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迷惘時就上網尋求Google大神的指點,這件事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甚至如果沒先這麼做,而是選擇直接問其他人,還可能會被說是伸手牌,彷彿這是一件再基本不過的社會認知。
於是,我也擁有了這份習慣,一有疑問便詢問Google大神,也成功解惑了不少疑問。然而,有些時候,有的事情並非正確答案一致,而是參雜各種說法,並且都有其論點,也都很有道理的樣子,那究竟誰才是對的?
我知道“適合自己的”就是對的,但又怎麼確定真的適合自己?當然我會一一嘗試,不會只是空想不行動,因為我知道如果只是想而不行動,那永遠不會有答案。
但,撇除立即就可以明確知道適合不適合的以外,生活中也有許多是要一段時間才會知道和確定的。那這時候,到底要行動多久才能評斷適合不適合?一星期?半個月?一個月?還是更久?
哈囉親愛的你好呀,我是粉圓,謝謝你的來信喔!
現在有各式各樣的搜尋工具以外,近年還有AI工具能夠輔助我們,因此比起以往,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各種資料再也不是困難的事情;工具被發明出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多使用,所以比起直接詢問他人,現代社會的風氣更傾向於先由自己來嘗試看看,而這樣的方式,也對於我們學習新事物有更大的幫助,也能同時學會怎麼找方法,遇到困難時候能夠自己解決。
除了一些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以外,其實生活中更多的是沒有正解的問題,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也就有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論點,若是特別糾結「對或是錯」,有時候往往會陷入死胡同一般。
關於你提到,想要找尋「適合自己的」,不太確定你這邊指的是什麼樣的事情,職涯、穿搭風格、人際相處方式?不同的情況可能會有不同的方式帶領你去尋找。其中我覺得蠻通用的一種方式就是做心理測驗,例如近期很紅的MBTI,既是免費又有一定的可信度,透過測驗更了解自己的同時,我相信對於你找尋各種「適合自己的」也會有所幫助喔!當然也可以詢問身邊的人,怕被當成伸手牌的話,只要自己先好好的做過功課,再去詢問就不怕啦!
至於要多久才會知道適不適合,對於不同的事情大概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吧!像我高中時候很肯定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了大學後心裡其實開始動搖,一直到出社會才發覺自己似乎不太適合,這來來回回花了快要十年呀!而也有相當快就讓我心裡有答案的事情,像是買了新的包包,用了一星期左右實在是越看越喜歡,我就知道這肯定是適合我的包呀!
雖然說有些事情可能會拖得有點久,甚至我們也難以預期到底會拖多久,但不斷地在這個過程中嘗試,並且繼續接觸新的事物,也是生活的樂趣所在喔!
by 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