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你好!
我說話常常失言(也曾經在這個平台上失言,哈哈⋯⋯)常常在對話結束後回想,發現自己當時真的太不禮貌也太不理智了,就會感到很懊悔。
懊悔過後,我又會想要彌補這場對話,讓她不要那麼糟糕,所以我會繼續在講更多更多的話。但結果總是越來越糟,氣氛越來越尷尬(⸝⸝⸝ᵒ̴̶̷̥́ ⌑ ᵒ̴̶̷̣̥̀⸝⸝⸝)
嗚嗚嗚哇我真的好不會講話,還會有口吃,怎麼辦?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有口吃 我以前都沒有 直到跟一個有口吃的朋友相處 就變得越來越口吃了⋯⋯⋯)
你好呀~讓你久等了。
我偶爾回想以前跟長輩或者朋友講話,就很想挖洞把自己埋了。有些時候我們會接太順就把話說出來,導致用語不合適。
說話是可以練習的。我口才不好,反應也沒有很快。所以當遇到需要注意的狀況,我就會抓住邊界感,讓自己回話慢一點。只要回話速度慢下來,我們就會多花時間去整理自己的語言,考慮措辭是否合適。
而且對待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態度,這裡的態度可以想成是讓自己的放鬆程度。我們對朋友跟家人的態度就可以隨意,可是面對老師或者沒有那麼熟的朋友就要拘謹些。有劃分就可以知道什麼話可以對誰說,而有些詞彙不管多熟都不能說,像是直接叫人‘’欸‘’等等。
也可以聽聽不同類型的podcast ,很多主持人的講話風格就可以知道podcast 的調性。像是好味小姐的節目就是家人朋友聊天,所以詞語都比較平易近人,沒有距離感。報導者、城邦的節目則是有主題,相對正式、嚴肅,所以不會有太多口語化的詞彙。
口吃也是可以練習的,像在跟人討論事情時頭腦暴風運轉,可是詞彙量跟不上、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就會一直重複‘’那個那個‘’、‘’就‘’,直到想出來。可以試著多看文章之類的,增加自己的語詞庫。也可以每天抽個幾分鐘,讓自己唸一篇文,大概100字就好,不求快,一定要唸出聲,能夠唸順最重要,讓自己注重每一個發聲,慢慢練習,會有所成效。
如果遇到失言的狀況,我都會忍耐住想挖洞的衝動,先讓沉默飄盪著。因為當下去補丁,通常會越描越黑,最後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真的尬瘋……所以我會試著聊別的轉移焦點,讓自己冷靜下來,再一邊把失誤的地方在腦袋整理,看需不需要解釋。如果需要就等氣氛緩和,再好好表達一次自己的意思。事後回想比較不會一直拿出來鞭自己,也可以增加自己應變的經驗。
說話是門藝術,它很簡單,讓自己放鬆下來,慢慢說出口。它很複雜,讓自己說笑要適度,不要輕易傷人。
這是我的一些想法跟你分享,祝你一切安好。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