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現在的我是剛畢業的高三生
準備升大一
我對於我的高中生活十分懊悔
在開始述說前,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上課不會主動舉手發問,就算有也是內心掙扎了許久,國小時期老師給我的評價是不要惜字如金,升上國中我試著改變自己,不要那麼害羞,國中我必須重新認識一大群人,沒有認識的國小同學讀同一間國中,我覺得很害怕擔心,但我還是有勇敢的克服自己的內向,交到了幾個朋友,國中生活過的很充實開心(相比高中),但其實我是到了國三才跟全班的同學熟識起來,前兩年都只有幾個人比較熟,屬於慢熟型的。
升上高中,我到外縣市就讀,又是相同的問題,沒有半個國中同學跟我讀同一間,我又必須重新認識一個新環境而且這次更加有挑戰,也離開我熟悉的家人,到外婆家居住,高一我也是想盡辦法認識同學,但整個高一結束,會聊天的也就那幾個,再來升上高二面臨分班分組,我和我的好朋友選擇不同類組,而且我們班選擇三類組的也只有兩三個(高二時一類和二類會在同一棟大樓,三類在對面的)而我則是進入數理班(只有我一個,沒有認識的高一同學)又要面臨一個新環境(其他同學幾乎都會有好幾個同班的在一個新班級)我很討厭(但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不錯,我可以認識很多人)事實上並沒有,根本沒有認識很多人甚至沒有所謂的好朋友(我自己認為我在高中沒有認識到可以稱之為好朋友的人)總之一開始我在數理班,也嘗試要認識人,但是這個和高一時不同的點在於並不是所有人都互相不認識,有些是高一同班的已經有認識,就會形成一群一群,一開始認識的就只會跟自己認識的聊,所以我覺得比起高一更困難了,不過我還是有認識到一兩個,到了高二上快結束時,我決定要轉組,除了是我受不了物理化學生物的荼毒外,有很大的原因是我覺得孤單,沒有人可以聊天(那段時間我跟高一好朋友見面時我會覺得很開心)所以我決定轉到一類組,因為轉組可以跟高一的好朋友同班,高二下,我轉到一類組,雖然又要重新認識一個新班級新同學,但是這次我是比較開心的,因為有朋友的陪伴,但是到最後到了高三,我發現我在教室一整天只會跟我的朋友聊天(其他的就只有講一兩句話 稱不上聊天)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就會覺得很沮喪,為什麼我的朋友那麼少,是不是如果我沒有轉組的話,可能會有比較多(當時拍完畢業照,我看著之前在數理班同學發的合照,就會覺得很羨慕)因為我轉組後的班級的風氣很複雜(是一群一群的)啊講了那麽多我就是很不滿意我的高中生活,我很氣為什麼當初不留在家鄉讀就好,這樣至少有國中同學的陪伴,高中生活可能也會比較精彩。講真的我高中沒有交到什麼朋友,雖然有人會約我出去,但是我會覺得很彆扭也沒什麼話可以聊(就像是湊人數我這樣形容)
看著我國中同學們都交到很多朋友,高中生活也很充實就覺得很羨慕,哪像我現在交友圈還是只有國中同學以及高中的幾位而已。
好像從高三開始吧,我覺得我的狀況就不是很好,自己在晚上的時候會情緒上來,就會哭(有一次到了早上去學校的路上也是淚水一直止不住,但我又不熟悉附近,沒有地方可以躲,原本想要到輔導室,但到了門口又不敢走進去)現在回想起來,也很後悔自己幹嘛不去輔導室,搞不好就可以讓自己的狀況好轉,學測成績可能就可以更好,到了填志願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想要讀什麼系,然後我有繁星的資格,我填了二類的學校(那時候聽數理班的同學說如果不知道要讀什麼就選二類,之後出來薪水也高)接下來發生的事我覺得是我高三階段最開心的,我在輔導室遇到了一位老師(我的貴人)因為某些原因我就順勢跟她說我現在不知道要讀什麼系,在跟她聊完過後我有了方向,在準備備審資料時也給予我許多協助,此時我才發現原來輔導室是這麼好的地方,那段期間我時常到輔導室,總而言之我覺得高中最後一個階段在輔導室結束也是蠻開心的啦!但我還是沒什麼朋友
對於大學生活我現在是很期待
我期待自己可以認識朋友
同時也擔心自己會像高中一樣
結束後沒有幾個朋友
很羨慕那些外向的人 都能交到很多朋友,但我也沒有說一定要有很多朋友,有幾個知心的就可以,但高中階段我覺得沒有交到。
應該是說我想要有一個可以陪伴的人,因為我其實在家也不太會跟家人聊天,我不會主動去分享學校發生什麼事,家人也不會來問我,以致於我覺得如果在這樣下去,我的說話能力可能會退步哈哈哈,真的沒有騙你,我在學校可以都不說話,在家也是。(好應該是結束了,嗯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謝謝你看到這邊
嗨~
抱歉讓你久等了。
每次升學換學校時,都是跳板,可以重新設定一次自己的人設,因為人生地不熟,少了熟悉的人事物,相對的就有很多空間可以發揮。
先跟你老實說吧,大學的小團體很嚴重,如果不是那種公關型的外向性格,又不參與班級事物,那交友圈會非常狹小,所以如果想要拓展人際,勢必要更主動一些。
我身邊人的經驗是,大一要住宿,所以同房的人會一起行動,自然這群人就會是一團,分組時也是和他們一起,假設你們沒有什麼衝突,那大一最熟的就會是這幾個人。再來會是社團的人,一個系通常會有他們自己的社團,比如志工隊、某某社、系羽系籃等,學長姐會積極邀請你們加入,而寒暑假或其他時段需要社團活動或出隊,共同努力的你們也會自成一團。
至於大一以後,跟同班的交流機會就會直線下降,一是不用住宿了,所以可能會跟原本的同房友人分開;二來是大家的選課會不一樣,變成以前每堂都能見面的人,要某幾堂才能遇到。
而前面說的分組,其實也有個問題,就是會有雷隊友,如果大學能有固定的好組員,學業上會順心非常多,也變相會促成同組的人成一團。
雖然大學被我說得好像很恐怖,不過根據每個人看待的方式,確實對某些人來說會很難熬,所以想先跟你說一下大概的生態,我們先不說怎麼交朋友,大學的第一個交友圈非常吃運氣,幾乎是抽籤的程度了。
說白了也就是大一住同一間寢室的人,運氣好你們興趣都相同,大家的習慣好,分組也認真,那你們自成一派沒有問題;但反之就不是如此了,大家很常會念著「情分」待在一起,即便有人分組很雷,還是會收他一起,而當這種不上進的風氣傳染開來,這個交友圈就會慢慢髒掉……
難過的是,這個問題我身邊的人幾乎都遇到了,唯一的解法就是自己掙脫,不然會一起墮落下去,這就要說回怎麼主動交友了。
如果有機會,分組時可以試著跟不同的人一起,認識新朋友的同時,也是在找你的固定分組成員,如果行動太晚,到時候剩下的人,都是大暴包……
會害羞是可以理解的,想要向前搭話,又怕自己這樣會讓對方感到奇怪,不過其實別人也是如此,他們也在擔心自己的主動會造成反效果,兩邊都擔心的時候,就不小心錯過了彼此。
如果今天有人主動來跟我們講話,我們也會熱情回應人家對吧,那反過來,換成我們主動搭話,大家的反應其實也會很熱烈的,基本上不會被潑冷水,如果想要提升成功機率,可以從興趣下手。
在大家的報告或是對話的字裡行間,會有一些他們嗜好的蛛絲馬跡,仔細觀察的話,說不定就能找到跟自己同興趣的人,除了觀察別人,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報告裡或著其他地方,「隱約」透露自己的興趣。
像是報告時,拿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例子、身上穿著有識別性的衣物飾品,跟別人談話時也能主動問他對某某感興趣嗎,也就是所謂的拋磚引玉吧ㅋㅋ
還有一招我蠻常用的,就是問對方喜歡的歌是什麼?通常很快就能知道彼此的興趣在哪。
比如對方回答動漫歌曲,那可能他會看日本動畫或是漫畫,對二次元的文化比較熟悉;對方回答Kpop,那應該喜歡看韓劇或美食;對方回答沒聽過的歌,那可能喜歡小眾文化,興趣比起特殊等等等,其實也不一定要單憑幾首歌就要聊起來,只是透過聽歌的類型,來基本認識而已,有點像是星座醬。
要主動起來,確實需要厚臉皮一點,對內向的我們確實比較苦手,這時候把握機會就很重要,如果我們沒辦法當第一個發話的人,那也要當第一個接話的人,機會我們造不出來,但機會一來,我們一定要抓住它!這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很多的友情也是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促成的。
那些朋友很多的外向人,他們一開始也是如此的,要跟對方混熟,並不是第一次聊天就能非常熱情,他們也是透過一次一句話來了解對方,只是他們問話頻率更快一些罷了,很多時候聊不下去,變尷尬沒話題也沒關係,只要有講到一句話,就已經打開了可能性的大門,而我們不需要太逼迫自己衝業績,用自己喜歡且舒適的方式交友就可以了。
最後祝福你有一個美好的一天。
加油!
米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