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您好,先祝您新年快樂????
我們家不是一個富裕的家庭,前年還有低收入戶證明,父親3年前走了,家裡剩母親和我的哥哥、弟弟。
我今年大一,哥哥大三、弟弟高三(五專
最近因為土地問題…我們家的低收沒過,準備開始申請學貸,加上我還有弟弟在外縣市讀書,房租也是家裡一個很大的開銷…目前是媽媽在幫忙付
弟弟是最早出去住的,所以我媽還有姑姑會給他零用錢(好幾千。(我們都是沒有零用錢)
可能上五專後,受同儕影響,
我發現他越來越愛買衣服,家裡常常有新的包裹出現,最近他還跟我說他想要買一雙6000塊的鞋子…還有快10萬的摩托車
我們都有打假日工,我覺得他花自己的錢買東西無所謂,但是上次我媽幫我買了200塊的衣服,他看到了就跟我媽要了200塊…我很不敢開口跟我媽要錢,看到他這樣心理真的不太舒服
不只這一次
他之前住外面是我們家開銷最大的,每次回來都是帶一堆東西回去宿舍,那段時間我感覺我們家最好的東西都在他身上
不喜歡看到他物慾這麼重,不體諒家裡就算了,還跟媽媽要錢
不過他的改變也不是只有缺點,也讓我們家帶來一點希望吧,因為他,哥哥改變了自己的髮型、穿搭,現在會被親戚誇獎,打理好自己真的會有讓人想要認真活著的感覺
我跟他是兩個極端,我也有問題,或許一直被灌輸家裡很窮、不要亂花錢,買東西都要看好久,我覺得我配不上這麼好的,以前更誇張,頭髮久久才剪一次,鞋子穿到開口了也不換,常常被我媽唸
太常把錢都省著,不捨得花。
我最近在檢討自己這樣的習慣…我覺得我活得不太好
新年快樂~
家人對待弟弟的方式,如果我是你的話,也會有點不高興吧!
不過,我們來換個角度想想看。
假設你是你媽媽(好吧我知道這有點難),兒子到外縣市讀書,久久才能見到一次,沒辦法像過去一樣可以天天見面。
你不知道他過得好不好,也擔心他能不能照顧好自己。
某天,這個你很在乎的人回到你身邊了。
那麼,會想對對方好一點、想讓對方在這段時間過得舒適一些,或許是件可以理解的事。
在給生活費這點,我想,應該是你媽媽和姑姑傳達關心的方式吧!
無論是怎樣的家庭,很有趣的是,都會有家長透過給零用錢來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關心。
希望你弟弟在她們看不到的地方也能過得很好,這大概是做家長的人的共同願望。
而生活要過得好,很自然就聯想到金錢了。
既然那些錢是她們自願給的,作為孩子的你也不好說些什麼。
但是,這也不代表你弟弟的作法沒問題。
因為媽媽買了件衣服給你,弟弟就向媽媽要了和衣服相同的錢。以我個人來說,我沒辦法認同。
這和家裡的經濟狀況如何無關;哪怕今天你家很有錢、能把千元鈔票當一元硬幣花也一樣。
儘管弟弟的要求令人不快,但別忘了,同意這個要求的人,是你的媽媽。
要改善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母親那邊著手才行。
而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想想看,弟弟這麼做的原因。
因為從你的敘述來看,弟弟的物慾雖然重,但通常都是用自己打工的錢去買的。
節儉沒有不好,多花一點錢在穿著打扮上也沒有不好。
要一下子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也是從小就被灌輸家裡很窮,雖然長大後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樣。
或許是擔心小孩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要,會吵著要他們買吧。
所以乾脆讓小孩認為家裡沒錢,這樣小孩就不會提出買東西的要求了。
只是他們恐怕也沒想過,長期灌輸這個想法會造成什麼結果。
先確認自己每個月有多少收入吧!而扣掉每個月的必要花費後,又會剩下多少。
剩下來的錢,無論你要存起來、買衣服、吃美食、旅遊……等都可以。這筆錢要怎麼運用,完全取決於你。
現在的你,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可以花,再來討論有沒有亂花錢,以及經濟狀況好不好。
當你走進一間店,而你手上有足夠買下某件商品的錢,或是努力一下便負擔得起那個價格時,你當然能想著要擁有它。
如果我是老闆的話,在我眼裡,有消費的客人都是好客人。
沒有什麼配不配得上的問題,東西被製作出來、擺在架子上,就是為了被人買走。
誰適合誰不適合都是人類自己決定的,那些物品才不會去在乎這種事情。
想改變現在的自己、想過更好的生活,是一件很棒的事。
不過,請不要讓「多花錢」變成你的負擔,不要把它當成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買了之後會開心,這才是多花錢在非必要物品上的意義。
物慾低或物慾高都是個人的選擇;只要我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對伴隨而來的結果樂在其中,那就是最棒的選擇了。
祝福你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