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不出席重要場合

相處之道 · 2022-11-17

使者您好:

這個月底我的表姊要結婚了,雖然他們並沒有要舉辦盛大婚宴,但有請家人們吃大餐來慶祝這個重要的時刻。

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替表姊開心,表姊邀請我們一家人參與,並計畫要請吃高級的吃到飽餐廳 (大約一人900~1000元),得知餐廳後,媽媽便說她不出席。

一來是媽媽茹素,但那間是葷食餐廳,媽媽認為出席了沒有她能夠吃的餐點。二來則是媽媽的胃口小,她認為自己無法吃回本,去了會浪費表姊的錢,所以決定不出席。

雖然後來表姊有補充說那間餐廳能提供一些素食餐點,請媽媽不必擔心,但媽媽仍以無法吃回本的理由而婉拒,於是表姊便請我試著再說服媽媽看看。

我知道媽媽的顧慮,畢竟選了一間她不太能吃的餐廳,但親戚結婚如此重要的事情,表姊則表示希望能夠收到所有親戚們的祝福,不希望有人缺席。

其實我認為這場聚會的最大重點應該不在於用餐,而是在於慶祝表姊新婚。我有試著向媽媽表達這點,表姊很希望她能出席,但媽媽仍堅持婉拒,所有親戚中就只有媽媽不願意出席,現在弄得很尷尬,表姊也在煩惱是否要配合媽媽,而更換別的價格較低的餐廳。

我被夾在媽媽與表姊之間,感到很為難,以我對媽媽個性的了解,媽媽應該心意已決,很難再說服她出席聚會。但我想著平時我們親戚之間感情都還不錯,且又是表姊人生中的重要場合,感覺好像還是得繼續嘗試勸一下媽媽,不曉得該怎麼辦比較好?


口袋怪獸

你好,

我覺得從你個人的角度來說,不用太介入他們的意見紛歧中,頂多幫他們轉達想法就可以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自然會為了自己的行為以及後果負責。

你不需要特別覺得尷尬,因為真正要感覺到尷尬的是他們,那就讓他們自己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甚至有可能他們根本不覺得尷尬,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人生處世的方式。那這時候你擅自的覺得尷尬,擅自的跳下去解決問題,反而麻煩會更多。

(就好像小孩可能想讀不賺錢的科系,但父母擅自的覺得小孩未來不讀醫學系錢就會不夠用,不夠生活,於是跑去介入小孩的選擇,這種沒有掌握好界限的行為容易造成當事人的困擾。)

那談一些比較實際的吧。

假設你的母親以及表姐都是正常人,都是那種真心為了對方好,真心希望幫對方省錢,真心希望對方可以出席婚禮,自己會很開心的話,那就算這次雙方有意見紛歧,對於未來的相處也不會怎麼樣,所以你不介入也不會有大問題。

那假設你的母親以及表姐,都是那種毛很多,那種我出去吃飯就是要吃自己想吃的餐廳,或是只要我的婚禮有人不到,就是看不起我,那這樣的話你幫他們處理完這次的分歧,她們下次肯定又會有其它的分歧,所以如果是這種狀況,建議也是不用管。

所以說呢,其實待人處事的時候,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形式:那些儀式該怎麼做,看到長輩一定要打招呼,還是婚禮一定要參加,婚禮一定不能辦很貴/一定要辦很貴的這種觀念。

真正重要的是「心意」,也就是為了對方想,能夠從對方的角度思考。

從你的表姐的角度思考,如果她是那種「只要有人不出席我的婚禮,就是看不起我」的那種人,那真正該改變的是她的心態,她不該執著於那些形式,重點是自己與他人的心意。

那如果她是真心的為了大家好,也為了自己好,覺得「希望大家參加,看到大家會很開心」,那她就會知道,如果有某些人真心不想參加的話,她也不會想要勉強。

(懂得區分兩者:不出席我的婚禮就是看不起我vs出席我的婚禮我會很開心,這兩種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出席我的婚禮我會很開心,不代表不出席,我就會生氣或不爽。)

那從你母親的角度思考呢,當然最好是她可以不執著於那些形式,不執著於吃飯要省錢的觀念,那她自然會願意參加。

但換一個角度講,執著於當天一定要出席,也是一種形式,但真正重要的是心意,其實要表達祝賀的心意,也不一定只能依靠當天出席婚禮。

(舉一個例子,以前聽過有人辦喪禮還要花錢雇人來哭,撐場面。就形式上來說這樣看起來很有喪禮的樣子沒有錯,但這是你們要的嗎?漂亮的形式不代表有內涵,真正要在乎的是內涵。)

所以呢,我講一下我對於整件事情的個人意見。

我是建議你表姐不要換餐廳,辦婚禮最重要的是自己開心,她是主角,沒有道理為了一個人換餐廳,而且老實的說,就算她真的換了餐廳,你的母親真的參加,這樣場面不也是很尷尬嗎?

那你表姐的行為呢,我相信她是很希望大家都能參加,但也沒有絕對要逼每一個人都參加(假設她是正常人),她的心態應該是自己辦婚禮很開心,也希望大家能開心的參加,所以她當然會表現出希望大家可以參加的樣子,那當她聽到你母親拒絕參加的理由是素食或是金錢上的理由的時候,正常人的想法,就是抱著大家開心的想法,那既然有可能你換一個餐廳就開心,那我跟其它人也不在意的話,那要換餐廳也沒有差。

但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你母親拒絕的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她只是隨便找一個理由拒絕而已,那這個時候,你的表姐也會想要試探一下對方的真意是甚麼?比如說就極端的角度來說,她可能會想要確認你母親是不是對她不爽,所以才不參加自己的婚禮。

那這種時候,你母親只要表現出「我是真心祝福你,真心希望你們幸福」的態度,那即使你母親拒絕出席,其實表姐也不會怎麼樣。(還是那句話,前提是他們兩個都是正常人,不是那種毛很多的人。)

所以,真正的重點不是參不參加婚禮的這個形式,而是你母親有沒有表達出祝福的這個心意,這才是重點。

所以假如我是你的表姐,我聽到有人拒絕來我的婚禮,聽到了理由,第一個想法當然是試探看看,想說讓大家方便開心嘛,你如果擔心餐廳就換一個餐廳,你如果擔心花到我請客的錢,那我就開玩笑說不然你自己的那份錢你自己出,但重點是這不代表我就一定會照著做,這只是在試探對方的意思而已,我表達出我為了你著想的態度,但同時我也會觀察你提出的理由是不是真的理由,甚至要談到換餐廳的話,也不會說換就換,要考慮到很多東西,然後也不可能真的說讓對方出錢就出錢。

重點是讓對方讀到自己的態度,我是真心的希望你參加,也希望雙方開心。

那假如我是你母親的那邊,如果我提的理由是真的,理論上就是把表面的理由都拿掉就可以解決了。

那假如我是有一些其它的理由不想參加,但我又不想提,那當我看到對方在試探的時候,我就會知道,重點不是表面上的那些理由,而是有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態度。

重點是讓對方相信「我沒有不爽你,我不是因為不爽你才不參加的,我是真心的希望你們的婚禮可以順利」。

如果沒有表達出這種態度,對方就會繼續擔心我是不是不爽她,所以會一直追問下去,會一直想要解決那些表面上的問題(但解決了也不代表我就會真的想去)。

但只要我能夠讓對方相信「我沒有不爽你,我是真心祝福你的」,我讓對方知道我的真實心意,那對方自然不會再追問下去,也不會執著在那些「一定要參加婚禮」的形式。

如果雙方都是成熟的正常人,大家都會知道重點不是那些形式,而是心意。

所以如果我在你的位置,我會怎麼處理呢?

我會知道重點不是那些分歧,那些一定要改餐廳還是一定要參加婚禮,這些形式上的東西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心意。

我不會覺得你表姐應該要換餐廳,從為了你表姐好的心意上來說,當然是婚禮的主角要選自己想選的餐廳。

那我也不會覺得你母親一定要參加,因為從為了你母親好的心意上來說,不想參加的人幹嘛要逼她參加。

那真正要確認的是雙方有沒有心結或是不爽,比如說你表姐不爽你媽或是妳媽不爽你表姐,如果真的有的話,你就不要管這件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處理。

那假如大家沒有心結,那重點就是讓雙方表達出心意,比如說你要知道你表姐的行為未必是100%要你母親出席,表姐可能只是想要確認一下而已,確認一下是不是自己有得罪對方。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會提一些意見,比如說假如母親當天不出席的話,那是不是讓她拍一個影片恭喜表姐,然後婚禮當天播放,或是婚禮的時候用手機視訊連線,說一些祝福的話,其實這樣就可以了。

當你的表姐確認到你母親的心意,知道不是不爽她,而是真的有自己的理由不想參加的話,那從為了對方著想的心意來說,你的表姐也不會覺得一定要逼你母親參加自己的婚禮。

假如雙方都是正常人,不是毛很多的人的話,我是覺得這樣處理不會有大問題。

重點是表達出自己的心意、態度,讓彼此能夠確認到這一點,而不是那些形式上的一定要怎樣怎樣。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