣想又能怎麼辦,我也沒辦法讓病痛消失
她那天問我「有沒有什麼事想要跟我說的,趁我還有力氣的時候」
但是如今真的很難開口跟嗎媽說”我對考心輔所沒興趣了,可以退掉嗎”這種話
這樣講不僅不負責任也愧對辛苦賺錢的父母
我該誠實的講出來,還是將錯就錯的繼續收拾自己製造的殘局呢?
我現在比較想當日文家教,至少如果出來工作有薪水能變得獨當一面,可以為爸媽一直以來的付出做回饋,也可以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更好的規劃,可是補習考試讓我覺得不僅沒有立即性的報酬也沒有這份熱情繼續努力下去了
我該怎麼辦才好????
(真抱歉一不小心就寫了這麼多(;´༎ຶД༎ຶ`)
By白鯨


桃園市生命線

親愛的白鯨
    你好!你在來信中描述著自己畢業後生涯規畫的心理轉折,你後悔退伍後選擇報名考心研所的補習班,內心有對父母的愧疚,有想逃避考研補習班課程的行為。這二股力量在你心裡糾結著,消耗了你的能量。面臨這些生涯規畫議題的你,肯定很徬徨又無助,不知該何去何從~讓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能怎麼辦呢?
  你說知道自己很容易對作出的選擇後悔,又說在決定考研究所之前有一個更想做的事,就是當日語家教或使用日語的工作。在那個當下,你不是心理系,也不是日文系。說明當初你選讀的科系,其實也不是你的熱情所在。所以,你沒有要繼續將自己所學的專業成為職業。從你的表達來看,你當時更想做日語家教或使用日語的工作。然後因為服役時環境的關係,你選擇了想當心理師。這些種種生涯的轉彎,我很好奇,你做選擇的決策方式與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呢?如果做選擇的決策方式與過程不是透過我們自己的內在自我價值,而是根據外在環境做選擇。那麼外在環境只要改變,我們就會對於我們的選擇後悔了,覺得自己選錯了。
  你瞭解自己嗎?你知道自己真心想成為一個「誰」嗎?只有對於自我內在認真的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情的所在。根據這個自我價值做出選擇與決策,至少是符合自己的價值觀與生命觀。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你都能篤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自己正朝著專屬於自我的人生目標邁進。而這樣的自我生涯探索也只有你自己能進行,別人無法代勞,也可以說是自己的任務。
  至於對父母親的愧疚感,我相信你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而且也不希望父母對自己失望,才會有這樣的感受。但如果現在角色對換,你是父母親,你的孩子正在經歷你所經歷的,你會希望你的孩子如何做呢?你是希望你的孩繼續將錯就錯呢?還是希望孩子向你坦白,並且,你們一起面對接下來該承擔的結果呢?如果你能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決定,並且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讓父母親看到你的成長與改變,讓父母親知道你成熟且能獨當一面了。也許對父母來說,這便是他們所期望的了。我曾經聽過一位高僧的分享,他說:「父母親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付出,其實是我們永遠無法回報的。因為對於父母親給我們的,除了養育上付出的時間與金錢之外,還有寶貴的生命,我們是無法回報一條生命的。對於父母的付出,我們只要感恩,銘記在心,並且盡力的愛他們。」高僧的說法,好像也有幾分道理。過去的都已經成為事實了,再多的愧疚也無濟於事。但當下與未來是你可以掌握的。祝福你!
也歡迎繼續來電1995或來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