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被枷鎖所困住

人生經歷 · 2023-03-09

使者你好,抱歉!第一次寫信可能文筆不太好,文章又很長,但實在是壓力大到極致才上來求助。
我是一位在準備國考的畢業生,在校成績都在前三名,但不知道為什麼前幾次的國考都差1、2分落榜,成績比我差的人以及我教過的朋友也都陸續上榜,老師和家人(甚至是我)也都感到很失望及意外!
承受國考的壓力以及大家的期許已經壓力很大,但偏偏家裡環境也很不好,常常為了錢而煩惱因而大吵架,自己也接家教希望能加減幫忙賺錢,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存錢(因為考上國考後出去工作也需要一筆錢付房租或生活費),但偏偏家裡的人知道我有錢以後,都會常常不定時一直用情緒勒索的方式一直跟我要錢,甚至我都把自己全部的積蓄都拿出來了,家人還是會持續的懷疑我是不是還有錢。家教的收入不固定,有時候真的沒有學生也就沒收入,但家人還是會一直咄咄逼人的,一直說家裡有很多錢要繳,生活費都沒有了之類的一直逼迫我並發洩在我身上,如果我也生氣就會被罵的更慘。
但是我的壓力也很大,因為除了國考我還要煩惱我自己機車的貸款(是家人在騎的,家人沒有讓我考駕照)以及之前幫家裡借貸的貸款(因為家人都已經貸款貸到無法再增貸了,家裡也完全都沒錢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妹妹又還未成年,外加家人的情緒勒索,只剩我能幫忙借貸,但偏偏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定時繳款!),所以接的家教收入,大部分都要每個月拿來繳貸款(總共差不多要繳8、9千),剩餘的再拿出來給家裡。(家人的條件其實都有達到中低收入戶,但卻卡在外公是直系親屬他又是公務人員有固定收入,因此導致我們家都申請不過,外公或親戚也不幫助我們,甚至我們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都要到處租房。)
除了以上的煩惱,最主要讓我覺得壓的我喘不過氣的就是家人常常為了錢大吵架,我爸爸在我小的時候有過家暴前科,雖然長大以後,他改變了很多,但有時他不高興的時候就會一直吼很大聲,甚至是踹或打東西,造成我長大以後,聽到這些聲音時會很崩潰(我已經有好幾次,因為家人吵架而崩潰大哭),但吵完後他們又不當一回事,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只剩下心理上遍體鱗傷的我。
其實我也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童年的創傷而罹患PTSD以及憂鬱症,家裡的人卻只覺得我想太多、抗壓性低之類的。原本想打算自己去看身心科,但家人都在家,自己去一定會被發現,外加身心科也都不便宜。
現在的我,平時可能還好,但時不時壓力大到很常以淚洗面再邊讀書。我們家的人都覺得不知道我在哭什麼,覺得我抗壓性很低,他們的壓力才是壓力,我的壓力卻不是壓力......

筆名:想逃卻逃不了的人類...


24比利

很抱歉讓你久等了~

謝謝你寫下這封信並寄了出來。

想離開卻無法、想逃走卻做不到——我明白,那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事。

逃跑的路就在眼前,閃閃發亮的樣子就像夜空的銀河般,既耀眼又清楚。

只要一小步就好,只要跨出那小小的一步,就能碰觸到自由。

可最痛苦的是,明明很清楚逃脫的路徑,卻發現雙腳被緊緊綑綁,無法邁開最關鍵的那一步。

我不敢說我理解你的處境,也沒辦法提供你一個直接的解決方法。

我不曾有過和你相同的經歷,但我知道,那種被家人困住的感覺有多麼可怕。

家人的言語、行為,從小便環繞在我們身邊,不知不覺間,在我們的內心套上了枷鎖。

當他們憤怒的時候、說著傷人言語的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嘆氣,都可以輕易地牽動我們的情緒。

正因為家人與自己的關係是如此親密,那些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句子,才可以那麼容易地奪走我們的平靜。

他們清楚自己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也相當明白,情緒勒索的說話方式,是能夠順利達成目的的。

 

不知道你現在主要是在哪裡念書呢?如果是在家的話,我會推薦你到外面念。

圖書館、K書中心、咖啡廳……等都可以,換個環境,也順便轉換一下心情。

早上就出門,要睡覺時再回去;而這之間的時間,就是你的自由時間。

你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念書。

現在的你,已經不是小時候那個無法反抗的你了。

你的身高變高、體重變重,力氣更大,思緒也更靈活了。

過去的你,必須抬頭才能看到大人的臉;但現在的你,可能已經比他們還高了。

你順利從大學畢了業,還在這段期間得到了那麼多人的認可。

你已不再僅僅是你父母的孩子了。

你更是同學和老師們眼中,值得誇耀的存在。

我想,除了你所認為的失望和意外以外,在他們的心中,也為這樣的你感到惋惜吧。

明明這麼優秀,卻無法得到認可——如果我是你的老師,比起失望的情感,更多的是捨不得吧。

身邊人的期許雖然是出自一番好意,但有時的確會令人喘不過氣。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問問自己,為什麼非得通過國考不可。

把那個答案當作自己努力的動力,當被他人的期待壓到難以喘息時,記住自己為何如此拚命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你覺得,家人是什麼呢?

照字面的意思來看,家人是指住在同個地方的人。

如果按照這個定義去看的話,我們稱為「室友」的人,也可以是家人吧。

但通常不太會有人這麼說,就算說出口了,社會大眾卻不見得認可這樣的主張。

那如果說,要滿足「家人」的定義,除了住在一起外,還要有血緣關係呢?

若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現代人把寵物當成家人看待,又不符合這一點了。

因相愛而結婚的人說:我們成為家人了。明明沒有血緣關係,卻可以宣告自己與他人是家人,而這樣的主張也能得到認可。

不過,也有人認為「家」的本身便是血緣。

有共同的血緣的人就是一家人,但其實稍微想一下就知道,除了近親結婚外,同個「家」裡的人在基因上老早是南遠北轍了。

而這些人,比起家人,用親人來稱呼或許會更合適一點。

我覺得,「家人」這個詞,其實從某方面來看,它就是一種束縛了。

我們可以跟戀人分手、跟朋友絕交,可以一生都跟大部分的親戚沒有往來。

但我們卻下意識地認為,或許更準確的是從小就被灌輸著,「家人是永遠的」的想法。

可真的是這樣嗎?明明家人也會死去;總有一天,他們也會徹底離開這個世界。

事物會隨著時間消逝,所謂的永遠似乎並不存在。

而我們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更是如此短暫。

 

閱讀著你的來信,我感到很不捨。

你是個會為家人著想、很體貼又很善良的人。

這個世界上需要更多像你一樣的人,才能讓我們所處的社會變得更美好;但是,你的這份特質卻被濫用了。

最後,甚至令你如此痛苦。

與此同時,我也很生氣。

說句難聽的,如果我是你,我才不會管那些家人。

他們沒錢花?那是他們自己的事,都出社會那麼多年了,需要錢就自己去賺,走在路上隨便都能看到招募工讀生的廣告。

想要有機車騎?用自己賺來的錢去買呀,這麼簡單的事連國小生都知道,為什麼要叫沒有駕照的人幫他們貸款買。

跟銀行借貸若無法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是會對個人的借貸信用產生負面影響的。

這些紀錄會在各銀行間流通,倘若你未來真有需求的話,信用不良的狀況是會影響到銀行的借貸意願的。

你可以體諒這個家,體諒他們的辛勞。

但這不代表,你得要拿你的未來陪葬。

你還有一個未成年的妹妹,我明白你會捨不得。

可是,大部分的弟弟妹妹都是看著哥哥姊姊的背影成長的;無論是好是壞,他們都會看著年長的手足的舉動,去思考未來的自己可以怎麼做。

 

你必須做出選擇。

你的家人裡,除了妹妹以外,全部都是早已成年的人了吧。

現在的你,不過是接接家教、稍微賺點錢而已,你的家人就要求你拿那些錢來繳貸款,剩餘的還要全部上繳。

你要用來支付未來租金和生活費的存款,就這樣沒了。

我知道這很讓人不快,但請你想想看,就算你真的考上國考了,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改變嗎?

請你自私一點,像個自私鬼一樣,只看著自己就好。

這是你的人生,你才是你自己人生的主人,不是你家人的傀儡或提款機。

接家教賺來的錢,與其幫家裡繳貸款,不如拿去看身心科,那才是現在的你最需要的。

衛生所幾乎都有提供免費的心理諮商,雖然要排比較久,也可以嘗試看看。

 

你的壓力當然是壓力,流淚也絕不代表軟弱。

他們不是你,也不願意花心思去了解你,無法理解你的處境,我想也是正常的。

人會隨著時間成長,生理機能會逐漸完備,而心理層面也不斷變化著。

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身邊,因為我們會有自己想追求的夢想、會有自己想過的人生。

離開,並不只是物理上的距離而已,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切斷心裡那份,無法放下的依賴。

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也要接受自己沒有想像中那麼有能力,能在實踐自己的理想同時,還能負荷原生家庭的需求。

 

最後,我想告訴你。

請你相信,枷鎖會有脫落的一天,逃跑不會只出現在夢境裡。

而能不能達成這個目標,決定權一直都在你的手中。

這是一條很辛苦的路,而這條路上,必定有更多的怒吼和淚水正在等著自己。

雖然我上面說的很肯定,但其實,我也還在掙扎,也還在逃脫的路上努力著。

很痛苦就哭吧!那是你獨一無二的情感,它不需要被任何人認可才能存在。

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安排一點休閒娛樂吧!

運動、閱讀、影片……它們可以是你讀書讀累時的調劑,也可以是家中起爭執時,你用來轉移情緒的避風港。

 

歡迎再次來信,就算只是發發牢騷也沒關係,這裡的使者們都很樂於傾聽你的煩惱。

把討厭的事說出來,事情不一定會好轉。

但不說出口,就只是在幫助壞心情越滾越大而已。

被壞心情填滿的腦袋,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很辛苦吧!

 

祝福你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