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修

課業相關 · 2023-03-19

使者好,我是大一的學生,今天是開學第四週,打算去停修一門課,是歷史領域的通識課,但是這個決定我一直很猶豫、很不安。

先說一下整個選課過程
寒假時就可以線上選課,最多好像可以選到100門,畢竟不一定會上,我選了幾十門,大部分選的理由都是看標題跟很粗淺的課程介紹覺得可以接受而已。有試著看教學大綱跟查網路評價,但畢竟量太大,所以沒有到落實。之後的結果是22學分。(學校規定下限15、上限25,其中必修就占9學分,我上學期是18學分。)
而開學前兩週可以加退選,也可以找老師加簽,但是之後就固定了,如果不想念了就只能停修。
這門課因為之前連假放假,只上了一次就到退選期限了。我當初選的理由是因為對歷史領域還算有興趣,而第一次上課後還無法決定要繼續上還是退掉。

現在不想上課的理由主要是
1 感覺自己不適合這門課跟教授的方式
2 想留一點時間給自己
主要是因為最近我的生活真的太亂了,作業遲交、上學遲到……感覺也沒怎麼在讀書。我目前沒有社團或是打工等活動,而週末通常會在家裡幫忙,就覺得應該要花一點時間讀書,而且成績好的話大二如果要雙輔也比較有機會。既然這門課沒有那麼喜歡,不如利用這個時間讀別科。

跟父母說了後他們最後也都說支持我的決定,說如果不喜歡的話就不要糾纏一學期了。但是也提醒我這樣會只剩17學分,之後得要努力修課不然可能會延畢。而且說我之前退掉一門音樂課是失算,如果沒有退就好了,現在學分就不會這麼少。(我退的理由是上學期上過同一個教授內容差不多的課,就不想重複,但其實還沒去聽過課,而那個教授人也不錯,課不算太難。當初沒想到後來會不想要這門通識,覺得學分也夠了,才把它退掉的。)還有跟我說應該在退選期間退掉,不要走到停修(我們學校停修要找老師跟系主任簽名,而且也會顯示在成績單上面。)

我對自己很失望,一是因為選課搞不定,早知道當初就不要退音樂課,或者第一堂聽完通識就該知道自己不喜歡。也很難過自己連多修一門課的能力都沒有,才17學分就搞到沒有唸書、沒有寫作業。

而班上有一個跟我同系還算熟的同學,原本說好今天下課後一起吃晚餐,但我因為要停修了而在昨天才跟她說我的決定跟道歉。

說實在覺得這個決定做得太倉促了,我本來就是要猶豫很久才能做決定的類型,但在選課上面好像不能這樣。現在又不能加選別的課了,這樣學分少、也擔心自己沒有課的時間安排不好。(雖然原本是想說拿來讀書,但我的讀書興趣跟能力也沒有很好,可能會半途而廢。)

總之就覺得很難過、對自己很失望,可是過去的事都不能改變了,眼前能做的最好的好像就是去停修。因為今天之後還會開始上助教課要分組討論,感覺在那之前停修會比之後來得好。

QQ


24比利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能夠且願意花在一門課上的心力也不一樣。

有人一學期修了30學分,但每堂課都敷衍了事,甚至無法及格;也有人只修了十幾學分,卻投入了全副心力,不僅取得好成績,還能確實將課堂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把課表排得滿滿的人不一定比較厲害,有很多空堂的人也不意味著差勁。

修課固然重要,但空堂時間的妥善運用,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會是更重要的課題。

何況很多時候,不是學生不想修課,而是學校在選課制度的設計上,就是會讓學生無法按預期的想法排課。

至於安排時間的部分,我想,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做得很好。

平衡課業、休閒和自己想做的事,是需要慢慢練習的。

日程表完成後,仍需要不斷地改動,才能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時間規劃。

不過無論如何,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是非常值得開心的事了。

 

從你的敘述裡看得出來,你很清楚自己為何想做出停修的決定。

但同時,也對是否要做出這個決定而猶豫。

說來慚愧,其實我上學期每到考前常常會想(這學期大概也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 ̄ ):我要不要停修oo課呢?還是改停修xx課呢?喔對了,這些課還都是系上的必修。

我也修過聽起來很有趣、評價也不錯的課。一開始覺得沒什麼問題,但越上到後面,總會不自覺冒出「好無聊~」的想法,會很想回到過去,問問選這門課的自己到底在想什麼。

而在被報告和考試轟炸的時候,也常常會想,早知道就不要為了這堂課而退選某某課了。

對自己的選課結果不滿意,或是上了好幾堂課才發現自己不喜歡——這並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反而該說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能夠察覺到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相信我,不論什麼學校、什麼年級,都會有選了課又後悔不已的人。

你才大一而已,沒辦法做到完美是很正常的。

未來的你還有很多選課的機會,一步一步改進就好了。

 

我不清楚你的科系的畢業門檻為何,不過大部分校系是規定要修滿128學分才能畢業。

按照這個數字來算的話,每個學期只要修16個學分就夠了。

你提到想退選歷史通識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老師,二是因為自己。

那麼同樣的,即使音樂通識沒有教學風格不適應的問題,你也有可能因為私人時間的規劃,最後選擇了停修這條路。

距離提出停修申請仍有一段時間,如果還會猶豫的話,多上幾堂課再做出決定也不遲。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生沒有早知道。

我覺得,這不是指我們不能為自己做出的選擇後悔;畢竟,「我不可以後悔」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把人壓得喘不過氣,導致該求助的時候不敢說出口。

而是指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在選擇之後,令我們後悔不已的結果。

與這門歷史通識課的相遇,你了解到自己不適合什麼;而退掉了音樂通識,可以發覺自己在面臨類似的情況時,會做出什麼反應。

到了下次要做出決定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可以更加全面,做出跟現在相比起來,對自身更為適切的決定。

 

我想,這世界上沒有什麼經歷,是可以被稱之為失敗的。

美好的、痛苦的、光鮮亮麗的,以及不願讓第三者知曉的黑歷史。

那些好與壞的一切,形塑了現在的我們。

而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也會化為未來的我們的養分。

我覺得,比起替某事件打上評價,更重要的應該是,去思考我們能從中獲得些什麼。

或許現在很難相信,但那些乍看之下毫無意義的爛事,在未來的某一天,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人生中的重要推手。

甚至在某個重要時刻,幫助我們成就理想中的自己。

 

祝福你

 

by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