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這裡,第一次寫信如果有什麼地方犯錯,還請多見諒以及告知,謝謝你
一轉眼已經六月了,大考一天天的靠近,心情越來越煩躁,書也越來越看不下去,我知道我不能這樣,都已經努力這麼久,怎麼可以現在放棄,之前都還可以維持平常心,面對段考也沒問題,但現在面對大考心就是靜不下來。聽說冥想有用,因此通勤時都會讓自己跟著影片冥想,雖然當下可以感覺稍微平靜,但只要一打開書,整個煩躁全部都回來。但現在不能不看書,還有地方需要複習,但打開書卻看不太進去,去做其他事時也會因為覺得該去看書了而很煩躁,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次大考對我很重要,絕對不能搞砸,因此想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可以好好複習,以及可以好好面對大考,不要那麼緊張焦慮,把平常心找回來?
你好,別緊張,你什麼事都沒做錯,反而是我們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呢~感謝你願意信任我們,被信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另外,我還認為分享心事一點都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氣。讀完來信後,感覺你投注了大量的心思(還有心血)在這次大考上,所以你選擇努力調適自己的心理,而且還鼓起勇氣投了第一封信,從字裡行間能看見你強勁的生命力。
在社會「競爭」的制度裡,到底何謂輸贏?考試制度裡,大家相信它是公平的,贏的人就是憑真本領考到成績;考差的就是不如人,代表從此一蹶不振。果真是如此嗎?考試完後,還有無數的競爭接踵而至:職場、生活、品味、甚至尋找對象。這麼多的競爭,代表的到底是什麼?是「競爭帶來進步」?輸了就代表無能,從此庸庸碌碌?
學者詹姆斯‧基庭(James Keating)在論文中說道,當運動員的比賽制度出現過量競爭時,人們會不擇手段取得勝利,而忘記了運動本身是為了追求卓越。「競爭帶來進步」這句話雖不是毫無道理,但是否也並非金科玉律?反而蒙蔽了運動追求卓越的本質?
老實說,我當時大考考得普普通通,但就我身旁人的例子,我可以向你保證——一試才不會定終身。我身旁確實有人一試就考上自己理想的目標,但其中不乏考上之後反而過得不開心的。有一部分的大學同學雖然一開始沒有達到心中的夢幻學校,可是因為他們知道心裡要什麼,後來研究所都錄取國內頂尖校系,不論往上讀或跨考都有,甚至其中一個還跨考錄取美國的研究所(他的IG個簽是trust the process)。另外,還有一位同學沒有往上讀,學業成績也並非他的首要目標,可是他內心真的很喜歡他所學的內容。除了在學校中的例子,我也有看過有人高職畢業就開始打工,問他做了多久,而他挺起胸膛,驕傲地告訴我「我現在一次接三份工作」……有一位朋友投入教師甄試熬了七年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正式缺,完成小時候的願望;而我自己的老師屢試不中,但她現在卻是校長、主任最信賴的下屬,生活美滿,不愁柴米油鹽,小孩也很獨立。例子比比皆是,講也講不完……
所以能說競爭中沒有贏的人就是輸了嗎?話說我那位同學真心喜歡他所學的內容,他不是所謂制度裡的「贏家」,可是他樂在其中,非常滿足,能說他過得不快樂嗎?大考上榜的確很棒;然而就我遇到的實際情況,可以大膽地告訴你:「只要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的人,就算一開始不如意,到頭來都不會過得太差。」至於若去掉考試、功名,你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題很深,考完有機會可以再聊聊。
最後,希望你可以跟親友聊聊,身旁人的支持很重要。百萬網紅大蛇丸在家待業七年,身旁的親友都很擔心,唯獨阿公堅信他孫子會出人頭地。大蛇丸在一部影片裡透漏阿公曾和大家說的話:「不管怎樣,阿公都會支持你,我相信我孫子很好,也一定會成功。你個性那麼好,只是現在缺機會而已;只要機會來了,就認真做下去,以你這麼好的個性,人家一定會看到的。」這種純粹的愛,心理學稱做無條件接納,我再下註腳,都過於矯情。就算現階段你也許覺得沒有人懂你,但我相信你,也請你先心靜下來,好好愛自己。世界這麼大,一定會有人肯定你的。只要你付出全力,不後悔,相信結果不論如何,一定會很好的──即基督徒所說:「你的恩典一定夠用。」(附註,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這句話很好)
因為信件沒辦法了解你完整想法,所以想鼓勵你若有機會,可以繼續和我們聊聊這個議題,每次訴說都是勇敢的表現;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及時陪伴你,和你一同面對問題討論。你並不孤單,你的生活中有人關心你。雖然前方的道路看似艱鉅,但我相信你有能力克服所面臨的挑戰。
前面說了很多,仍預祝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