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好朋友A。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不太會感受到A的惡意,但就是她跟其他人聊天的時候,經常我開口說話,A卻會無視我的存在,或是因為他們所聊的話題我不知道而插不上話,這會讓我覺得有點難過、難堪。A不會因為我在就聊一些我知道我的話題,或是跟我解釋之類的。
我知道這不是她的責任,因為常常他們在聊天也是我主動湊上去的。如果換作是我我可能也會有點懶得解釋。但就可以感受得出來A對我並不怎麼上心,如果是她很在乎的那一兩個朋友,她可能就會願意花時間解釋,讓她們加入聊天。我就在想會不會是我太急了⋯⋯ 。
因為其實我們一開始是真的蠻好的,她也很願意花時間在我身上、配合我。但後來因為一些事情我不高興就對她冷暴力。其實在一開始她就有說她以前一直被霸凌,所以她很無法接受別人對她冷暴力。所以當我對她冷暴力後,她就開始疏遠我,我一直問她才告訴我是因為冷暴力的關係。她說這對她傷害很大,她不想再回去曾經的關係了。
但我們平時還是保持友好的關係。因為坐在一起,上課時偶爾還是會說說話,大概就是普通朋友或同學的關係。
然後因為我又新交了K這個朋友,所以也漸漸地不再這麼依賴A。
大概一個多月前吧,因為A跟她男友吵架。簡單來說就是她也犯了一個她男友已經說過的錯,所以她跟我說她願意再給我一次機會,她覺得如果沒有機會的話真的很難過。她也說冷暴力的事她已經不那麼受傷了。雖然我不太清楚她的機會具體是什麼意思,但總之她後來也對我稍微熱情了一些。
不過因為那是K跟我的關係已經蠻好的了,所以我也沒有馬上就去黏著A(我也不知道她願不願意呀),還有就是我也不太敢在她和她的朋友聊天時湊過去,因為她之前吵架時曾經表示過,她們不歡迎我加入她們聊天等等的話。雖然她已經原諒我了,但這句話就像一張符咒,每次看到她們我就會閃遠遠的。
後來,大概在兩個星期前。我因為K直接崩潰。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到很喜歡和K相處。因為K是一個比較負能量的人,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還感受不出來。但隨著我們越來越熟,我也越來越感到不妙。她的負能量我覺得可能已經可以用憂鬱症來形容了吧。平常的時候還能忍受,頂多就是一直抱怨東抱怨西、對生活任何事都沒有熱情而已。雖然我並不喜歡她這樣,但我也沒說什麼。只是看到A她們玩得很瘋的時候,心情真的很複雜。
大概在五月初那個星期,可能是因為週考週壓力大?K整個突然發作,變得超級憂鬱(雖然本來就是)但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會這樣。因為K心情不好,所以我需要一直陪她。持續不斷的負能量讓我快要爆炸,當時的我真的非常非常無助,她的負能量已經成為我的壓力來源,但她能向我宣洩,我卻沒人可以傾訴。喔對了,K會在她情緒非常不穩定的時候自殘(用美工刀割自己的手)我不確定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很常見,但至少在我人生經歷中她是第一個。
K在我們班沒什麼朋友,就算有比較熟的她也不會和他們說這麼私密的事。所以當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會來找我,為了陪她我幾乎沒有時間和其他的人相處。久而久之我在我們班就沒有什麼比較熟、可以說話的對象,大家都有固定的聊天對象,誰會想要理我?但當時的我其實並不完全清楚我的壓力是因為她的負能量。我只是覺得很煩,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壓力也這樣一天天的累積。
某個星期六我請假,等他們放學後,我看到K的限動。K說她一直和旁邊的同學抱怨「今天是很糟糕的一天」、「壓力好大好大」等等。最後補了一句,可能是因為公民考試問答題錯很多才會這麼負面。
如果是平常,我看到這樣的限動我都會和她哈拉一下。但那天我只覺得真的好險我沒有去學校,不然那些話她就會對我說。但當我有這樣意識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我已經崩潰了。那幾天我根本沒辦法讀書,但段考的逼近讓我壓力更大。好幾次洗澡的時候爆哭、午休外套一蓋上就開始哭⋯⋯。
在我崩潰的那幾天,我完全沒辦法和K說話。我開始遠離她,我不想再讓她的情緒影響到我。K的事情我有跟A說。A就安慰了一下我,她跟我說如果我不喜歡的話就不要再一直跟她黏在一起,沒必要讓自己過的那麼不開心。後來我就開始比較接近A,還有和A比較好的幾個女生。她們帶給我的快樂漸漸的讓我走出了這段壓抑的情緒,說真的我很感謝她們⋯⋯, 儘管只是普通的聊天,但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就已經是很大的幫助了。
但在K那邊,因為事情來的太突然,而且面臨大考,我也沒有過多的心思和時間去和她解釋那麼多。我只告訴她我心情不好而已。但在我去找其他人的第二天,K就把我的美勞作品用美工刀切成一塊一塊的,還放到限動上。雖然K是說因為要考試壓力很大所以她才切我的作品,但我認為她只是因為我突然不理她,才拿我的東西洩憤而已。
考完試以後,當時我也好了一些,就有把我不舒服的地方告訴她。但她看完後就把自己封閉起來,雖然她是說她不想影響我。但她面對我或其他人就變得非常的⋯⋯假?也許是因為我看過她卸下盔甲下的樣子,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吧。我原本是希望她能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去諮商或去找輔導老師。但K好像覺得如果我不想聽那她就不要說。她這麼消極讓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了。所以這一兩個星期我們的相處就減少了很多,前幾天換座位我也選了離她有些距離的位置。所以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接觸了。
而我這幾個星期都和A的朋友們待在一起。所以也默默地會拿自己和A的其他朋友做比較,開始覺得A對我很不上心,她沒把我當朋友之類的⋯⋯。我好希望她可以像對其他朋友這樣對我,(因為她在一開始也是這樣對我的)但她現在明顯就是不怎麼在乎我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她再重新像之前那樣對我、接納我呢?這件事讓我非常焦慮。是我太急,還是她真的沒有希望了?
你好,謝謝你的來信,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我是早川。
首先回答你在信中最後詢問的問題,就是還有沒有機會和朋友A回到最一開始的關係。如果是我會想跟你說:可以試試看,但別對結果有太大的期待,真的要執行的話,要有耐心且可能會是場長期的考驗。
至於會這麼說的原因,我想你應該比我還更清楚才對,那就是你過去在和他有過不愉快時,曾用過他最討厭且無法接受的方式對待她,讓她甚至直接表明自己的朋友圈並不歡迎你,不過從你的說法看來,是不是在這麼做之前就已經知道她不喜歡被冷暴力了呢?還是在後來詢問她之後才了解的呢?因為擔心理解上可能會有誤解,所以必須先釐清這兩個時間點才好做分析。
如果是前者的話,雖然不知道爭吵的前因後果,但是希望你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她現在會這樣對你,今天換做你是對方,被這樣對待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也許你在回想的時候,心裡也許或多或少會出現像是:可是那是因為……的關係,或是還不是因為怎麼樣才會……之類的想法,但是這些都無法抹去你已經做過這件事的事實,那麼又為什麼還會有她對其她朋友與對你會有差別待遇的提問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是後者的話,就是你在無意間觸碰到了她的底線,所以就算她在後來說已經原諒你,就像是你還是會想到她曾說過不歡迎你的時候,你心裡仍然會有防備感一樣,她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把不舒服的感覺消化掉,簡單來說就是也許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原諒你。
那要怎麼做才能改善現階段的關係呢?不限制於前面提到的兩種假設,我的建議是先嘗試溝通,因為從信中的描述看來,溝通和表達自己心裡的想法,你在與朋友相處時似乎很少這麼做,而且你也有說到你與朋友A在比起剛經歷過吵架時,關係已經沒有那麼僵化了,不妨可以試試看單獨跟她面對面談談,雖然用文字傳訊息的方式也可以,但是畢竟文字沒有溫度,所以當下看到的語氣有可能和說話者原先想傳達的意思/感覺會有出入,而且面談因為言行舉止或是表情都會一覽無遺,也比較不會有所保留或隱瞞。
不過在開始溝通之前,需要先思考一下:關於前面提到踩到朋友A底線的事情,你在詢問原因或是得到原諒的期間或是之後,是否曾有向她表示歉意/嘗試彌補錯誤的打算呢?透過談話說出自己心裡不開心的感受,除了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多少知道一點她的交友觀,而也趁這次的機會把剛剛需要思考的事情說出來,誠心的跟她道歉,但是切記不一定能得到心裡所期望的結果,因為選擇權還是在對方手上,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其實應該怎麼做才能修補關係,比起詢問其他人,直接詢問本人才是最佳解答啊,畢竟再怎麼說該如何做終究只是建議而已,而方法究竟適不適用也只有本人才能知道,還有承認自己的錯誤,再來就是聽她如何回答了。
再來說說另一位朋友K吧,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能量吸血鬼」這個詞呢?從愛抱怨、厭世,到讓你覺得相處起來很累人,都是其中的幾個特徵,有分成暫時(遭遇低潮期,但過去了就會好起來)或是天生的,而遇到一直都是這樣的人該怎麼辦?遠離與減少接觸是最直接的方法,你也有說出心裡的感受、就算個人物品被破壞,還是嘗試尋求專業管道幫助她,不管是保持友善溫柔的態度或是把處理個人情緒的責任交回給她自己承擔,你也已經仁至義盡了,換來的是態度消極和自我封閉,那也只能說裝睡的人叫不醒,如果連她自己都沒有打算要處理,那誰來幫忙都是一樣的。能在即使壓力大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選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遠離這位朋友之後,雖然是個讓自己心裡感受不好的交友經驗,但以後如果真的再遇到類似的人,那時你可以知道要如何應對。像是及時表達內心的感受,在以朋友的身分當一位傾聽者時,除了可能會接受到負面情緒、同理、共感以外,同時也要記得「把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區分開來」,否則會漸漸被消磨掉原先的正面能量,最後就被同化了,可是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當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承受那樣的負能量時,就要記得盡快脫身,避免自己的身心受到更嚴重的侵蝕。
最後因為你有提到考試的事情,所以應該是國高中的學生,想跟你說有關學校交友圈的事情,從一到三年級,當你接觸到的人越來越多時,或是你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從開學開始,經過每個學期,其中包括比賽和活動等到畢業為止,一開始相處得好的朋友並不一定會一直以相同的人數或是相處模式走到最後,就像是心電圖的起伏,過程中勢必會經過不少爭執衝突,這是加深每個人之間的感情和認識,也有可能是走到盡頭,讓你認識其他人的機會,透過不斷的積極嘗試、溝通、磨合,那麼達成可以找到自己相處起來最舒適的朋友的目標就越來越近了。所以不用太擔心會不會有人不想理會你,畢竟現在下定論還太早了,而且如果太過把視線專注在一個人身上,往往會換來適得其反的效果,當換不來相應的感受的話,相互比較和隨之產生的得失心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