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您好,是這樣的,我是目前在臺北讀大學一年級的十八歲女孩,前男友目前在屏東讀書。我是從國三開始喜歡前男友的,前男友是班上的學霸,我的理化不好,所以當時都習慣問坐在我前面的他,平常體育課也會和他一起打球,久久相處,我發現我越來越依賴他,問題目也變得只想問他一個人,而他沒有幫其他女生解過題(應該說是有但都沒有幫我解來得詳細),每次他面對我的問題都會幫我寫滿滿的回答,學校留晚讀他也都在陪我訂正,教我的時候看我不會還會幫我舉例或畫很精美的圖,偶爾還會在筆記上留點小笑話讓我笑,班上不少女生喜歡他,但對他釋出善意的女孩都會被他很冷淡的處理,所以我很努力隱藏我喜歡他的感覺,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發現,但就是一直都這樣對我很好,在臨近會考的時候我壓力很大,就用一張活頁紙寫了要問他的題目給他,題目的最後用一行字寫了自己的擔憂,結果他幫我解完題後,用剩下的活頁紙空間一個字一格的寫了滿滿加油的話給我,考完試後我本來想去跟他告白,但那時候我閨蜜跟我説她喜歡他,閨蜜又是前男友的青梅竹馬,所以我就隱藏自己的喜歡,升上了高中。
升上高中,成績很好的他讀了男校第一志願,而我是第三志願的女校。我發現自己依然忘不了他,所以總會像以前一樣拿題目問他,只不過是改成用訊息和電話,他會用午休或回家之後的時間陪我打電話解題,我也用朋友的名義問他要不要來我們校慶,他一開始說有事,我就回他:好吧…,結果他問:你很希望我去嗎?,我回答:有一點,所以他後來還是來了。(忘了補充他的個性,前男友的個性都對女生冷冷的,然後算有點皮,很喜歡試探規則的底線,跟男生都會打打鬧鬧,在女生面前很少笑,但跟在男生玩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惡作劇就喜歡壞壞的笑這樣。)
我們曾經在高中的時候在捷運上遇到對方一次,那次是我趴在腿上放著的書包上睡著(臉朝下),然後醒來的時候發現他坐在我身邊,我們一起坐了一段捷運後我先下車,從電扶梯上低頭看車廂裡的他的時候發現他也正在看我,我們一對到眼他就把頭撇開了。
有次假日約他出去打球,回程捷運上他問我有沒有水,那時候身邊還有其他男生但他只有問我,我就把水給他讓他倒進水壺,然後我們因為回家的路一樣,所以跟其他男生分離之後我們就一起走,結果我就發現他到我們分離前都沒有喝水。
高二下確定閨蜜不再喜歡他之後,我跟前男友告白,於是我們在一起,但他在交往過程有告訴我,他沒喜歡過任何人,我問他那為什麼還要跟我在一起,他回答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
因為學測將近,所以我們很少見面都在唸書,只有補習班上課的時候會見面,第一次東西都收很快的他好像在等我,但我希望他自己來找我所以就比他更慢,結果他就自己走了,後面幾次他就又變得跟以前一樣收很快,收完就自己走這樣。(只有一次我們是一起回家,但就是一直聊天也沒有任何肢體接觸,如果要說貼心舉動大概是坐電扶梯的時候會讓我走前面 + 看到我沒地方扶會主動往旁邊一個手把握,給我一個地方扶這樣)
我們不見面的時候會用訊息聊天,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在單方面分享生活,只有偶爾問他問題的時候,他會傳照片短暫和我分享,到後來交往兩個多月的時候(我們八月交往的),幾乎都只剩我自己在訊息裡面說話,他變得只會回答:嗯、喔、對啊,這類的詞語。
他的生日在十月,我自己折了一罐紙星星想說他晚讀時帶去他學校給他當驚喜,結果我們錯開,他先被家人接走了,他傳訊息給我告訴我他真的覺得很抱歉。我那時候因為真的有點難過,所以只問了:那禮物要怎麼給你,他說他再跟我拿,然後就沒有下文了,現在那瓶紙星星還躺在我的書桌抽屜,沒有送出去。
分手是我提的,在交往三個月整之後,因為我真的感受不到他的在乎和還沒在一起前國中的那種溫柔(像剛開始交往,有一次我心情不好雖然他會直接打電話給我,但後來我說我需要他用電話掛著陪我的時候,他卻從一開始的會掛著到後來是直接跟我說手機要沒電,沒辦法),因此當時的我認為整段感情好像是只有自己在單方面談戀愛(我是他的第一任),又面臨學測將近,為了不影響自己心情太多所以我就提了分手,我以為他會挽回,但他只告訴我:你決定好就好。我跟他同班的朋友也說他那天看起來很正常,完全沒有心情不好的感覺,而那讓我真的很傷心很心死,但也繼續努力唸書拼成績,中間曾經有想挽回,但傳過去的訊息卻只是被他已讀。後來我才知道在交往快兩個月他生日那次,他手機都不會上密碼鎖,所以他媽在他睡著之後有偷看他手機,因為看到我跟他的對話,覺得他沒有專心唸書在交女友所以有跟他大吵了一架。
分手之後,我們因為補習班還有最後一堂課,所以我們還是有見到面,那時候他走在我前面我在一段距離之後跟著(那是到補習班的唯一一條路),結果他突然回頭就看到我,於是加快腳步彎進大樓,我大概隔二十秒進去之後發現他好像在等我,但後來他又自己上樓了。
我們在那次見面後就都沒有聯繫,學測考完後,我有請我跟他的一個共同男性朋友試圖試探他對我的想法,對話是這樣的。
男性朋友:你覺得你跟她像鬧劇嗎?
前男友:沒啊我沒往那邊想,我只是覺得讓她做她的事,我做我的。
男性朋友:但你們感覺連情侶基本的互動都沒有耶?
前男友:顯然是她的想法跟你的差不多吧,所以她才不接受,但我就覺得那樣很怪。我就是不喜歡要依照別人的意思關心別人的感覺,就是你過你的然後我過我的然後自然有時候有交集對我來說比較適合,反正現在她怎麼想不重要啦,之前都做決定了。
然後因為那句:現在她怎麼想不重要,我又難過了一段時間,就讓自己忙起來嘗試要忘記他。
時間來到我們都上了大一的去年 12 月,因為家人有事要前往嘉義,我又有點想跟他和解做回朋友,所以就在以為他上的是嘉義大學的情況下,又有了以下對話(這是分手之後我們的第一次講話):
我:這周末你在嘉義嗎?
他:我在屏東啊,你要去嘉義喔?
我:你不是在嘉大嗎?
他:我最後選屏東,我可以去嘉義啊,要幹嘛?
我:沒啦,只是想找你吃飯。
他:不然我明天去嘉義
(明天 = 禮拜天)
我:那我去嘉義火車站找你嗎?
他:我應該會騎機車過去吧,如果搭火車我還是得騎去屏東市區然後再搭,太久了
我:那你得騎將近三小時耶?
他:我之前有騎去找另一個朋友
(另一個朋友 = 我們的一個男生共友)
我:你會怕載人嗎?有沒有多安全帽
他:呃有,但我那臺機車後座很難坐,你要有心理準備
我:可以
他:他我去飯店接你?還是直接定點見?
我:飯店好了
他:好
然後那天我們就去吃雞肉飯,他幫我付了錢,對嘉義都不熟的我們吃完之後就沒地方可以去,我就突發奇想提議問要不要去看海,所以他又騎機車單趟一小時來回兩小時的帶我去,沿路我環抱著他,在海邊的時候我們聊了很多,感覺有點回到了國中。
他載我回去飯店後把車停在路邊,送我進了大廳之後就離開了,我傳訊息跟他說謝謝,還有要他下次回臺北的時候跟我說,結果他回説:酷,那我回屏東了(這句話我聽不太懂他是要拒絕還是沒有什麼意思 Qwq)。
之後我們就一樣各過各的沒什麼交集,但我發現自己卻又像以前剛分手那樣開始在想他,畢業後他騎三小時車來找我再帶我去看海的這個舉動讓我想了很多(畢竟就正常來說,如果換做是我可能不會對一個單純是朋友的異性做到這樣),於是就開始情不自禁的想複合的可能,但又很擔心他其實也沒那個意思,一切都只是我自作多情,他只是對朋友比較好而已,不過這依然無法讓我忽視內心總有個聲音要我不要再失去他一次,這使我非常糾結,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文章非常長,承載了到國中到大學這段依然難以消亡的我的感情,在他之後我又交了幾任男友,有潑限動但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因為他高中的時候跟我說過他看限動都只會是直接滑過去),現在已經分手一段時間了,但我發現我還是會控制不了的很想他,儘管我所喜歡的他的溫柔,在國中之後好像就很少對我展現過,但我依然覺得真的好糾結好糾結。謝謝看到這裡的使者,不知道能不能麻煩您給我一點意見?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對這段感情做出什麼處理了,真的很不好意思佔用了您寶貴的時間來聽我的煩惱,也謝謝您願意回信給我,祝萬事順心、如意。
煩惱的女孩 敬上
你好,
這樣子整體看下來,我會覺得你們之間是有吸引力的,但你們之間完全沒有相處該有的舒適感、信任感,所以我實際上不看好你們,就算你們真的交往了,相處模式大概也只能跟以前一樣,特別還是在你們遠距離的情況下。
那我以前文章有提到,關係基本上就是分成「吸引力」跟「舒適感」,可以去參考我以前寫的文章《怎麼約喜歡的人出去?》,我這邊大概提一下:
吸引力,也可以說是神秘感,或是會讓人對他產生好奇心的東西,比如說長的漂亮或很帥、身高或身材很好、打球或考試成績厲害、名人網紅之類的。簡單來說價值高的人,大家就會對他產生好奇,就會想要更接近、更了解對方,會對對方身上的標籤產生幻想。
舒適感,也可以說是安全感、信任感,指的是雙方因為長期互動累積起來的東西。因為彼此互相了解,互相熟悉,有一定的默契,所以雙方相處的時候可以覺得放鬆、舒適、自在、信任、安全。
(這邊也簡單提一下,這兩個東西有一點互為反面:過多的吸引力也就代表缺乏安全感,比如說跟一個價值遠高自己,大家都覺得你配不上的人交往,容易讓人對關係產生不安全感,覺得對方隨時可能離開;過多的舒適感也代表著缺乏好奇心、吸引力,比如說交往很久的老夫老妻,因為對彼此過於熟悉,因此沒辦法對對方產生好奇,也沒辦法欣賞那些過於熟悉的優點。)
那綜觀你的文章,我看到了你很多的內心戲,甚麼我看了對方一眼,對方看了我一眼,我停下來十秒,對方也停下十秒之類的。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對於相處其實無足輕重,我跟陌生人也可以在那邊你看我,我看你,我停下十秒,對方也停下十秒。
像是最近過年的時候,我去逛展覽,也有妹子偷偷在盯著我看,然後我發現她在看我,所以我也看她,然後她就把眼睛轉開,然後我發現對方很正,所以我就停留在那個展區二十秒,然後時不時偷看對方,對方也時不時在偷看我,然後我看完滿意了之後我從她眼前離開,對方也一直盯著我離開的方向看……
這代表著甚麼呢,就是我被她吸引了而已,因為她很正而且穿搭不錯所以我注意到她。但如果把我的內心戲拿掉,從一個純粹客觀的角度來看,我跟對方根本一點實際的接觸都沒有,我沒有搭訕對方,我沒有找她聊天,我不知道她的名子,也沒有她的聯絡方式,我不知道她為甚麼去看那個展覽,我不知道她喜歡哪個作品,我不知道她假日的時候喜歡看山還是看海,喜歡去運動還是去咖啡廳,喜歡看怎樣的電影喜歡聽怎樣的音樂……
我不知道對方的個性怎麼樣,我只是透過她的外在去幻想她這個人而已。
那真正的實際相處是甚麼呢?我舉一些我跟實際上小朋友相處的例子。
比如說A小朋友,有一些控制欲上的創傷,只要他覺得自己被逼迫,被控制,他就會容易情緒崩潰,因此在跟他溝通時要非常注意避免讓他產生被控制的感覺。但在我讓對方相信我沒有控制欲,並且我有能力平等的跟人互動後,我跟他的溝通就順暢很多。
比如說B小朋友,有時候情緒high上頭,就會容易做出搗亂的行為,這時候要比較強硬的打斷對方的情緒(比如兇一點或生氣),不然他會一直處在搗亂的狀態(並且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別人的困擾),但只要情緒打斷了之後,他就會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好,所以這時候只要平靜的溝通,他就會聽得懂了。
比如說C小朋友,有一些討好上的議題,面對大人的詢問,或是小朋友之間的衝突,他會優先選擇退讓,或是想要讀出大人想要的答案是甚麼,而不是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但隱忍過久也會情緒暴發,變得特別執著。所以在溝通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要有預設答案,避免對方進入討好的模式,以及讓對方相信我是真的想聽對方的想法。
比如說D小朋友,特別喜歡在大人面前搗亂,而且還會故意看著大人的表情搗亂,生氣也沒有用。不過後來理解這只是他撒嬌的方式,他喜歡用搗亂的方式來確認彼此的關係,確認自己是被包容的、被愛的。只要我抱著「他正在撒嬌」的心態,看著他亂搞搗亂,他弄完滿意之後,就會自動把事情全部歸位弄好,不需要特別管他。
像這些,就是很實際的相處。我們之間的互動默契,是建立在實際的相處上,而不是建立在我的幻想上。因此我們的相處可以往越來越舒適、自在、安全、信任的方向前進。我會知道對每一個小朋友,該使用怎樣的溝通方式才會是有效的溝通,該做哪些調整,哪些議題對哪個人來說是地雷,應該避免,甚麼時候該軟甚麼時候該硬……
相反的來說,如果我們的相處是建立在幻想上的話,則會出現像是:我覺得我只要生氣小朋友就「應該」聽話、我覺得我只要溫柔冷靜的說話小朋友就「應該」聽話、我覺得每一個小朋友「應該」都要很乖,不會搗亂……
我會覺得小朋友就應該要怎樣,男朋友女朋友就應該要怎樣怎樣,男生就應該對A話題有興趣,女生就應該對B話題有興趣……但實際上是,每一個人都會有他們自己的興趣、狀態與個性,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應對、溝通。而不是覺得只要我怎樣,對方就一定要怎樣,或是對方理所當然的應該要怎樣。
用你的寄信內容當例子的話,像是「我希望他主動來找我回家」、「我以為他會主動挽回」,還有對方提到的「我就是不喜歡要依照別人的意思關心別人的感覺」之類,其實就是例子。
當然你可以設定一個你希望的男朋友的形象,你可以想說你要怎樣的特質,不要怎樣的特質。但我想要表達的是,那些東西就是你心中的形象與幻想而已,不代表當下在跟你互動的那個人,他實際上會是你想像中的樣子,他有可能根本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人,他也沒有義務必須表現的像是你心中想像的那種形象。
那些幻想中的形象,會跟「吸引力」有關。比如說某個男生唱情歌超好聽超深情,於是大家就會幻想他談戀愛也會這麼深情,於是被他吸引;比如說某個大奶正妹穿搭打扮走清純的風格,於是大家就會幻想她平常也是個性溫柔婉約、單純沒心機,於是想要接近了解她。
但是雙方實際的互動,才會跟雙方的「舒適感」、「信任感」有關。比如說空閒時間喜歡做些甚麼?有的人可能喜歡去戶外運動,有的人喜歡逛甜點店咖啡廳;比如說有錢的時候喜歡怎麼花?有的人可能會拿去吃大餐,有的人喜歡拿去買衣服球鞋,有的人喜歡存起來;有的人喜歡吃日式餐廳,有的人喜歡吃美式餐廳;有的人覺得一餐三百塊算貴,有的人則會花幾千塊吃一餐;有的人喜歡看動畫,有的人喜歡看韓劇;有的人喜歡看英雄電影,有的人喜歡看文青電影……
有的人生氣的時候抱一下就好了,有的人可能買甜點道歉就好了,有的人可能撒嬌一下就沒問題,有的人可能傾向雙方冷靜下來說清楚;有的人喜歡陪伴的感覺,有的人喜歡拿到驚喜禮物的感覺,有的人喜歡重視節日的感覺,有的人喜歡伴侶在事業上很成功的樣子……
這些才是實際的相處,實際的磨合。
當雙方去累積這些,才會真正在相處中感覺到舒適自在,並對彼此的關係感到信任。
重點在於,這些東西跟「吸引力」是兩回事。
我感覺到的吸引力,不代表跟對方實際上相處,也是那個樣子。
比如說如果突然有大奶正妹網紅在網路上加我好友,說要跟我交往,說要跟我借錢幫她爸爸出手術費。
從吸引的角度來說,當然我會覺得「哇靠,對方是大奶正妹耶」、「是知名網紅耶」、「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我是不是就沒有下一次機會了,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實際互動,我們就是個連臉都沒見過,只是在網路上交往,被借錢的關係而已。
就算我感覺到再多的吸引,想說看她的穿搭照片,看她的文字的感覺,她一定是個孝順誠實正直的好女孩,如果我們見面了一定能相處的很好。但那些感覺,就只是我的幻想而已,跟實際上對方是怎樣的人,跟實際上我們相處起來是甚麼樣子,一點關係都沒有。對方有可能就是個詐騙集團而已。
那拉回你的問題吧。
單純看你信中的描述,我會覺得你們彼此間有很強的吸引力,但你們根本就沒有在實際的在相處與磨合。
吸引力的部分,像是對方願意騎很遠的車來找你,像是你們可以沒啥(像情侶的)互動但依舊答應交往,還有你的那一大堆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的內心戲(如果用大奶正妹的帳號來跟我借錢,我就會想說萬一是真的怎麼辦;但如果辦個男生的帳號來跟我借錢,我就會想說沒錢干我屁事,一點內心戲都沒有)。
所以我會覺得你們之間應該是有吸引力的,你們可能對於彼此都有一些幻想,所以你們會有很強的動力想要更了解接觸彼此。
但我感覺你們並沒有真正的在相處與磨合。當我看到你提到你們的互動,結果卻是兩個人在捷運上碰到(然後也沒有聊天互動),或是打球借水之類的小事情,那我的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這些事情有必要特別提嗎?因為我跟不認識的路人也可以在那邊你看我我看你,我轉頭你轉頭。
我記得我以前也回過一封別人寄的類似的信,她說她暗戀某個人好幾年,然後寫了一大堆她的內心戲,但信中提到的實際上的互動卻超級淺薄,那就算信中的內心戲再多,其實也只是在感動自己,在跟自己大腦裡面幻想談戀愛而已。
對比一些網路上看過的例子,有些人可能每天穩聊聊個半年一年,假日常常一起出去玩,還會去一些情人去的景點,甚至有的人可能上床了,最後都沒有交往,依然處在朋友或曖昧的狀態。相比之下,那些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之類的訊號,真的值得那麼多的重視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對方跟你借水,真的是因為他喜歡你在乎你好了,這又怎麼樣呢?你希望的是一個對方用借水來表達自己的喜歡與在乎的關係嗎?
所以說不要把那些內心戲以及幻想看得太重,那只是關係的一部分而已,關係還有另外一大部分是由實際的相處體驗來建構的。你們應該更多的關注這邊。
當然你們也有一些比較像是實際在相處的部分拉,就是後面騎車出去玩的部分。其實正常人走到交往,也應該像是這個樣子,首先互相有吸引力,互相對對方感到好奇,於是實際的約出來相處、聊天或是出去玩,一起完成任務或是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增進了解,互相觀察對方「實際」上是怎樣的人),並累積信任關係,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就確認關係交往。
在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現對方實際就不是自己所幻想的那種形象,所以隨著相處越深,吸引力開始消失不見,最後走不到交往;也有可能雙方吸引力都很足夠,但雙方都沒有能力建立信任關係,不知道怎麼用對方喜歡的方式愛對方,不知道怎麼讓雙方相處的舒適,所以只能像八點檔的戲劇一樣整天演一些吵吵鬧鬧的劇情。
那反過來說,也有一些狀況是,一開始完全沒有被對方吸引,對對方也沒有幻想,但在與對方實際的相處中,發現對方「實際」上就是自己喜歡的那種人,所以才被對方吸引。像這種狀況也是有的。
講了一大堆,重點還是想要表達:你感覺到的那些吸引力,那些劇場,那些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的心動的感覺,不代表對方「實際」上就是你想像的那種人,對方也沒有「義務」要表現出你想像的樣子。反過來說,就算某些人第一眼感覺不到甚麼吸引力,也不代表對方「實際」上不會是你想像的那種人,有一些人是要隨著實際的互動增多,才可以漸漸發現原來他是這樣的人。
所以說,跟人互動的時候,學會接受你們實際的互動就是長那個樣子,實際上互動的很爛就是很爛,很好就是很好。而不要用自己大腦中的美好想像欺騙自己,那些吸引力就只是存在你的大腦之中而已,而與你們的實際互動無關。你們就是沒有那個默契、信任與能力,在現實的相處中創造出你們想像中的那種效果。
你可以繼續抓著對方磨合,或許某一天你們夠成熟,你們懂得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愛對方,或是能用對方接受的方式與對方溝通,或許你們可以實際得相處很好。但在那之前,對方並沒有欠你,對方沒有義務用你想像中的方式來愛你,你也沒必要滿足你的大腦之中的幻想,對方實際上有他實際的樣子。
而在除了你想像中的那個男生以外,也有可能會有一些人,是你第一點沒辦法產生很強的吸引力與幻想,但隨著你們相處的越深,或許你會發現對方實際上就是你希望的那種人,以及你們實際上就是相處的很有默契,很愉快的那種人。不是只有你想像中很有吸引力的人,才會實際上很有吸引力。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具體一點來說,就是,被對方吸引,就多去找對方「實際」互動,多約出去玩,培養信任與默契。然後實際互動的時候,不要只是卡在自己的幻想裡面,少一些自己的劇場,少一些覺得對方應該要怎樣做、怎樣說。這些幻想只是在妨礙你們真實的交流。當發現對方「實際」的樣子跟自己的「想像」不一樣的時候,不要死死的抓著自己的想像,不要抓著那些幻想出來的吸引力,而是去了解,對方實際上就是他現在表現出來的樣子,所以接下來你們該怎麼去調整你們互動默契,或是乾脆放棄換一個對象。
也不要覺得除了對方以外沒人能給自己這種吸引力、這種心動的感覺。因為感覺可能只是你幻想出來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就像很多人喜歡說「初戀總是最美」,但這真的代表初戀就是最好,最適合你的人嗎?不是,實際上的狀況是人對於初戀的幻想是最多的而已,所以才覺得初戀最美。我可能國中喜歡的女生是個藝術天分很高,長的很正很有氣質,笑起來有酒窩,講話輕聲細語端莊典雅的女生,所以我就會幻想現在的她可能是甚麼國際知名藝術家之類,平常總是穿著晚禮服喝著紅酒,一邊聽古典樂之類的……,但對方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子嗎?誰知道呢,但這些早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實際上就是一點交集都沒有,那些我幻想出來的畫面,就只是我的幻想而已。
大概就是這樣。
皮夫 p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