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時陷在過去的陰影中

相處之道 · 2023-04-25

使者您好!我是一個大一生,大一必修科目都有實驗課,以前上學期我跟室友一組,生物跟化學實驗都有她,差別在於生物是3人,化學是我跟她兩人,生物第3人先稱呼她A。學期初的生物課我們是練習操作顯微鏡,可是我怎麼找都找不到要觀察的目標,也不是很會切植物的切片,後來室友看到我在嘗試時就說:「我已經做過了,不要鬧了」因為實驗課完有社團博覽會,所以能理解她很急著結束,總之在我動作慢又遇到瓶頸時,她們做完大部分的事情,可是室友的話讓挫折的我聽了很受傷⋯⋯後來也嘗試請教她應該怎麼做會更好,但都得不到很明確的答覆,她也表示無法理解我有困難,後來我跟她說:「能不能下次在過程中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會更好嗎?」她拒絕了,原因是實驗的時間有限,不是給我學習的地方。
因為當時我嘗試和她談相當緊張感覺沒傳達完整,雖然被這樣回絕,但是我用訊息告訴她我並非有意搗亂,是真的想幫忙也想好好學到東西,因為以前高中實作經驗很少,但她說的話都讓我很受傷。後來她看到之後也回覆一則很長的訊息道歉,表示她那時真的很急且需要專注,我也告訴她有在嘗試找解決方法之後會繼續努力。然而之後她的態度冷漠許多,化學實驗兩人一組時我做不好情緒也是很好,做錯會被責備,當時壓力很大但心想撐過這學期就好了,人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自那時起我本來容易緊張的個性惡化,在實驗中還是會犯一些失誤,甚至老師實驗前講解都沒辦法專心,一直在克制自己緊張的情緒。
直到有次化學實驗,要將藥品研磨成粉,我對當時的她說:「需要拿刮勺把粉末弄下來嗎?」沒想到她聽了很生氣的說:「妳到底有沒有在聽老師說話」我當下嚇了好大一跳,她還轉頭對隔壁同學說她超生氣,雖然事後發現講義確實有寫較好的方法,老師也有提醒,真的是我疏忽了⋯⋯可是我想說也不至於這麼兇,就鼓起勇氣說:「可以不要這樣子講話」她很不客氣回說:「怎樣?妳的玻璃心又碎滿地了是嗎?」說完也不讓我碰任何東西,我聽了那句話不知道為什麼非常受傷,眼淚忍不住掉下來,我努力壓抑心情去秤剩下的藥品,畢竟實驗還是得作完,秤完我告訴她數據,她說沒聽清楚,我心中一時不服氣,就回:「妳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她生氣的說:「妳聲音那麼抖又那麼小誰聽得到」我也不高興的小聲說:「不會自己去用喔⋯⋯」結果她聽了只留下一句:「好啊!那妳都自己做的!」直接氣到不做實驗,還跑去跟A說要換組員,那節實驗課我的眼淚沒停過,雖然自己作比較開心,只是動作很慢還讓老師、助教和值日生等很不好意思⋯⋯
事後我改成跟A一組,她人很好比先前那個包容我許多,可是我狀態沒有因此好起來,還是會犯錯、理解錯誤、沒有讀進重點或聽進去老師說的話,這到現在讓我們很對不起包含A在內現在的夥伴們,雖然很感激他們的包容,可是很怕時間久了哪天就變成我第二個,一想到我就很害怕,本來就自卑的個性就更加忍不住把自己縮小,和他人保持距離了⋯⋯雖然過去的事我也有問題,如果我更有能力就不會這樣了,可是我還是無法釋懷被傷害的感覺


大笨象阿堂

您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抱歉這幾天比較忙碌

晚了這麼多天回信,希望沒有讓你等太久

能感覺得出來,你和我一樣是屬於「高敏感」的個性

常常會擔心很多事情,一點點不如預期的

便會讓自己焦慮不已

面對人際,常常因為對方的語氣、動作甚至是眼神

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弄得自己都無法好好專注在該專注的事情

我想,你也是遇到了這樣的瓶頸

剛好,你所提及的那位組員

個性直接

也沒有有多餘的負荷處理除了實驗以外的感受

他想要實驗順利,他想要不用一直顧及其他人

但對你而言,你需要的是有人可以在身旁善意提醒

需要有人可以包容你可能會犯的小錯誤而非放大

恰巧,他這樣的個性完全是你的罩門

也難怪你會如此焦慮和難受

暫時換個組員是一個好方法

但也確實你要嘗試去適應你的高敏感特質

我覺得你們衝突的產生,完全是兩者需求的衝突

他需要的是效率、但你希望的是穩定的環境

往往兩個人的摩擦,在於言語的技巧不當

你雖然是告訴他「可以不要這樣講話嗎?」

在他耳裡聽來就像是指責

直截的說他這樣講話很傷人

但如果能夠嘗試包裝一下,加上自己的感受

或許會讓雙方的需求都得到解決

譬如:「抱歉,我是真的太緊張了

沒有聽清楚剛剛老師上課提到的

謝謝你的提醒

我希望你下次提醒我時可以小聲一點點

我覺得有點嚇到」

當然,這樣的溝通方式需要與對方建立默契

也需要和自己建立默契

聽起來,對方常覺得你情緒化,過度擔心

搞得像是玻璃一樣容易受傷

對身旁的人也無形的增加壓力

我認為你可以先嘗試降低完美的標準

轉變為目標導向的標準

很多時候我們總想著要完全不出差錯

但顯然這樣的想法讓你更加焦慮

導致失常、無法專注在需要注意的內容上

給自己打預防針也給夥伴打預防針

接受自己可能錯誤,也明白面對錯誤時可以如何幫助自己

甚至告訴夥伴自己在焦慮時仍希望被如何對待

人與人相處之間,就像在訓練AI

你需要一定程度的告訴身旁的夥伴們

可以如何和自己相處與應對

不必害怕成為拖油瓶

越是害怕越會陷入那樣的泥淖中

請給自己多一點的容錯機會

每一次的錯誤,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點滴

祝福你一切順心

也祝你可以早日找到最舒服的相處之道

有任何想聊的一切歡迎再來信

下封信再見

by 大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