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的友誼,都是三個女生。
我住比較遠,另外兩個住比較近,我們有三個人的群組但是他們兩個因為住很近所以會常常私底下約出來,而我都是看到限動或是他們無意間說出來才知道,我之前其實有跟他們說儘管像他們兩個約這種不關我的事也可以在三個人的群上講因為我覺得好朋友不用特別分開說事情很重要很重要當然是例外主要是目前我有不舒服的感受因為通常是被動才知道他們約出來 這種感覺真的很不好受...
其實之前也發生很多類似的事情,但是還是一樣發生 感覺跟他們說又會覺得我讓他們壓力很大,但是重點根本不是約 當然可以約出來 只是希望這種事情也可以在三個人的群講有種被蒙在鼓裡的感覺 有什麼好不好說的?
到現在我已經不知道是我太幼稚、想太多還是其實我這種反應才是正常的
我對於他們兩個已經沒有安全感和信任了 請問我應該怎麼調適自己的心態
親愛的來信者你好,很抱歉過了段時間才回覆你的來信,不知道這陣子的心情有沒有好一點呢?
關於人際關係,蔡康永先生說要「恰如其分」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能太過密切也不太過疏遠,就像君子之交一般如水,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患得患失,也是因為過度在乎對方的一切行為與思考,導致人際關係的重心失衡了,因為你把快樂的本質建立在他人身上,在對方沒有達到你所希望的狀態時,內心就是不停的難過沮喪。
我們沒辦法阻止別人怎麼去發展他要的人際關係,能夠改變的是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時,自己的想法可以怎麼轉變,也許在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自己的情緒,並且找到自己為何會不諒解對方,進一步思考接下來自己該怎麼做,也許就可以慢慢把怪對方的心態調整過來,也不會一直處在對於人際關係焦灼不安的心理。
我和你一樣曾經碰過這樣的情況,我明白這真的不是一件好受的事,從小到大我的朋友並不多,在大學時,好不容易才熟悉的朋友,在分組時毫不猶豫的把我排除在外,坦白說我真的難過了好幾個禮拜,也很討厭分組這件事,因為往往自己都是被留下的那個人,常常處在失敗的人際關係中,自己也會感到蠻挫敗的。
我花了一段時間跟自己相處,學會一個人也要把自己照顧好,學習克服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旅行、一個人上健身房等等,坦白說我心中也蠻多怖畏的,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好像很可憐,我覺得過程是辛苦的,需要克服很多內心深處的恐懼,但是這也讓我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很多對於人際關係的執著慢慢有所改變,很多時間感到了無比的自由,我才明白朋友不一定總是要相伴相隨,明白蔡康永說的恰如其分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需要空間「留給自我」而不是在人與人之間「迷失自我」。
當自己能夠立定目標並往前走,人際關係的困境就不會成為絆腳石,因為自己還有更值得去努力達成的事,對我來說可能是幫助他人、培養自己的職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找到自己的興趣跟志業,會幫助你快速走出困頓。
相信在未來回首過往,你也會發現,現在所經歷的一切不再感到痛苦,說不定也就是莞爾一笑罷了。
咖啡牛奶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