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新年快樂~
今年的我領到的紅包比往年都還多
但我好像沒有因此而特別開心
我是今年退役(吧)的學測戰士
考完了學測的我
以為可以好好過年,好好放鬆
好好的做自己之前沒時間沒機會做的事
列了一個寒假的代辦清單
想說學測完一定要完成這些小心願
在學測結束後有是有短暫的放鬆和解脫的感覺
但過沒幾天,就開始在焦慮分數
因為我4次模考都沒有考出自己想要的分數
考完大考後反而壓力越來越大
也因短暫的沒有課業壓力
讓我覺得我好廢,整天都在滑手機
之前好喜歡看的小說,想玩的遊戲,對我來說都失去了魅力
整天就拿著手機看哀居,小紅書,yt
對一切的帥哥美女都失去了興趣
而且壓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緒也越來越不好
我認為我的心情,已經沒有辦法用處在熱鍋上的螞蟻來形容了
上禮拜做夢夢到自己的英文,光是單字就錯了一半
在我的秘密武器-英文作文,更是犯了許多不該犯的錯誤,例如沒有加s、拼錯字、整句話的文法錯亂等等
讓我真的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
心理總是會想說,真的要再戰113了嗎
(沒選擇分科的原因是我物理化學都不好,我不想讓自己真的成為了一個半點信心都沒有的人)
可是我好累,心也好累
再加上最近一直在想國文作文,感性題的部分(花草植物的氣味),吃飯的時候想、刷牙的時候想、洗澡的時候想、睡前還是在想,一直覺得自己可以在寫得更好,悲慘的記憶描述的不夠悲慘、主要描寫的花不夠具體,缺少想像……等。也因為國文是我模考中唯一有兩次在頂標的科目,所以學測我真的好怕不能維持甚至更好,感到真的好焦慮,自己好爛
在第四次模考成績公布後,雖然自己已經知道很爛(四次裡最爛的一次)但看到成績還是覺得好難過,國文掉到均標,剩下的都在底跟後,這是讓我最難以接受的一次,可能也正是最後一次,所以對學測感到很焦慮吧
還有我的數學(T_T)混合題沒寫完的我覺得好焦慮,6分直接跟我說掰掰
我真的好焦慮,好難過,好不知所措
也真的好害怕自己沒學校唸要重考????
哈囉~你好~新年快樂~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辛苦你啦!明明才剛戰完學測,卻沒辦法好好放鬆休息,甚至領到比以往更多的紅包錢,卻開心不起來,唉呀~怎麼會這樣呢?(摸頭摸頭
你現在擔心成績的心情,我想我應該能體會,畢竟幾年前我也考過學測。努力準備這麼久,如果沒辦法在考試當天好好發會出來,真的讓人非常失望。尤其事後想到,考試時的失誤或是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令人無比的懊惱、生氣自己怎麼這麼愚蠢、不小心。不僅如此,接踵而來的是害怕與擔心,擔心成績不理想,上不了理想科系;害怕自己可能要重考,需要再經歷一次辛苦的過程……
而這些越滾越大的情緒讓你做惡夢、對喜歡的事物不再感興趣、陷入焦慮憂鬱……
我想這時候,先來做個深呼吸吧!讓自己冷靜一下。
吸~吐~~~吸~吐~~~吸~吐~~~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比較好呢?剛剛的你就是陷入了災難性思考。把煩惱往最壞的方向去思考,試圖去控制一些不可控的東西,覺得事情變的嚴重像世界要毀面了,這就是災難性思考。
不過幸運的是,事情最終都不會如災難性思考般糟糕,或許你不相信,那也沒關係,我只是陳述統計上的結果。
1.災難性思考
要如何避免災難性思考?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就是「覺察」:意識到自己開始陷入災難性思考。意識到後你有兩個方法可以去解決。
(1)焦點解決
簡單來說,就是抓住問題的核心,對症下藥。以你舉例:
擔心自己考不好,沒學校唸,導致要重考。
核心問題在沒學校唸。
那接下來我們要了解,在什麼情況下,會沒有學校唸?最低的入學分數是多少?以你的情況會沒有學校唸嗎?
更直接一點,以你最後一次模擬考的成績來模擬找學校填志願,會真的沒有學校可以唸嗎?
了解會沒學校唸的條件,再看看自身的情況,我想你會發現,你的狀況不至於會沒有學校唸。因此擔心沒學校唸,甚至要重考的擔心,我們可以先放一邊,並且告訴自己:「我已經了解會沒有學校唸的條件,而這些條件我並不符合,所以我可以好好放下這個擔心。」
(2)站在客觀角度思考
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的視角拉出來,以第三人稱思考問題。平常我們都是以第一人稱想事情,這時我們把自己拉遠,把自己當作是個科學家,好好的觀察自己想法。
「因為數學失分,所以覺得自己會沒學校唸。」這是過度擔心?還是合理擔心?
「覺得國寫可以再寫更好。」這是事後諸葛?還是確實是當下的失誤?
不過其實我覺得這個方法有點小難,還是滿容易會以第一人稱去思考。所以我再推薦另一個方法可以嘗試,就是把事件的主角換人。
如果好朋友擔心自己考壞,沒有學校唸,甚至要重考,你會怎麼面對他?你又有什麼想法呢?
如果鄰居弟弟學測國寫覺得自己可以再更好,你會怎麼想呢?你又會怎麼安慰他?
站在第三者的位子,我們比較可以保持理性的狀態,也可以藉此告訴自己這些擔心煩惱是不是合理?
2.「可控制」和「不可控制」
(1)可控
就是你可以掌握,你可以操縱的事情。像是我可以決定自己要花多少心力去準備學測,我可以擺爛不準備,也可以賭上一切努力的準備。
(2)不可控
就是你不能控制,不管你怎麼努力你都無法改變的。像是學測的考題,我們沒辦法得知學測這次會考什麼、出題方式、難易度等等。這些是我們沒辦法去掌握的。
OK,前面的解釋感覺很像廢話吧XD,現在就來說,為什麼要提到這個。
人會覺得無能為力,就是因為試圖控制不可控的東西;而人常覺得痛苦,就是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不可控的東西。
簡言之,去控制不可控的東西,通常不會有太好的結果。但為什麼我們仍常這麼做?因為我們沒有去了解、接受那些是可控?哪些是不可控的?
從字面上非常好去理解這些詞彙,然而能真正做到就是另一件事了。
一樣我們來看看你的狀況:
擔心學測成績,覺得自己可以再更好。這件事是不可控制。
當鐘一打,監考老師收走答案卷,成績結果便是不可控的事情。因為已經交出去的答案卷不能再做修改,所以不管怎麼做這已經成定局。再回來看看自己,考試後,你仍念念不忘,想著自己如果當時怎樣怎樣,就會有更好的成績……
所以你有發現嗎?你開始試圖控制(如果怎樣怎樣)不可控(成績改變)的事情。
當然你不可能有機會去改變成績,在無法改變、掌握的情況下,只會讓人焦慮、懊惱(順帶一提人是喜歡有控制感的),而你越想,就越焦慮,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了解、接受到這是件不可控的事情,漸漸放下執著,去專注在可控的事情上,你的焦慮不安便能減緩。我知道這非常不容易,考完了怎麼可能不去擔心成績?怎麼會不懊悔有可以做更好的地方?怎麼不難過注定失分的地方?
會擔心、懊悔、難過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這些情緒已經大大影響你的生活,就需要注意、去解決。因此我希望你能先了解到這是件無法控制的事情,接下來慢慢地依照你的節奏去接受、去抽離,讓自己的情緒能舒緩下來。
叨叨絮絮很多,總結:
1.避免災難性思考,如果發生了,以焦點或客觀的方式去思考。
2.了解何謂可控制?不可控制?接受並不去控制不可控的事情。
最後,我查了一下,當你收到這封信時已經準備要開學,成績大約還有一星期就會公布。雖然不知道這封信會不會來的太晚,但裡面所提到的方式再接下來的日子你一樣可以套用。成績公布後,另一個挑戰才準備開始,從繁星會不會上?一階會不會過?二階會不會錄取?到最後填的志願會不會上?
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能讓你煩惱、擔心,我不是要嚇你,只是想告訴你,未來還有很多挑戰,但你要記得你手上是有武器,可以將他們一一擊破。
以上一些淺見,希望能幫助到你。
祝福你~金榜題名~
二十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