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壹
我討厭一直發呆的自己,雖然諮商師說可以休息,但,我的“發呆”似乎讓我沒有休息到。
家人願意讓我去補習,我的朋友說有個願意花錢讓人去補習的家長很好了。
在和諮商師的談話中,確定繼續考試應該是我和家人都想要的。
而補習只是考上的一個輔助方法之一。
然而,一想到要補習就會有喘粗氣、反胃的生理反應。自己在圖書館練習考古題也是一樣的狀態。
“發呆”是我讓自己稍稍好過的方法。
就是時間差不多了。
貳
有人說,當還無能為力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就只能裝聾作啞。
我太晚才明瞭這句話。
現在的我因為我無法解決的事情而痛苦著。
但在其他人眼中,應該就是無病呻吟與自尋煩惱吧…呵呵呵
叁
耳朵太好真不是件好事。
[@@@教官都會把學生的狀態告知家長,對,我這邊接到學生的反應就是如此,不管學生有沒有意願告知家長,@@@教官就是會這樣做]
以上是我在諮商中心等待諮商聽到的對話。
嗯……雖然才距離不到三天 但還是記得很不清楚。
對話的是兩位諮商老師。
或許在討論學生們的問題。
我之前也有發生這樣的狀況。
和諮商師討論後約定好不告知家長。但,學校的負責教官與班導會知道。
嗯…最後就是教官告知了家長。
在事發兩年多後,再度聽到那位教官仍繼續做這樣的事情的心情有點微妙????。
不確定該教官是否只有處理我這個學生後被點名,還是他後續也有對其他同學做出這樣的事情。
(1)一年前和家人討論這個教官做的事情,結果是:認為他太害怕學生直接走了,而他沒有接到,或許多些人幫忙會更好。
(2)這次再和家人討論,提供了另一個想法:他在推卸責任,學生成功走了,不是學校的問題,至少不是教官的,因為他有告知家屬讓家屬盯著點。
2還是家人說的 聽到的當下 就有點錯愕 原來還能這樣想!
我的家人很高興教官有這樣做。
但,我很不高興,這樣的後果是家人與我的心理健康一起需要去看醫生。
又提供了一個“結束”的理由給我自己。呵
(本意沒有要檢討那位教官的意思,希望文字看起來不會太糟糕○| ̄|_)
祝 平安順心
嗨,我是言酒
我想「卡住了」的感覺很不好受,我感覺你的情緒一直在卡住的狀態,但是這非常的正常,因為你正面臨著一種,無力改變現狀的情況,很心疼你這麼辛苦。
我們都希望世界能夠更多願意彼此體諒的人,但是偏偏事與願違,你看到的都是人性的軟弱面,這些失望想必也堆疊成了沉重的情緒,讓你揮不開,甚至連發呆,都沒辦法感覺休息,因為你會不安,甚至責備自己。
真的很辛苦。
你還在找一個讓你感覺安全放置情緒的地方,但是目前還沒找到,也許是因為身處的環境,也剛好沒有辦法,照顧你的情緒與感受。
但是這可能只是一個階段,人生很奇怪,總有某些階段過得很絕望,有些人在童年經歷,有些人壯年時經歷,有些人老了才經歷,經歷的時候根本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一切能怎麼改變,但是痛苦不會一直下去。
我痛苦的時間大概落在大學畢業後那幾年,發生很多事情,別人看起來根本不知道我有事,但是其實心裡既絕望更黑暗,但是這個過程裡,就是慢慢去找讓自己舒服一點的辦法,從作息到飲食,花多一點心力去觀察自己身體跟心理的反應。
既然外面的世界讓你無法喜愛,那就花多一點時間照顧自己,一點一點照顧,不要急,不要責備自己,好好呼吸,也許可以為自己尋找寄託,也許是宗教、也許是運動或是其他,慢慢來,我相信你可以,如果你想再聊聊更多事情,歡迎你來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