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相處之道 · 2023-08-03

有很多想說的心裡話,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喜歡的人,但是我也有看過別人說「這是一種自我感動、不要造成別人困擾」,也很害怕對方如果知道我想的這麼多的時候,會不會反而更遠離我

例如我想跟我朋友說很多比較內心深處對他的想法,但也怕會給對方壓力,覺得我太熱情或是釋出太多善意

或是我也有想要跟暗戀的人約出來說清楚,但也擔心會不會造成對方反感,其實只是自我的安慰而已!?

很難拿捏與人相處的尺度????


口袋怪獸

你好,

這並不是一個全有或全無的問題,你並不是只能選擇全部說出來,或是選擇完全不說,而是你可以選擇說一半,然後觀察對方的反應,再決定要不要更多的表達自己。

第一點要先強調,「自我感動」不是壞事。除非一個人無視於其他人的感受與反饋,只剩下自我感動的時候,這才是一件壞事。

但真正造成問題的,不是自我感動,而是不明白互動是雙方向的參與,而不是單方向的抒發。

比如說有一些人吵架的時候,會在line上面寫小作文,這時候另一方看到就會覺得壓力很大。

這是因為表達的一方可能根本不在乎對方「實際」上是怎麼想,他只想抒發自己的想法,或是貼對方的標籤,認為對方一定是怎樣怎樣想,他只想要自己被對方理解,但卻沒有想要理解對方,所以才可以在對方甚麼都不表達的情況下,依然寫出一堆自己的內心戲。(我也要強調一下,並不是所有的長篇大論或小作文都會讓對方壓力很大,重點在於「如何」表達。)

但一個健康的互動,健康的關係,都是雙方向的。可能我表達一些,你也表達一些;可能我觀察到對方不怎麼想深談,所以選擇換另外一個話題;可能我猜測對方是那樣想,於是我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看對方的反應,決定後續我要說些甚麼,而不是單方面的貼標籤與自說自話……

所以回到你的問題,該不該講你內心的想法?我的建議是要懂得「循序漸進」的表達。

第一,要學會看對方的反饋。如果對方給你的回應不怎麼好,或是感覺對方不怎麼感興趣,不怎麼想多談,那就點到為止就好,而不是無視對方的回饋,硬要抒發自己的想法。

第二,懂得保留空間。就如同我前面提到的,互動是雙方的事情,而不是單方的事情。所以每一個人只須要管好自己的部分,而不是過度地延伸,管到別人身上。比如我覺得天氣好熱好煩喔,那我只負責管好我自己的感覺,與我自己的表達方式就好了,不要管到別人怎麼回答,對方要覺得天氣其實很涼,還是天氣很熱很棒,還是要開冷氣不開冷氣北極熊會不會死掉啥的,這都是對方的事,給對方一個自由回答的空間,而不是預設對方一定要怎麼想,或怎麼回答。

越是管到對方身上,覺得對方一定是這樣想那樣想,對方一定討厭我,一定看不起我……那實際上對方就會覺得壓力越大。

可以去google一些「界線」與「我訊息」之類的資訊,跟上面提到的有相關。

我以前回的文章,也有跟「自私(自我感動)」以及互動中「循序漸進」相關的主題,有興趣可以參考。

皮夫 peave