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正在就讀高中
因為家庭及環境因素原本還不錯的成績正在直線下滑
而昨天之前這個成績只有媽媽知道
因為只有她會平靜客觀的跟我討論提升成績的方法
但在昨天媽媽有意隱瞞的我的成績被我爸知道了
不是故意要瞞他 只是他知道後又會是一場家庭革命
說是家庭革命還不如說是媽媽單方面的被罵
但我的媽媽在家絕對不敢跟我爸回嘴
而我爸開口總是有些傷人的話 並且都是用諷刺的口吻 有時候會摔東西 無論是對我媽或是我們小孩(話太難聽就不舉例了
這種狀況從他離職開始就會不定期發生(大概是我國小二三年級
我也跟媽媽提過為什麼不離婚 但她只會用她捨不得或你爸只是關心你回答我
而在家裡的主導權永遠是我爸 不合他意就會生氣 但他不覺得也不滿足(例如:講話得非常小心而且小聲、出門前得問過他可不可以
而之前每次我爸對著媽媽吼說要離婚也會在他心情又好了之後不了了之
對於要不要打這篇文我糾結非常久 因為之前也去看過心理醫生 但對這件事並沒有幫助
而且這件事關乎累積了幾年的問題 用文字好像沒辦法完全表達
所以只是想試著聽聽看別人的想法 是不是其實這件事不需要離婚 只是單純的因為我們不適合生活在一個屋簷下而已
✨️最後是先提前謝謝回信人給我建議!!
謝謝你願意鼓起勇氣寄出這封信。
在回信的開頭,我必須先跟你說聲抱歉。
接下來的內容可能對你的幫助不大,或許也無法提供什麼有用的建議。
但我希望你能記住,這並不是你的問題。
得不到幫助只說明了對方不是正確的人,不是那個可以處理你的情況的人。
越是令人難受的事,就越不該獨自承擔。
我知道這並不容易,但請你永遠不要放棄向他人求助的想法。
究竟要不要離婚,我認為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
當初選擇和彼此結為夫妻的,是你父母自身。
而如今,是否要結束這段關係,也只有他們自己能做出決定。
他們過去曾經歷過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之間的互動模式變成現在這樣;身為孩子,的確可以窺探到部分的因果。
但背後真正的原因,大概只有他們知道。
下定決心與相伴多年的人分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心裡很清楚,對方傷害自己多深。
比起痛苦的過去,快樂的回憶更讓人無法捨棄。
就算快樂存續的時間和痛苦相比,微小地不值一提。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類似的例子:子女明知父母親爛透了,卻在成年後仍定期匯款給父母、擔起養家的責任;某人受到交往對象的辱罵、毆打,卻始終不願分手。
老實說,我一直都無法理解,那些不和傷害自己的人分開的原因。
但這陣子,我可以稍微了解了。雖然和你母親的情況不同,但或許我的經歷能當作參考。
當我還是高中生時,我告訴自己上大學後一定要離開家裡,越遠越好,最好畢業後能直接在當地找工作。
距離會產生美,這點似乎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我和他們在寒暑假時的見面總是非常愉快,慢慢地,我居然有了待在這個家也無所謂的想法。
很不可思議吧?明明他們帶給我那麼多痛苦,我卻因為一點點的溫暖而忘了這一切。
我想,或許是因為美好得來不易,所以不小心就會把它看的太重。
因為發現幸福的時光不是遙不可及的奢求,所以願意忍耐著等待下一次的幸福降臨。
不過,嚴格說起來,你父親的行為可以稱得上是家暴了。
他當然可以表達對你的關心,但請記住,不是冠上了「關心」這兩個字,就能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說任何話。
如果一份關心只為接受者帶來痛苦的話,那麼這份關心的表達方式就是錯誤的。
我們都知道,要改掉一個習慣並不容易。
而經年累月的習慣會逐漸成為一個人生活上的理所當然,就像肚子餓了就會想吃東西一樣。
「含糖飲料喝太多對身體不好」,雖然不一定會改,但每天習慣喝一杯手搖飲料的人都知道這點。
可如果他們不知道呢?如果他們不知道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會傷害到自己呢?
對你爸爸來說,握有家裡的主導權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習慣了家人們的順從,習慣掌握家庭成員的動向,也習慣了不必考慮妻子和孩子心情的行為模式。
長久以來,沒有人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沒有人告訴他,他的行為舉止已經傷害到別人了。
沒有人告訴他,他必須做出改變。
無論有沒有血緣關係,只有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懂得互相尊重,生活上的不愉快才會越來越少。
離婚後維持同居、不離婚但分居——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思考看看,這樣做會不會和現在有所不同。
也可以試著和媽媽討論看看,也許便能進一步明白,你媽媽口中的「捨不得」究竟是什麼。
從來信中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很體貼的孩子。
只是在離婚這件事情上,主導權還是在你母親的手中。
你已經很努力了,請不要苛責這樣的自己。
雖然我們都希望事情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可是我們也必須明白,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哪怕付出再多也一樣。
祝福你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