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是個念舊的人,以前的我,放不下過去、缺乏勇氣想未來,所以沒辦法專注於當下。
現在我上大學了,剛開學的時候,我覺得在哪裡都是一個人,很孤單、寂寞,少了以前的知己,什麼都要靠自己,常常覺得很累,甚至爸媽來宿舍接我,第一眼看到他們,眼眶有些濕潤,牽手時還差點哭出來,可能有點想家吧,每個禮拜都很期待回家,可是每週離家前都很捨不得。
再後來,我還是很喜歡回家,可是覺得每次回家都很像在調時差,習慣了大學生活後,再調回以前的步調,感覺有點累,其實也不是說累,就是好不容易熟悉了大學的生態,突然又回到了以前的舒適圈,就是有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感覺
現在,我好像漸漸的轉換成另一種模式了,在學校時,讀書時專注於讀書、和室友一起玩時,就快樂的玩、和其他系的高中同學一起分享日常時,就把腦袋清空專心地聽。也就是專注於每個當下,每個瞬間都好好享受,暫時忘記過去,也不要想太遠的未來,就能過好現在。
在學校時,暫時忘記以前的人事物,暫時忘記自己的情緒,暫時忘記自己的迷惘與不安,可是有時回家後,那些被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一切又會逐漸浮現。
我妹妹和我讀同所國小,我以前的班導在她隔壁班,我妹妹算是她從小看他長大的。昨天運動會,其實我有點想回去,可是考上的大學沒有很好,沒臉回去,不過剛剛我妹妹和我說:「昨天XX老師看到我問我,阿你姊姊應該回來了吧,怎麼沒有來呀?」,我聽到時不知為何有種莫名的感動。
隨著年齡增長,漸漸能體會景色依舊、人事已非之感。我很珍惜以前的感情與回憶,但記憶中的兩人或一群人再相見時,我卻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少了以前朝夕相處的默契、少了某種情誼,只知道我曾經和他很要好,但現在不知如何找回昔日的感覺,曾經的熟悉顯得有些陌生。
你好,
看起來我覺得你已經掌握到重點拉,其實就是學會活在當下。
過去以及未來,乍看之下不是當下,但其實它們也可以是當下。
不是當下的情況呢,比如說我小學考試都考一百分,但我當下並沒有甚麼考試,所以我小學考試考一百分跟當下一點關係都沒有;比如說我未來想當小說家,但我當下完全沒有花時間在學習寫小說,那我幻想的那些未來,也跟我的當下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是過去跟未來,也可以是當下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當下看到的過去,以及透過當下看到的未來。
比如說看到過去很熟悉的朋友,那我該抱著怎樣的心態呢?
我不應該忽略當下的氛圍,當下的狀態,只想著兩個人要像以前一樣的相處,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兩個人肯定都會有成長有改變,當下的環境也可能跟以前不一樣,所以雙方也會表現出不一樣的一面。
那我應該完全無視過去的那些默契與羈絆,把雙方當成是陌生人來互動嗎?也不應該,因為雙方實際就不是純粹的陌生人,硬要用陌生人的方式來相處也很奇怪。
所以,不是死死的抱著過去,忽略當下,想著雙方一定要用與過去一模一樣的方式互動;也不是完全的只看當下,忽略過去,把對方當成沒有曾經的陌生人。
真正該有的態度是,透過當下看見過去。
你們的過去,也是當下的一部分,我可以透過當下的互動,回憶起雙方過去累積的那些默契,同樣的,我也不會執著於一定要像過去那樣的互動,我會把雙方當下的狀態納入考慮,知道隨著年紀以及環境變化,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一些改變。
不要執著於過去的形象,也不要完全的忽略過去,過去只是當下的「一部分」。
昨天的我也是當下的我的一部分,一年前的我也是當下的我的一部分,十年前的我也是當下的我的一部分......但那些東西,就是一部份而已。我可能二十年前是屁孩現在不是,我可能十年前很在乎考試成績,但現在不怎麼在乎,我可能昨天很喜歡大奶正妹,今天也還是很喜歡。但不管怎麼樣呢,那些東西,都是我的一部分,我不會因為我現在不是屁孩,就否認掉自己曾經是屁孩,我也不會因為自己曾經是屁孩,就覺得當下的我必須百分之百的當一個屁孩。每段過去的時光,都是形成現在的我的「一部分」。
那同樣的,你遇到過去的朋友,你們的過去,也只是當下的「一部分」而已,不用忽略它,也不用誇大它,重點是你們的「當下」。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